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回娘家,弟弟请客唯独把我落下:难道真是因为我没送节礼?

欣雅来了 2025-03-14 15:04:24

电话铃声响起,五姐的声音带着一丝犹豫,“大家都到齐了,就差你了……”  大年初六,按照我们山东老家的习俗,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

往年这个时候,我早已坐在弟弟家的饭桌上,和姐妹们谈笑风生,享受着家的温暖。

可是今年,我却只能在家焦急地等待,一股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

与五姐的通话,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我心中的疑惑。

原来,其他姐妹都给母亲送了节礼,唯独我没有。

难道,仅仅因为一个节礼,我就失去了回娘家的资格?

这个念头让我感到无比震惊和难过。

难道,在弟弟心中,一份节礼比亲情还重要?

回想起这些年,我为弟弟的付出,历历在目。

小时候,父母和大姐把最好的都留给弟弟,我们姐妹也从未抱怨。

弟弟结婚时,我们六姐妹出钱出力,帮他操办了所有事务,甚至还资助他开了一家干货店。

后来,父亲病重,我们姐妹轮流照顾,医药费也都是我们承担。

弟弟却从未过问,甚至连面都少露。

为了让父母住得舒服些,我们出钱给家里装了空调和暖气,弟弟不仅一毛不拔,还斤斤计较地要我们分摊电费。

父亲去世那年,弟弟竟然让侄子来向我们姐妹每人索要一万元,要不是大姐的坚决反对,他恐怕真的会得逞。

如今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弟弟更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

迫于我们的压力,他才勉强同意轮流照顾,但每次都只是敷衍了事,送完饭就走,很少真正陪伴母亲。

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我不禁感到心寒。

曾经的付出和牺牲,在弟弟眼中似乎都成了理所应当。

难道,亲情在他心中,真的如此淡薄?

五姐在电话那头欲言又止,最后只轻轻地劝我:“别太难过,弟弟就是这样的人,我们都习惯了。

”是啊,习惯了。

这么多年,我们姐妹已经习惯了弟弟的冷漠和自私。

可是,习惯并不代表接受,更不代表我们不心痛。

挂断电话,我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思绪万千。

母亲常说:“你弟弟小时候,我当宝贝一样疼爱,生怕他受委屈。

可我老了,他却是这样对我……”母亲的叹息,如今也成了我的叹息。

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份简单的节礼,会成为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将我和娘家隔绝开来。

难道,亲情真的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吗?

难道,多年的姐妹情谊,真的如此不堪一击吗?

今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充满遗憾的春节。

我失去了回娘家的机会,也失去了与家人团聚的快乐。

更让我痛心的是,我和弟弟之间,似乎出现了一道无法弥合的裂痕。

我开始怀疑,如果有一天,母亲不在了,弟弟是否还会记得我这个姐姐?

是否还会通知我?

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我的脑海:也许,在弟弟心中,我已经不再是他的家人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我一遍遍地问自己:难道,这就是亲情的最终归宿吗?

难道,血浓于水的亲情,最终也要败给现实的残酷吗?

也许,有些路,一旦走不通,就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回不去的,不仅仅是娘家,更是那份曾经温暖而纯粹的亲情。

一个节礼,真的可以斩断亲情吗?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亲情该如何维系?

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2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