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工人谈改色变,一切源于改革付出代价最大的是工人。

天外社会 2024-09-30 19:10:32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三次专题推进会上表示,到2025年,国有企业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

此消息一经公布,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作为一个普通员工,最关心的就是薪资和工作岗位,此消息,对工人来说,确实产生了不小的震动。

我是一位老员工,经历过历次国企改革,无论是打破铁饭碗、减员增效、外包制,还是现在的派遣制,改革付出代价最大的是工人。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其中就包括大规模的裁员和下岗,这一改革导致许多老工人失去了工作,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这些工人再就业变得困难重重。

在以前的计划经济下,资源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和国企,大部分工人可以在国企找到工作,国企改革后,国内经济逐渐向轻工业和私人经济方向发展,老工人在新的环境下缺乏技能和经验,他们难以实现这种变化。再就业对他们来说已是奢望。

这批下岗工人,他们的处境艰难,农民最起码有地可以耕种,这些下岗工人可以说一无所有。现在的棚户区还有很多是那个年代的下岗工人。这批人是为国企改革付出最多的人,却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

90年代以前,工人工资虽然不高,粗茶淡饭也能填饱肚子,医疗有保障,工作稳定,地位高,工作热情高涨,每个人都把工厂当成自己的家。领导和工人收入差距不大,关系融洽,干劲十足,虽然穷一点,但很充实。

随着改革的深入,领导的地位和薪资水涨船高,工人还是原地踏步。现在领导的薪资动不动是工人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工资升高不说,就拿地位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以前领导干部同工人打成一片,现在有几个领导能认识工人的?这种地位和收入的变化,大大挫伤了工人的积极性。

劳动派遣工就是改革的产物,原来工人最起码属于企业员工,企业是家,现在不是了,工人属于派遣公司的,不属于企业,连归属都变了,让工人情何以堪。

现在工人害怕改革,因为改革的代价工人承受不起。

第一次改革,工人被大量裁员和下岗,第二个次改革,领导干部和工人的地位和薪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工人地位和薪资原地踏步。第三次改革,工人直接变成了派遣工。改革的“代价”付出最多的是工人。

今年又提出改革,2025年全部企业实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工人谈改色变,他们担心改革再次误伤到自己。

1、评估标准不明确导致评判主观性过强,一些真正有能力但不善于表现的员工被误伤。

2、退出后的安置措施不完善,让员工感到前途未卜,心生恐慌。

3、企业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盘根错节,有关系的人安然无恙,没关系的容易被误伤。

4、只对员工实行末尾淘汰,领导毫发无损,制度成了某些人的唐生肉。

从长远来看,国企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改革,以激发内部活力。今年提出的“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正是推动国企改革的重要一步。

改革要公平,惠及所有员工,要实打实的改革,特别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改革需做到:

1、要制定清晰明确、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

评估过程要透明公正,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人为操纵。

2、要完善配套的安置措施。

被调整和退出的员工,不能一推了之,应该提供再培训、再就业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能力,重新找到适合的岗位。

3、要加强沟通和宣传。

给员工讲明白制度的目的、意义和执行方式,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恐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适应改革。

总结

事实上工人不惧怕改革,而是期待实打实的改革,改革要公平公正,改革要惠及到所有人,而不是少数人,改革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0 阅读:21

天外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