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黄入卫,为何美好未实现?拯救共产主义渠

科技良言 2024-11-04 08:56:45
导黄入卫,为何美好未实现?拯救共产主义渠

人民胜利渠和共产主义渠,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水利工程。

这两个渠道就水利设计和实际达成的效果来说,并不成功。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深刻的教训,没有科学的规划设计,好事办成坏事。

我们认为拯救共产主义渠是可行的。

两座具有重大意义的渠首——“人民胜利渠”与“共产主义渠”相继诞生。

“人民胜利渠”和“共产主义渠”的渠首

导黄入卫,为何美好构想未能实现?

原因在于黄河的“易决、易徙、易淤”特性。黄河水流多变,难以控制,而卫河两岸人口稠密,良田广布,且尽头有京师、天津等重镇。一旦引黄河之水入卫河,一旦发生大的水情,不仅将给河南北部、直隶腹地带来灾难性影响,甚至可能危及京师安全。此外,黄河携带的泥沙也可能导致卫河河道淤积。因此,这一构想虽具有诸多优势,但终因风险过大而未能实现。

然而,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引黄河之水所带来的弊端已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即便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也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一壮举。这是古代皇帝和大臣们所无法想象的。如今,“人民胜利渠”和“共产主义渠”的建成,正是我们向自然挑战、利用自然资源的伟大成果。

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自流灌溉工程,被誉为“新中国引黄灌溉第一渠”。

渠首位于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秦厂村,具体在武陟县城东南20公里的黄河岸边。

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48.8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8.09万亩。

受益地区包括新乡、焦作、安阳3市的多个县(市、区),共计多个乡镇,总人口达115.87万人。

工程于1951年3月开工,1952年第一期工程竣工。

后续经过续建、扩建,至1987年总灌溉面积达88.5万亩。

灌区工程主要由灌溉、排水、沉沙和机井四项工程组成,包括渠首闸、总干渠和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及附属建筑物等。

灌区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高,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17mm,但季节分配不均,夏秋约占83%。

共产主义渠程规划自武陟县秦厂引黄河水,经获嘉县、新乡县、新乡市、汲县(今卫辉市)、淇县至浚县老观嘴入卫河,总长155.68公里。

工程共分为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从武陟秦厂至汲县小河口村入卫河,全长111.68公里,于1957年12月至1958年5月施工。第二期工程从汲县小河口村至浚县老观嘴入卫河,全长61公里(也有说法为二期工程规划全长61公里,实际施工可能有所出入),在1959年11月至1960年7月施工。

0 阅读:13

科技良言

简介:介绍太阳能、生物质和新能源汽车的知识、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