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发起人,自己有2个老婆8个孩子,呼吁全国只生一胎

梦里水乡人 2025-02-08 15:18:26

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的专家马寅初,呼吁全中国的每一户人家都只生一个小孩,违者则严厉处罚。

当全国上下都开始严格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时,却有人发现他本人居然娶了两个老婆,还生了八个孩子。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封建的家庭思想·】——»

其实这并不能怪他,这并不是他想如此的,当时的情况也是被迫所为。

他出生在1882年清朝末期,而从明朝开始,他的祖先就开始做官了,等到了清朝建立以后,祖先给马家定了一个家规,马家三代不许为官。

所以,到了父亲这一辈,他们家开始经商,父亲开了一家酿酒馆——“马树记”。

这家酒坊在当地小有名气,家庭的富足给他提供了优越的成长环境,在同龄人还在为生活发愁的时候,他早早在父亲的安排下,进私塾读书去了。

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接触到了从未了解过的西方思想。

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尊重个体的权利与自由,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与马寅初从小接触的教育理念截然不同。

他从小就被父亲告诉,要遵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每个人都被固定在特定的社会阶层,难以逾越。

而他所接触到的西方思想,让他仿佛打开了世界的另一面,他越发的想要探知西方的世界。

但是,当他把想要去国外留学的事情,告诉自己父亲的时候,父亲却坚决反对,父亲希望他能按照常规来,让他子承父业,继承自己的酒庄。

但这与马寅初的志向背道而驰,父子间的矛盾也由此产生。

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马寅初竟然选择跳水与父亲对抗,幸而被路过的人及时救起。

这一次的跳水经历,也让父亲的态度变得松动起来,马寅初是他老来得子,从小备受宠爱,于是,等马寅初醒来后,父亲便告诉他:“你要去就去吧,不过学完之后要回来接管酒庄。”

马寅初见父亲好不容态度松动了,也不管父亲说的啥,直接答应了了。

他去往国外之后,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和冲击,但并未忘记自己最开始的初衷,要学习先进文化和知识,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

有天,他正在国外和老师研究家庭关系的时候,突然有人告诉他,有他的消息传来,好像是他父亲生病了。

马寅初一听,顿时着急了,顾不上学业,连忙启程回家,可回到家,竟然看见一陌生女子,张口就唤他“相公”。

他看着坐在首位上的父亲和母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用患病这一借口来框他回去,可这陌生女子是谁?

看着儿子怀疑的表情,父亲表示,这是从小与你定亲事的女子——张团妹,是你的妻子,马寅初瞬间睁大了眼。

他这些年在国外,早已经不赞同国内的这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关系了。

更不要提自己有未婚妻这一说,他坚决不同意,说自己现在还不想成婚,父亲早已料到他会这样。

于是边说,聘礼已经下了,如果你不同意,这位姑娘就会因为你受到别人的白眼,你自掂量着来。

于是在1901年,19岁的马寅初被迫和张团妹成婚,婚后,张寅初打理着自家的酒庄,张团妹就在家里操持家务、孝顺公婆,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婚后他们生下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不幸的是,儿子在幼年夭折,因为早逝的儿子,他消极难过一阵子。

之后,因为张团妹身体的原因,他们无法在孕育一个孩子,于是就打算给他另娶一个,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已经晚了。

人已经送到屋里了,晚上,当他要去履行义务的时候,发现,她是自己女儿同学。

马寅初也无可奈何,如果他强制退婚的话,在那个年代,女子被退婚还不如去死呢?

于是,在那个年代,他就有了2个老婆,之后的几年里,他的子女到了7个。

当时“多子多福”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子女多意味着家族兴旺,劳动力充足,养老也更有保障。

所以,在这种思想环境下,马寅初生育多个子女,是顺应当时社会普遍观念的无奈之举,并非他个人的特立独行。

«——【·提倡独生子女·】——»

后来1949年,随着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人口增长呈现出迅猛的态势。

当时的马寅初还在北京大学担任校长,在闲着没情的情况下,就研究起了马尔萨斯人口模型,来预测未来中国的人口增长。

根据国家前年发布的人口增长结果来看,全国人口竟然超过了6亿,且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0%。要是这样下去,国家如今的医疗水平和生活能力,根本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

而且在一些农村地区,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却不断增加,导致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农民的生活也是愈发艰难。

许多家庭为了养活众多的子女,不得不节衣缩食,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在城市,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就业岗位供不应求,许多人面临着失业的困境。

面对这样的情况,马寅初推测,如果按照当时的人口增长速度,不出50年,中国人口将突破26亿。

这个数字让他感到担心,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如果不进行管理的话,将会给国家的资源、环境、经济带来多大的压力。

于是,在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候,他当面提出了计划生育的观点。

他建议政府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以缓解人口增长对国家发展的压力。

但是,当初那个年代,国家刚刚成立,人民的思想紧跟不上马寅初的步伐,马寅初是去国外学了一段经历,但是普通人没有啊。

他们的思想还被禁锢在成立之前,他们想“多子多福,儿孙满堂”,更甚至有一些农村,重男轻女,如果生不出儿子,就要一直生,那个时候女孩叫“招弟”的比比皆是。

所以在这种思想下,他提出的计划生育,在社会上引发轩然大波,质疑与反对声不绝于耳。

还有人在公开场合批评他,认为他的行为与主张背道而驰,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甚至有人写信辱骂他,对他进行人身攻击。

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些话,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为了回应质疑,马寅初还专门写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

他指出,人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以往不同,当时的社会观念与现代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异。

他的子女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出生的,那时候,社会上还没有这种有压力的情况。

而现在,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因素了,如果还不进行干预,国家怎么发展起来。

但是,他的一篇文章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当时人们十几年的思想,他对此也是无奈,既然如此,那就交给时间去验证吧!

«——【·历史的验证·】——»

到了20世纪70年代,人口快速增长果然给当时的新中国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中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倡导晚婚、晚育,不仅如此,如果一个家庭多生子女要交钱。

果然,在国家实行政策后,人口得到了减少,这也使得国家的土地资源合理分配,经济得到了增长。

但如今2025年,又变的不一样,如今国家又提倡了新的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生二胎。

这也验证了那句“一个年代一个观点”的话。

5 阅读:1342
评论列表

梦里水乡人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