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以益州本土派身份进入蜀汉中枢的名臣,居然是张良的后人?

岁月如歌梦中行呀 2024-11-29 17:58:12

蜀汉本土派里极少出武将,屈指可数的几位大都在南中活动,长期追随姜维北伐的只有一人:张翼。

出身名门

张翼,犍为郡武阳县人,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后人。

高祖父张皓在安帝朝出任廷尉。

刚上任不久就遇到废立太子的大案。

安帝刘祜的乳母王圣、大长秋江京以及中常侍樊丰等人诋毁太子刘保的奶娘王男和厨监邴吉等人,王男被下狱杀害,家属被流放到比景。太子思念王男和邴吉,屡屡为此叹息。江京、樊丰怕有后患,便与阎皇后凭空妄造证据,罗织罪名诬陷太子。安帝被他们蛊惑,于是召集三公九卿及以下的群臣,讨论要废黜太子。

要想了解当时的朝廷形势,可以移步这篇:废太子之后,五大门派激战洛阳,谁能攀顶权力的巅峰?

张皓与太仆来历、太常桓焉据理力争,安帝不听。退朝后,张皓拿西汉武帝朝的案例警示:从前奸臣江充捏造证据,进行诬陷,使戾太子遇祸,武帝很久以后才觉悟过来,尽管追补从前的过失,但后悔又怎么来得及!(昔贼臣江充造构谗逆,倾覆戾园,孝武久乃觉寤,虽追前失,悔之何及)

安帝仍然置之不理。

安帝驾崩后,废太子刘保奋起反击,将五大门派屠戮一空,曾经力挺他的张皓也高升为司空。张皓在职时向朝廷推荐许多贤才,天下称赞他推荐贤。

有了张皓的铺路,张家后人都位居要职。

张翼曾祖父张纲做过广陵郡太守,张纲的两个儿子,一个担任过尚书,还有一个做过地方大员豫州牧。

如此显赫的家世,张翼自然会得到刘备的重视。

刘备刚平定益州,就将其招揽过来,担任书佐。不久将张翼外放江阳郡下江阳县,担任县长。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出兵攻打汉中,又把张翼调来,经历战阵。

和诸葛亮在荆州的履历是不是很相似,这是要重点培养张翼的节奏。

南征北战

汉中之战后,张翼转任涪陵县县令(大县),后升梓潼郡、广汉郡太守。

在地方上磨炼十多年后,朝廷终于将他放在一个关键的岗位上。

建兴九年(231年),庲降都督李恢逝世,张翼接替他继任为庲降都督,兼绥南中郎将,出震南中。

李恢在诸葛亮南征时曾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汉兴亭侯。

当时的南中并不安稳,诸葛亮率大军回师后,南夷又再次反叛。李恢亲自统兵前往平叛,铲尽南蛮,并把他们的首领迁往成都,从夷人中的叟、濮部落中征收耕牛、战马、金银以及犀牛皮作为赋税,用以充实朝廷的军用物资(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恢身往扑讨,鉏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

张翼上任后,延续李恢的策略。对南蛮十分严厉,因此不得南夷欢心(翼性持法严,不得殊俗之欢心)

建兴十一年(233年),夷族首领刘胄起兵作乱。张翼出兵讨伐,还未攻破刘胄,朝廷就征召张翼回朝。

众将谏言,既然朝廷征召,不如速速返回,这样方能明哲保身。毕竟即便留下稳住局面,战后论功也轮不到你。

张翼斥责到:我是因为蛮夷起兵骚乱,不称职才被征召回朝的。但是接替我的人还没有到达,而我正身临战场,应当组织运送、屯积粮草,作为讨灭叛贼的物资,怎么可以因为被免除官职的缘故而荒废国家的政事呢?(吾以蛮夷蠢动,不称职故还耳,然代人未至,吾方临战场,当运粮积谷,为灭贼之资,岂可以黜退之故而废公家之务乎)

这才是有担当的人!

张翼继续本职事务,毫不松懈,直至接任的马忠到后才出发回朝。

马忠在张翼的基础上,得以轻松击杀刘胄,讨平叛乱(马忠因其成基以破殄胄)

诸葛亮得知此事后,非常赞许张翼(丞相亮闻而善之),在第六次北伐时,将前部都督的重任授予张翼。

丞相走后,张翼入朝为尚书,参与朝廷政务的决策,这也开了益州本土派进入蜀汉核心决策圈的先例。

名门之后,又深得刘备、诸葛亮器重,这才是荆州派放权的重要原因,后来除马忠外,就再无益州人进入中枢的案例了。

建兴十五年(237年),汉中都督,车骑将军,领雍州刺史的吴懿走了。蜀汉迅速做出了诸多人事调动。

1、王平进封安汉侯,继吴懿都督汉中。

2、右监军、辅汉将军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军汉中。

3、迁张翼建威督,授予节符,拜征西大将军,一同镇守蜀汉北部边境。

姜维掌权后,张翼一直追随他北伐。作为刘备时代就崭露头角的老臣,张翼并没有心怀芥蒂,始终尽心尽责地辅佐姜维。

然而姜维的用兵次数实在太过频繁!从第三次北伐开始,几乎年年要打大仗。

延熙十八年(255年),姜维试图攻打陇西郡治襄武,曹魏讨蜀护军徐质发兵来救,双方在襄武城下大战,尽管蜀军阵斩徐质,仍然拿不下襄武,最大的战果就是在撤退时将狄道及河关、临洮三县的百姓,悉数迁入蜀境(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

这场大战蜀军还有一个重大损失,带病出征的名将张嶷力战而死,南中越巂民听闻张嶷战死,都为张嶷流涕,而后为张嶷立庙。

张嶷:马革裹尸还的蜀汉名将,能打硬仗,会搞经济的他最后力杀数倍魏军而死

返回成都后,姜维在朝堂上提议再次出兵伐魏。张翼忍无可忍,当场反驳:国家弱小百姓疲惫,不应该再滥用武力(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

姜维没有听从,为了安抚张翼,晋升其为镇南大将军。

谁曾想,姜维这次居然打出了生平最巅峰的一战:洮西大捷。

两军在洮河西岸交锋,魏军遭惨败,死者数万,王经率万余残部渡过洮河撤回南岸的狄道(经与维战,大败,以万余人经辄渡洮,还保狄道城,余皆奔散)

姜维想趁胜进军,张翼再次提出撤兵,认为蜀军补给难度很大,建议姜维撤军(可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为蛇画足)

相比丞相的北伐,姜维的迂回路线更长,对后方粮草的补给要求也更高,蜀汉现在也没有蒋琬那样等大才筹集粮食,组织运输,补充兵源(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姜维罕见大怒,否决了张翼的建议,下令围攻狄道(维大怒,维竟围经于狄道)

后魏将陈泰和邓艾前来救援,姜维最终还是没能攻下狄道,无奈退军。

张翼屡次反对后,姜维内心虽与他不和,但蜀中良将稀缺,只能继续带着张翼出征。既然反对无效,张翼也以国事为重,继续为姜维谋划(自翼建异论,维心与翼不善,然常牵率同行,翼亦不得已而往)

相比曹魏、孙吴的血腥内斗,蜀汉的党争就温和许多了。

景耀二年(259年),张翼升迁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官位与右车骑将军廖化相等。

国难身死

景耀六年(263年)八月,司马昭兴兵攻蜀。

因为战略失误,详见这两篇:

姜维对汉中的防御策略做了哪些调整(实际执行中出现哪些重大偏差?)

汉中最大的防御屏障是如何失手的?(钟会入蜀为啥那么顺利?)

魏军轻松攻克阳安关,长驱直入汉中。姜维也差点被诸葛绪堵在阴平桥头!(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

在姜维左右腾挪,不断调动下,诸葛绪还是上当了,放弃阴平桥头从孔函谷追击姜维。姜维迅速转向,急行军入阴平城,顺利和廖化回师(维入北道三十馀里,闻绪军卻,寻还,从桥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

姜维本打算赶往阳平关堵截钟会,途中得知阳安关已经被魏军攻克,姜维只能暂退白水关,此时从成都出发救援汉中的张翼、董厥大军也赶到了葭萌关(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適与翼、厥合)

老将们再度会首,虽然之前对北伐存有异议,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志向:报答刘备、诸葛亮的知遇之恩!

几人商议后,决定退守剑阁。

不久,后方传来消息,诸葛瞻在绵竹被邓艾击败,成都形势不明。姜维、廖化等救主心切,决定绕道巴西。大军进至广汉郪县一带,居然接到后主发布的投降敕令,令姜维原地向魏军投降(与维咸在剑阁,共诣降钟会于涪)

将士们怒了!

一直保持对魏主动进攻的蜀汉居然就这么投降了?(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但是后主已经下令,还能怎么办!

姜维、张翼等随钟会回到成都。后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原想借钟会复国的姜维、张翼为乱兵所杀。

对蜀汉忠心耿耿的张翼后来得以配享先主刘备庙位,列西府武将廊十四大将的第三位(赵云、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及冯习)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