中资撤离,菲律宾尝到反华苦果:5000亿项目急需帮助,美国袖手旁观。
2025年开年,菲律宾就向美国发出了求助信号,声称因为与中国的关系紧张影响了菲律宾的海上能源勘探计划。
菲能源部长洛蒂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希望能与美国公司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展开合作。
有趣的是,他没有具体透露哪些美国公司对菲律宾的这些项目感兴趣,只是简单表示,这些公司中有些可能是在该地区重新寻找投资机会。
他强调,美国公司的投资主要是由经济因素驱动,而不是政治因素。
事实上,菲律宾一直想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特别是来自美国的支持,以解决其能源短缺问题。洛蒂拉也指出,如果资金充足,菲律宾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高成本始终是一个挑战。
说来说去,菲律宾会面临这样的困境还不是自己作的。
本来中国可以在南海资源开发以及新能源技术上给予菲律宾很大帮助。
但由于菲律宾不断在南海挑衅中国,导致两国关系持续恶化,原计划的油气资源共同勘探和开发计划也被搁置。这也让菲律宾在寻求能源自主的道路上多了一份波折。
而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在太阳能、风能、水电甚至核电技术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果菲律宾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完全可以借助这些技术渡过能源难关。
然而,这种紧张关系导致中企对菲律宾投资热情减退,过去一年多,中国企业逐渐从菲律宾撤离。
去年,中资更是直接撤出了苏比克-克拉克铁路项目,这对菲律宾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面对这样的局面,总统小马科斯选择向其他国家求助,但并没有得到预期中的响应。
现在,因为来自中国的支持减少,菲律宾不得不转向美国,希望在能源开发方面获得合作。菲律宾政府已经开始与美国公司谈判,寻求在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方面的合作。
但这个计划很难实现。
一方面,美国本来就是在南海问题的“搅局者”。如果美国真的介入南海油气田的勘探,那可能会激化地区矛盾,甚至引发冲突,这并不是美国想要的,美国要是想亲自下场早就下了,不会一直让菲律宾在前面冲锋,起码现在不是最佳时机。
另一方面,菲律宾为了应对本国的能源危机,国会通过了一项可再生能源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35%,2040年达到50%。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资金高达5000亿美元,马科斯政府自己当然掏不出来这么多钱了,就把算盘打到了美国身上,想让美国资助自己。
问题是,美国自己也面临着财政压力,国债规模不断扩大,自顾尚且不暇,更不用说为菲律宾提供如此巨额的资金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拜登政府也只会对菲律宾的困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别说现在拜登已经下台了,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就宣布将废除拜登发布的的每一项行政命令。
马科斯想要重新特朗普的支持更是难上加难,特朗普1.0时期就明显表现出不管盟友死活的意思,现在2.0归来,这种趋势只怕是有增无减。
那马科斯又能用什么理由去说服特朗普提供资金呢?
但即便如此,马科斯政府仍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这让不少人感到费解。不仅是普通民众,连一些菲律宾国内政客都对此表示质疑。
前总统杜特尔特就直言不讳地指出,菲律宾的立场偏向美国是一个严重错误。然而,小马科斯在这一问题上依旧坚持己见。
未来如何抉择,将直接影响菲律宾的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格局。菲律宾政府需要深思熟虑,以确保国家利益最大化,而不是陷入一厢情愿的外交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