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破产赔钱,也不给日本人做神牌,中国景泰蓝大师李佩卿太硬气

红色先驱 2025-02-18 09:42:08

它是迄今500多年历史,以绝伦设计及其富丽堂皇的色彩,在海内外赢得盛誉的的工艺瑰宝,也是新中国送出的第一份国礼。

它就是国宝景泰蓝。

它的制作工艺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还采用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新中国成立以后,景泰蓝制作产业进入繁盛时期。从七十年代开始,日本人更多次来华考察景泰蓝的制作工艺。

而后来成长为中国景泰蓝粉彩第一人的李佩卿大师,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学习景泰蓝制作技艺的。

彼时,19岁的李佩卿结束插队,被选调进入北京工艺美术厂,这时,出身满族正黄旗的

她才第一次知道,幼时玩耍的那些瓶瓶罐罐,叫景泰蓝。

自此,她开始了与景泰蓝携手相伴的数十载春秋。

在北京工艺美术厂,李佩卿不怕脏,不怕累,从磨光到点蓝,跟随景泰蓝北派国宝级艺术家秦怀森、秦连芳扎实学习,技术考核年年第一。

其中,单磨光,她一干就是6年,别人都只当是消磨青春,而只有她始终怀着一颗朝圣的心。

到了程序更加复杂的点蓝,她更沉下心来,按照师傅们的教导,学绘画,观察自然万物,哪怕是一片树叶,在光的作用下,每天早晨、中午、傍晚的色彩也不同,就这样日复一日,她最终掌握了点蓝时的用色深浅以及对色彩明暗、光亮度的敏感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诀窍。

不过时间很快来到新世纪,2002年,市场经济大潮下,作为国营工厂的北京工艺美术厂因为旧体制、重包袱、人才匮乏等原因倒闭。

李佩卿因此一下失了业,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满怀朝圣之心苦学多年的景泰蓝工艺,竟一朝无用武之地。

她为此感到颓丧、难过和失望,但很快又振作起精神,为了不让老祖宗的手艺失传,她拿出所有家底创业,召集厂里的老同事们一起,组成了一支制作景泰蓝的队伍。

创业初期,为打开市场,她曾抱着刚刚完成还滴着水的景泰蓝瓶,全身淋湿,在火车开车前几分钟请求检票员让她上车。没有自己的制作场地,她就抱着点好蓝的瓶子一路喷着水去朋友处烧制。

面对如此这般艰苦的处境,李佩卿没有选择放弃,反而更加坚定决心,一定要将景泰蓝这门古老的技艺发展传承下去。

但即便如此,李佩卿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从一名纯粹的工艺匠人到公司企业的领导者,并不是那么容易转型的。李佩卿很快面临资金周转的难题。

就在这时,经一位朋友介绍,她接到了一笔来自日本的天价订单。

订单要求是制作上万个景泰蓝的牌子,按一个1000元算,这笔订单总额近1亿元,若能做成,李佩卿的公司所面临的资金难题将迎刃而解,危机自然解除。

这样的生意,估计换谁也会心动。结果李佩卿却在临交工前将样品砸了,最后赔了5万块的违约金。

原来,日本人要求做的牌子,不是普通的牌子,而是神牌,中间要嵌人的名字,其中一个名字李佩卿认得,那是日本战犯的名字

就在完工交付前,李佩卿发现了此端倪,直接拒绝了这笔生意。

她直言:“这个啊,我不做了。这做的是给日本战犯,估计是放在靖国神社的,日本人想用我们的国宝给你做什么,那是不可能的!”

也有人问她,你不会装不知道吗,她说:“我做企业再难,就算穷死也不会做这种生意,我不能丧失中国人的良心。”

而随着订单的取消,李佩卿突然有了灵感,对景泰蓝大胆创新。

在熟练掌握掐丝、点蓝、烧制等这些工序要求极高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李佩卿开创性地将粉彩技艺融入景泰蓝制作之中,为景泰蓝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由于粉彩的特点是色彩柔和、层次丰富,能够表现出细腻的光影变化,将粉彩技艺融入景泰蓝制作,恰恰能解决传统景泰蓝色彩虽艳丽,但缺乏层次感和细腻度的问题。

经过反复试验,李佩卿最终成功将粉彩技法应用于景泰蓝制作中,创新性地在景泰蓝表面施以粉彩,通过多次烧制,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这种创新不仅丰富了景泰蓝的表现力,更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2012年,李佩卿带着自己的作品《鱼韵》参加欧洲最大的国际发明博览会,一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拿下“列兵竞赛”创新金奖。同年,世界艺术家评级认证委员会为李佩卿颁发了“国际工艺美术大师”证书。

此后,李佩卿的信心更加坚定,随着一件件创新力作相继出世,并连续三年夺得国际金奖,李佩卿的名号在国际上越来越响亮,成为当之无愧的当代美学粉彩景泰蓝第一人。

后来只要李佩卿带去国际展会的作品,均被参展商当场高价收购。李佩卿的公司终于不用再面临破产的窘境,她又将更多精力和心血放在了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上。

面对景泰蓝技艺传承的困境,她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她创办了景泰蓝粉彩艺术工作室,招收学徒,传授技艺。在教学过程中,她不仅注重技艺的传授,更强调文化内涵的理解。她要求学徒们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创作灵感。

她为学徒们制定了系统的教学计划,从基础技艺到创作理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要怕,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同时坚守文化自信,警惕忘记根基的天马行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为景泰蓝艺术开辟更多的道路。

在景泰蓝行业中,李佩卿可以说是带徒最多的一位,而她的许多学生已经成为景泰蓝粉彩艺术的中坚力量,其中有人已经拿了4个金奖。

对于景泰蓝粉彩艺术的未来发展,李佩卿充满信心。她认为,只要坚持文化自信,不断创新,景泰蓝粉彩艺术就一定能够焕发新的生机。她呼吁社会各界重视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为景泰蓝粉彩艺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时下,景泰蓝作为国礼,依然在外交舞台上大放异彩,同时备受人们的关注,“飞入寻常百姓家”,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收藏。

回顾李佩卿的景泰蓝艺术生涯,是一部关于坚守与创新的传奇。她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诠释了景泰蓝粉彩艺术的独特魅力。她拒绝日本神盒生意的故事,更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的民族情结。

如今,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景泰蓝粉彩艺术的学习和创作中,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贡献。

未来,李佩卿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品格,也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

素材来源:

[1]韩江雪.景泰蓝“泄密”始末[J].经济月刊,2000,(04):58-61.

[2]唐纲.国礼大师李佩卿:文化遗产需要注入新鲜血液,使之焕发新时代光彩[J].重庆与世界,2018,(13):94-95.

[3]毕少华.实现景泰蓝艺术的现代表达和传承——记当代美学粉彩景泰蓝第一人李佩卿大师[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5,(12):123-124.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