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超过张艺谋,陈凯歌的饺子导演,是如何逆袭成功的?

暖心文笔控 2025-02-10 19:45:04

01

哪吒2收获双料冠军,饺子声名大噪

2025 年春节档,电影市场一颗重磅炸弹,莫过于【哪吒2】。

从上映首日起,便一路高歌猛进,票房数字不断攀升,轻松打破多项影史纪录。

截至2025年2月10日,票房已突破85亿元,观影人次超过1.7亿,进入全球票房榜前30,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和观影人次双料冠军,同时也在全球影史票房榜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超越众多好莱坞大片,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电影。

不仅如此,《哪吒 2》在海外市场同样表现亮眼,北美首映爆火,上座率达90%以上,海外博主纷纷点赞推荐,影片所到之处,皆引发观影热潮,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实力。

《哪吒 2》的爆火,让导演饺子跻身前5名,有望超过陈凯歌,张艺谋等资深导演,成为了中国电影界一颗璀璨的新星。

从无名到声名远扬,饺子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蜕变?

01

弃医从影,逐梦动画的起点

饺子,原名杨宇,1980 年出生于四川泸州 ,父母都是医生,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医学似乎成了他顺理成章的选择。

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听从父母的建议,选择了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踏上了医学之路。

然而,饺子的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动画梦。自幼,他就对绘画和动画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成为了他的动画启蒙,那些美轮美奂的画面、精彩绝伦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动画的种子。

上初中时,他又迷上了《圣斗士》和《七龙珠》,那时,成为一名漫画家成为了他的梦想。即便在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中,他对绘画的热爱也从未减退,课本上常常留下他的涂鸦。

饺子毕业照片

进入大学后,医学课程的繁重并没有束缚住他对艺术的渴望。

大三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三维动画软件 MAYA,那一刻,隐藏在心底多年的动画梦想被瞬间点燃。他惊讶地发现,原来靠一个人的力量也能做出如此精美的画面。

从此,他一头扎进了动画的世界,开始没日没夜地自学动画制作。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动画知识,从软件操作到绘画技巧,从角色设计到剧情构思,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

常常在宿舍里,当室友们早已进入梦乡,他还在电脑前专注地研究着动画,一帧一帧地雕琢着自己的作品 。

毕业后,饺子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进入医院或药企工作,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转行,投身动画领域。

他入职了一家广告公司,成为了一名动画师。

然而,商业项目的诸多限制,让他无法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也难以实现自己心中的动画理想。经过深思熟虑,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 辞职,回家专心搞创作。

这一决定,也让他陷入了艰难的境地。

此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家庭的重担落在了母亲一人身上。他靠着母亲每月 1000 多元的退休金生活,生活十分拮据。为了节省开支,他节衣缩食,每天吃着简单的饭菜,很少购买新衣服。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与外界隔绝,全身心地投入到动画创作中。

周围的人对他的选择表示不理解,各种质疑和嘲讽声接踵而至,甚至有朋友劝他 “好自为之”。

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的决心,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做出属于自己的动画作品。

02

一鸣惊人,《打,打个大西瓜》崭露头角

2004 年,饺子开始了他的第一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的创作 。这是一部反战题材的动画,讲述了两个霸主为了争夺土地而展开世界大战,双方的两名飞行兵在空中相互纠缠,最后一起落难到大海中的一个小岛上,原本敌对的两人后来成了生死之交的故事 。

在创作过程中,饺子面临着诸多难题。资金匮乏是最大的阻碍,没有任何投资,他只能靠着母亲微薄的退休金维持生活和创作。

为了节省资金,他能省则省,在硬件设备上,只购置了最基本的电脑等必需品,没有多余的钱去升级配置,导致制作过程中电脑经常卡顿,大大影响了制作效率。

软件方面,他使用的都是免费或者破解版的软件,功能有限,很多特效和画面效果难以实现,他只能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摸索,寻找替代的方法。

技术上,他也遇到了重重困难。作为一个自学成才的动画人,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动画制作技术,但在实际创作中,还是会遇到许多超出他能力范围的问题。

比如:

在角色的动作设计上,要让角色的动作自然流畅且富有表现力,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没有专业的动作捕捉设备,只能自己反复观察、模仿,一帧一帧地调整动作。

在场景渲染方面,为了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他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参数、调整光线和材质,一个简单的场景可能就要渲染好几天。

从前期的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构思,到中期的动画制作、特效添加,再到后期的剪辑、配音、配乐,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坐在电脑前,对着屏幕,一帧一帧地绘制、修改,常常忘记了吃饭和休息。

长时间的久坐和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患上了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但他依然咬牙坚持着。

经过三年半的艰苦努力,2008 年,《打,打个大西瓜》终于制作完成。

这部时长仅 16 分钟的短片,一经推出,便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它以独特的视觉风格、精彩的剧情、深刻的内涵以及精良的制作,震撼了整个动画界。

短片中,饺子运用夸张的视觉符号,如扑克牌象征权力博弈、地图碎片代表领土争夺,以及循环叙事的手法,讽刺了人类因利益、意识形态而发动战争的愚蠢行为,同时探讨了个体在宏大暴力机器中的异化与觉醒 。

结局以超现实手法展现了反战思想,当两人褪去军装、赤身融入自然时,战争机器化为虚无,世界回归和平的隐喻得以升华 。

《打,打个大西瓜》斩获了国内外 30 多个专业奖项,其中包括第 26 届德国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奖。

评委会在颁奖词中称,“这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影片,它拥有独一无二的视觉风格,其利用现代流行文化与幽默元素将作者对人类生活环境,和平与战争的看法传达出来,整部电影非常好笑,和平与战争主题表现得恰如其分” 。国内的网友们也对其赞不绝口,称它为 “国产动画最优秀的作品”“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 。

《打,打个大西瓜》的成功,让饺子这个名字开始在动画界崭露头角,他的创作才华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也为他未来的动画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03

《哪吒 1》的破茧成蝶

《打,打个大西瓜》的成功,让饺子在动画界声名鹊起,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然而,在与一些不靠谱的投资方接触后,饺子深感失望,他意识到,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和尊重动画创作。这些投资方往往只看重短期利益,对作品的质量和艺术价值缺乏耐心和追求,他们提出的各种不合理要求,让饺子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作。

就在饺子为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而苦恼时,彩条屋总裁易巧找到了他。

易巧是一个对动画充满热爱和理想的人,他在大学时期就看过《打,打个大西瓜》,对饺子的才华赞赏有加。

2014 年,易巧飞到成都,与饺子见面。两人相谈甚欢,从对动画的热爱,到对未来的规划,从《打,打个大西瓜》的创作理念,到对当下动画市场的看法,他们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易巧被饺子的才华和对动画的执着所打动,他向饺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两人合作,打造一部具有颠覆意义的动画电影。

易巧的提议让饺子心动不已,他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为了让饺子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易巧承诺,会为他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让他在三年内不用担心收入问题,并且给予他充分的创作自由,不干涉他的创作过程。这个承诺,对于一直以来在创作道路上艰难前行的饺子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他看到了易巧的诚意和决心,也看到了实现自己动画梦想的希望。

于是,饺子果断地推掉了所有外包项目,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部电影的筹备中,而这部电影,就是后来轰动一时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饺子和他的团队对《哪吒》的剧本进行了反复打磨,力求将故事做到尽善尽美。他们深入研究了传统神话故事中哪吒的形象和故事,同时结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观众的审美需求,对哪吒的故事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和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剧本经历了 66 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对故事的深入挖掘和对人物的重新塑造。他们不断地讨论、推翻、重来,每一个情节、每一句台词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力求让观众在熟悉的故事中找到新的惊喜。

在角色设计上,团队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哪吒的形象经历了 100 多次的迭代,从最初的草图到最终的定稿,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

为了让哪吒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他们赋予了哪吒烟熏妆、双手插兜走路等独特的个性特征,让这个传统的神话人物充满了现代感和叛逆精神。敖丙的形象则被设计得温润如玉,与哪吒的火爆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两人又有着相似的命运和内心的挣扎,这种人物设定为故事增添了许多戏剧性和冲突感 。

2019 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终于制作完成并上映。这部电影一经上映,便迅速点燃了观众的热情,票房一路飙升。它以独特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精良的制作和深刻的内涵,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句台词,成为了当年最热门的金句,激励着无数人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终,《哪吒之魔童降世》以 50.35 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票房冠军,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 。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让饺子一跃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界的领军人物。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证明了中国动画电影也可以走向世界,也可以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03

沉淀五年,《哪吒 2》的王者归来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巨大成功,让饺子和他的团队站在了聚光灯下,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观众对《哪吒 2》的期待值被拉到了极高的位置,他们渴望看到饺子能够延续第一部的辉煌,甚至超越第一部。

这种期待,如同沉甸甸的重担,压在了饺子的心头。他深知,《哪吒 2》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无数观众的期待和信任,容不得半点马虎。

为了不辜负观众的期待,饺子带领团队开启了长达五年的艰苦创作。

在这五年里,他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第一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观众看到一个全新的、更精彩的故事,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他们不断地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从故事的架构、角色的塑造,到主题的表达,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打磨,每一个创意都经过了无数次的讨论和否定。

在特效制作方面,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观众对视觉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特效上实现突破,成为了制作团队必须攻克的难关。为了达到震撼的视觉效果,他们不断地挑战技术的极限。在制作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如大规模海水的制作、复杂的战斗场面的呈现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跑遍了全国的特效公司,与 60 多家特效公司合作,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在制作大规模海水的特效时,他们参考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最终找到了一种能够呈现出逼真海水效果的方法。

在角色塑造上,《哪吒 2》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除了保留哪吒、敖丙等深受观众喜爱的角色外,还加入了一些新的角色,如石矶娘娘、四大龙王等。这些新角色的加入,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看点和惊喜。

石矶娘娘的形象不再是传统神话中那个邪恶的反派,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性和复杂性。她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动机,她的出现,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让观众对她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理解。

四大龙王的形象也各具特色,敖光作为敖丙的父亲,他威严而又慈爱,为了龙族的未来,他不惜一切代价;敖顺则尖酸刻薄、阴险狡诈,他的存在,为影片增添了许多紧张和刺激的氛围。

在剧情方面,《哪吒 2》在延续第一部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拓展和创新。影片的故事更加丰富、复杂,充满了悬念和反转。

经过五年的精心打磨,《哪吒 2》终于呈现在观众面前。它以其精彩的剧情、震撼的特效、深刻的内涵以及鲜活的角色,再次征服了观众的心 。

这部电影,不仅是饺子和他的团队对观众的一次深情回馈,更是他们对动画梦想的一次执着坚守。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无限潜力,也让我们对中国动画电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

04

饺子的未来规划

《哪吒 2》的爆火,让饺子站在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巅峰,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军人物。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证明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实力,也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如今的饺子,在电影行业拥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备受关注,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被寄予厚望。

在接受采访时,饺子也透露了自己未来的创作计划。

他表示,会继续深耕《哪吒》系列,将这个故事讲得更加完整、精彩。

目前,《哪吒 3》的创作已经在筹备中,他希望能够在第三部中,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同时,他也表示,不会局限于《哪吒》系列,未来还想尝试更多不同类型的动画电影,挑战自己的创作极限。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动画电影,让中国动画电影走向世界的舞台 。

饺子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中国动画电影行业的骄傲。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怀揣动画梦想的人,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相信在饺子等优秀动画人的努力下,中国动画电影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

让我们一起期待饺子的下一部作品,期待中国动画电影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0 阅读:39

暖心文笔控

简介:草根评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