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毛妈妈被索赔案掀起巨浪,举报人又添新罪却弄虚作假

听秋 2022-04-25 10:36:05

本以为,一个农村家庭搞的土特产小作坊,在网上销售,增加一些收入,结果没想到,好不容易接到一个大订单,卖出后反而被买家举报了,而且,不仅全部退回货款,还要倒赔10倍的惩罚金,共计5万元。

5万元,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可以说小菜一碟,而且,如果是企业,也确实必须规范化才能让消费者放心;可是,这5万如果针对的是一个农村小作坊家庭,虽然不至于倾家荡产,但是肯定算是一笔巨款,5万元,要多久的起早摸黑才能够赚回?因此,毛妈妈哭了!

自产自销150份扣碗粉蒸肉回锅肉,而且买家又是第二次购买(第一次买了3份),送到的食品 又 没有变质变味,并且,毛妈妈家又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加工许可证等,凭啥被认定为“三无产品”?凭啥判要赔偿10倍货款共5万元呢?凭啥网络中那么多卖水果、卖小吃、卖香肠粽子的,人家都没有被判10倍赔偿金呢?

毛妈妈土特产卖150份扣碗被索赔5万元案,激起了大量网友的疑问,毛妈妈土特产经营部负责人王女士曝出的婆婆毛妈妈哭泣的视频,也得到了好多网友的同情,大量网络主播、媒体纷纷发声认为法院判决有失公允!不少网友更是对举报索赔者邵某愤怒不己,认为其明显存在恶意敲诈勒索行为,人们纷纷呼吁:别让打假演变成敲诈勒索!

现实中,人们在看待任何事情时,总有不同意见,就是一个明明被歹徒无缘无故杀害的无辜者,也会有人说被害人肯定是运气不好或做了坏事等,否则怎么恰恰他遇上了呢?而对毛老太的悲伤哭泣,多数人给予同情,也有少量人认为:她这是在卖惨!

以职业打假著称的王海,竟然还找出了毛妈妈所属忠县的宣传小报,指出这妈妈一家,并非小作坊,而是拥有上百人的团队,年产量竟然达30吨,其所指,这毛妈妈家的企业,似乎将是贵州老干妈陶华碧第二了。

不过,有眼尖的网友就指出了小报的不切实际,100人的团队规模年利润才25万,平均一个人一年才2500元,他们喝西北风呀?

自然,也有不动脑子的网友完全不了解整个事情经过就臆想:这件事,可能是有意炒作,变相打广告。

事实上,该起事件,完全不是炒作,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在网络中引发大量网友质疑后,四月二十二日,法院还专门派人亲自到毛妈妈家听取当事人意见,并表示可以申请再审或向高级人民法院申诉,据了解,毛妈妈土特产经营部负责人王女士将坚持上诉。

令人想不到的人,不仅该起案例,引起了网络热议,而且,还更加风起云涌,四月二十二日,举报并索赔者邵某不仅没为网络中的骂声而销声匿迹,反而在网络中发声:称自己只是一名自学法律而懂法的消费者,并认为毛妈妈网络中曝出哭相是在卖惨,而毛妈妈土特产经营部负责人王女士在网络中,说自己是敲诈勒索,属于诽谤行为,因此,已于四月二十二日提起上诉,控告毛妈妈家存在诽谤罪!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四月二十三日,网络中还曝出更加令人吃惊的消息:索赔者邵某提供给法院的居住地址竟然是假的,而且,大量网友跑到提供的地址去,位于重庆江北区某小区E1—11层的住户根本不是邵某,而且,大量网友的前去探访,给这家业主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该户业主表示,自己房子从来没有出租过,甚至也不认识这个来自黑龙江的所谓打假人。

该户业主目前已经在网络中发表声明,希望网友们不要再去打扰,这一消息,不仅让网友们大叹邵某弄虚作假,而且有人质疑,这邵某的身份证会不会是假的?

不知道,邵某在同一年时间里,以同样的理由在合川法院进行举报并索赔就达10余起,到底是出于维护食品安全还是借此牟取暴利呢?那他提供的身份信息,会不会是真的呢?一个黑龙江人,专门跑到重庆来自学法律然后维护食品安全,如果真的这样,其精神真的是很可佳啊!

更让人想不明白的人,记者采访邵某时,其称买的150份扣碗自己吃了几个,家人现在是否吃自己不清楚,但是,150份就算碗不大,恐怕一个冰箱是放不下吧?如果不是专门为了巨额索赔,谁会傻了吧唧的一次买那么多呢?

当然,其代理律师说了:知假买假不犯法,而且,法无禁止皆可为,这些把法律研究得滚瓜烂熟的人,不知道还需不需要接受道德规范的约束呢?

如果只要“法无禁止皆可为”的话,好多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的东西,可能就成为他们肆意妄为的借口了吧?于是,良心也就真的不值钱了!

笔者认为,法院在审核中,早就应该实地去毛妈妈家看一看,到底是农村院子的小作坊,还是一家规模庞大的企业加工厂?到底是一家人搞的土特产,还是一个当地著名企业的团队规模,如果小报广告吹嘘的就可以作为事实,而索赔者首先的动机不纯和弄虚作假是否该承担法律责任呢?

不知道法律有没有规定:索赔者必须提供真实信息?或者可以弄虚作假呢?

最后想说:还是别让“职业打假”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贬义词吧!

12 阅读:5260
评论列表
  • 2022-04-26 00:18

    这个事件这两天看到好多次了,大概情况也了解了一下,想说说心里话,不喜勿喷 首先,职业打假人的道德素养确实越来越差,已经渐渐有演变成合法的敲诈团伙的趋势,团伙之中分工明确,目的清晰,不排除会变成社会毒瘤的可能 其次,根据我这几天看到的报道、视频等的描述,这家生产商明知重庆市对于小作坊生产产品的包装是有相应要求的,但是出于某种原因并未执行或者说没有执行到位,而根据热心网友的调查,这位投资人王女士名下更有4家企业,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小作坊。生产商的行为既然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那么必须承担后果,卖惨也好真惨也罢,如果规定不能执行不如不去规定。 归根结底,一边说你没道德,一边说你违法了,都不是啥好人,都不值得同情

    月半弯 回复:
    现在的打假。可不只是趋势,已经是团伙勒索了,多关注下所谓的“职业打假”这个团体就明白了[笑着哭][笑着哭]
    特色小猪 回复:
    重庆对于小作坊生产熟肉制品有规定要有标签
  • 嗨蔦 20
    2022-04-26 01:04

    支持打假,不支持讹诈性的打假,法律是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而不是作为某些投机分子的发财工具。

    魔䒸猄㤁 回复:
    打假可以,但你不能通过这个获利,获利你就是敲诈勒索借机牟利,收受赃款,罪大恶极
  • 2022-04-26 02:43

    那么多明显的假衣服,假包包,这些假人敢去打假吗?那么多假烟,假酒,这些假人敢去打假吗?那么多假药,假广告,这些假人敢去打假吗?去了,也许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但这些假人,打老婆婆,女孩,儿童,无钱无势的农民工肯定很积极,无风险。只要不要脸,稳赚不赔。

    华野386旅258团通讯兵 回复:
    不要脸仅仅是初级,要够缺德才能长远发展[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 2022-04-26 01:48

    律师永远都是一个肮脏的职业

    用户10xxx91 回复:
    希望你一辈子不遇到官司
    沉默是真 回复:
    吃完被告吃原告
  • 2022-04-26 02:21

    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哪天几十辆警车开到某个菜市场,把市场里面卖自家腌制的菜或者制作熟食的爷爷奶奶都抓走啊?说不定里面就有低保户,再判个罚款5万10万的?那就有意思了!那些也是三无产品!!!

    用户10xxx76 回复:
    你没干过食品行业吧,这是不一样的
  • 2022-04-26 00:51

    这臭不要脸的,是哪里人?

    baba 回复:
    他能收货,找下物流,签收地址,应该就在附近,很多是跟驿站,快递有合作的
    大金星 回复: baba
    这姓邵的租住在同小区,胡乱填的别人地址!
  • AA 12
    2022-04-26 05:09

    标准的敲诈勒索,老百姓不能让人随意宰割

  • 2022-04-25 22:43

    以后生产食品都不用证了[点赞][点赞][点赞]

    jdf 回复: 墙角悄悄挖
    可能是打假人故意把工期缩短,然后暗示商家不需要时间什么的,有诱导犯罪之实。
    墙角悄悄挖 回复:
    厌恶职业打假人能理解,同情商家大可不必,从商家说的之前销售都有标签,这批150份生产忙没贴标签的说法可以得知商家是知道自身产品需要贴标签的,否则不会有这种前贴后不贴的行为出现,是商家知而疏忽被打假人合法钻了空子
  • 2022-04-26 05:32

    欠揍的职业打假人

  • 2022-04-26 02:40

    他他妈就是全国连锁,你所谓打假人也是在敲诈勒索!这根本就是两回事!

  • 2022-04-25 22:52

    不管如何在网上出售的都要有保障,不管是卖惨还是真惨这是事关亿万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用户10xxx22 回复:
    只能说一样米养百样人,贪心是人的天性但并没有犯法。既然知道开作坊要办手续,为什么不在销售前咨询相关信息也就是一百五十份,要是大公司分分钟被退到破产,你就偷着乐吧
    寻朝 回复: 用户10xxx22
    你说的对,法律面前他是错的,但这个社会当前还没文明到人人懂法,而法律也是在一件件令人悲伤的故事后得到完善的,那本厚厚的法书就是一本冤屈历史,法律无情,但人有,人定法,所以人依法,本质是维护人的基本权利,但你问问你的良知,以客观去看这件事,打假人不应该被谴责?加工坊在事实上有错,但打假人是道德上有错,当法律不能维持基本道德观的时候他就错了,因为他没有给人一种公正平等的对待,参考碰瓷,扶老人,百姓不傻,我们知道什么是对错,我们要的是公正平等,而不是一边倒,寒人心。
  • 2022-04-26 05:39

    卖家罚是肯定要罚,只是按几份罚的问题,东西都不值这些钱,10倍有点多了,就退款不退货就好了,卖家长记性,打假人也吃了,没吃的要全部吃下去,浪费可耻

    鸭巴哥 回复:
    你这角度刁钻,这要是我们大广西的扣肉,就算他还剩下20碗,他可能也是死在扣肉上[笑着哭]
  • 2022-04-26 02:44

    什么假不假?如果发货是扣肉就不是假!!!!

    用户91xxx33 回复: 用户10xxx91
    变质了你还继续吃下去?
    用户10xxx91 回复:
    如果你吃完拉肚子就不一定这么说了
  • 2022-04-26 04:37

    哪像这样说的话,以后农村自己田间生产的农作物都是三无产品了,谁都不敢吃了,剩下的也只能是烂在田里、因为进入菜巿场没有产品合格证和商标注册,以后的菜巿场都不用存在了……

  • 2022-04-26 03:59

    这老太根本和生产没有关系,平时也不来。这公司有20多个员工,是她儿子儿媳开的公司,这老太就是负责来哭的。而且是注册的公司资质,不是外卖式的资质。就算这打假的有问题,卫生也该来查他。多年经营,一句图方便就能生产三无产品还能网购。这不缺德?

    用户10xxx76 回复:
    预包装食品,和水果蔬菜是不一样的东西,相关规定都不一样
    淡淡的忧伤 回复:
    多读读书,看看法,搜索下什么叫小作坊经营
  • 2022-04-26 06:03

    法律需遵守,法律却有漏洞让人剑走偏锋,无理取闹

  • 2022-04-26 05:50

    这个人不敢暴露真实的住址和真实的身份,主要原因还是心虚,如果人家拼命去找他的家人,他也防不了。但是他自己是个孤儿无儿无女另当别轮。

  • 2022-04-26 06:01

    去农村打三无产品一打一大把!百分百打假的人都发达了!

  • 2022-04-26 07:20

    我们购买的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都已经习惯了!习惯到如果有人惩罚销售假冒伪劣三无产品的人竟然为其讲话!看看那些电商社区团购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竟然可以堂而皇之的上市

  • 2022-04-26 03:30

    以后卖茶叶蛋的、卖土豆地瓜的可要小心了!

    输了就掀桌子 回复:
    偷换概念,路边摊卖茶叶蛋的能有20多个员工?名下还有其他3家公司?你就是众多被自媒体骗的之一[得瑟]
    用户10xxx76 回复:
    餐饮店,果蔬这些不属于三无产品,预包装食品都是需要有标签的,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才能卖。
  • 2022-04-26 05:32

    只想说两边都欠骂,你作为生意人,消费者花了钱就应该买个放心,物美价廉和小作坊不是你三无的依据。作为打假人,你也是欠骂,以营利性质的打假简直和碰瓷没两样,自己都知道自己理亏,所以地址和收货地址都是假的,害怕被人报复。[得瑟]。所以各打50大板再说后面的。

  • 2022-04-26 05:36

    邵伯伯春,你骑牛难下了

  • 2022-04-25 22:00

    知假买假不犯法

  • 2022-04-26 05:45

    卖扣肉无证依法该罚没问题。但是打假人动机不纯这一点,法官看不到吗?最多就是赔偿购物款加上邮费罢了!

  • 2022-04-26 06:42

    买点莆田的耐K 阿迪啥的 去打假啊 一年赚几个亿妥妥的

  • 2022-04-26 05:20

    不管是黑心作坊,还是恶意索赔… 人心已经坏掉了。

  • 2022-04-26 06:52

    如果这种恶意以谋取利益为诉讼的目的能够实现的话,那么以后法律的价值和取向就会变的背道而驰[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得瑟][得瑟][得瑟]

    马永水 回复:
    是的
  • 2022-04-26 01:15

    这事儿也算好事儿,说开了有议论了,才能出台具体政策,小微企业的和打假人的。就像昆山龙哥那样,很有意义。

  • 2022-04-26 06:08

    这是有意讹诈,仔细想一下,谁也不可能一下子吃那么多吧,买个几碗吃出问题了也能理解,买了150碗就有点可疑了,买1500碗不是赔的更多吗,三鹿奶粉那么毒他怎么不去买呢,老坛酸菜面那么不卫生他怎么不去呢,他自个的力量不行吗。

  • 2022-04-26 07:18

    评论里不要被带节奏,小作坊经营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对规模都有规定,法律很完善,也专门保护路边摊之类小经营者,文中这个明显不是“家庭式小规模经营”了。跟路边摊是两码事。

  • 2022-04-26 07:42

    重庆人都知道,150个扣碗是泡酒所用的量,不知邵某家死了谁,要这么多扣碗。

  • 2022-04-26 06:47

    这种农村小作坊很常见,都是在当地有一定背景,没人查,招收点六十多的大爷大妈,工资一月顶天一千块,啥保障没有,老板不少赚钱,只负责进货卖货一月纯利润最少两三万万

  • 2022-04-26 06:48

    两者都有问题

  • 2022-04-26 07:40

    为啥当地职能部门,不能出来走两步,把当事人的真实情况公布出来?

  • zl
    2022-04-26 05:29

    到农村买鸡和鸡蛋属三无产品吗?

  • 2022-04-26 04:13

    支持上诉,现在就有一些专门不劳而获的人,顶着打假人的名号,行敲诈勒索之事,网页应该深挖这些人的敲诈勒索的案例,举报到法院,起诉敲诈勒索罪。

  • 2022-04-26 04:53

    以法为准,少讲道德

    鸭巴哥 回复:
    就跟你家一样,一家子没道德[笑着哭]
  • 2022-04-26 05:09

    如果没有办营业执照和食品许可证的重罚那没问题的,别人一个小作坊证件齐全政府允许生产就证明产品合法,政府不是提倡农村共同致富吗农村的土特产比如讲水果、蔬菜、干货,十个有九个都不会有生产日期的,那是不是大家都去买之后索赔呢,还有我们在平台里面买的快餐其本上也是没有注明生产日期的是不是也可以索赔呢,那我们办的营业执照和食品许可证是不是多余了!

  • 2022-04-26 06:02

    今天打假小商小贩,明天就敢打假农民,职业打假人会说农民种的是三无产品,不信打假等着看吧

  • 2022-04-26 06:10

    很难说,徽州宴事件,大家没忘记吧,就是个炒作

  • 2022-04-26 07:04

    一次买150份那么多,他是公司团购,还是自家吃,要搞清楚

  • 2022-04-26 07:08

    先买3份你不举报,在买150份在举报,这是为什么?

  • 2022-04-26 07:05

    法律的底线是道德,道德的底线是良心。

  • 2022-04-26 07:14

    打着打假旗号的坑蒙拐骗,而打假人却从让到事都是假的,是法院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

  • 2022-04-26 07:05

    以后网上卖东西都要标识好,保证食品安全,不然又要赔钱……

听秋

简介:听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