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养角蛙秘籍,水陆环境搭建,冬眠照料方法

思若当年 2025-02-06 14:12:14

新西兰养角蛙秘籍:水陆环境搭建与冬眠照料

在新西兰那片充满神秘与独特生物的土地上,角蛙可是相当有趣的存在。对于许多喜爱角蛙的朋友来说,如何为它们打造一个合适的家,以及如何正确照料它们冬眠,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水陆环境搭建

容器选择

角蛙的活动空间需要根据它的大小来确定。一般来说,一只成年新西兰角蛙至少需要一个容积为60升左右的水族箱。如果角蛙体型更小,比如幼蛙阶段,30 - 40升的水族箱可能就足够了。容器最好是长方形的,这样能让角蛙有足够的活动场地,而且长方形的形状也更接近自然环境中的一些水域形状。

对比方形和圆形的容器,方形容器在空间利用上更为合理。圆形容器的壁会限制角蛙向四周活动的角度,而方形容器角蛙可以在底部和四周都比较顺畅地游动或者爬行。

陆地部分

在水族箱内,陆地部分是必不可少的。陆地的高度应该达到20 - 30厘米左右。使用椰棕土或者树皮等作为陆地基质是比较好的选择。椰棕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并且不会轻易塌陷。

以椰棕土和普通园艺土为例,普通园艺土在浇水后容易黏腻,可能会堵塞角蛙的皮肤毛孔,而椰棕土则没有这个问题。陆地的面积大概占整个水族箱底面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比较合适。

在陆地上可以设置一些躲避屋,比如用半块花盆倒扣或者购买专门的塑料躲避屋。躲避屋的大小要能让角蛙轻松进出,并且内部空间足够容纳角蛙蜷缩起来。据观察,角蛙在白天的时候,大约有60% - 70%的时间会待在躲避屋里休息或者躲避强光。

水区设置

水区的深度很关键。对于成年新西兰角蛙,水深在15 - 20厘米为宜。这是因为角蛙虽然擅长游泳,但如果水太深,可能会在挣扎或者疲劳时无法及时浮出水面呼吸。水的面积大概占整个水族箱底面的三分之二左右。

要安装一个合适的过滤器。过滤器的流量一般为水族箱容积的2 - 3倍每小时。例如,对于一个60升的水族箱,过滤器的流量应该在120 - 180升每小时。这样可以有效过滤掉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保持水质清洁。与没有过滤的水族箱相比,使用合适过滤器的水族箱中水质浑浊的速度会慢很多。根据实际测试,没有过滤的水族箱可能在1 - 2天内就会变得明显浑浊,而有过滤器的水族箱可以保持3 - 5天的清澈。

温度与光照

温度对于角蛙的生存很重要。新西兰角蛙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0 - 28摄氏度。白天可以使用加热垫或者水族箱加热棒来维持温度。加热棒可以设置在24 - 26摄氏度的温度区间。晚上温度可以稍微降低一些,但不能低于18摄氏度。

在光照方面,角蛙不需要强烈的阳光直射。可以使用柔和的UV灯,每天照射8 - 10小时。与全封闭没有光照的环境相比,适当光照环境下角蛙的皮肤状态和活动活力会有明显差异。在全封闭黑暗环境中饲养的角蛙,皮肤可能会变得暗淡无光,而在有适当光照的环境下,角蛙的皮肤颜色会更加鲜艳,身体也更活跃。

二、冬眠照料方法

冬眠前准备

在冬眠前,大概在10 - 11月左右,需要逐渐减少角蛙的喂食量。这是因为在冬眠期间角蛙的新陈代谢会变得很慢,过多的食物在肚子里可能会腐烂,导致角蛙生病甚至死亡。一般来说,最后几周的喂食量应该减少到平时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同时,要对角蛙的饲养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可以使用专门的宠物饲养环境消毒剂,按照说明书的比例稀释后,对水陆部分进行喷洒或者浸泡(陆地部分浸泡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影响基质结构)。与不进行消毒的环境相比,消毒后的环境可以大大降低角蛙在冬眠期间感染病菌的风险。

冬眠环境搭建

可以将角蛙放在一个稍微小一点的容器中,容器的大小以能让角蛙在里面自由翻身即可。在容器底部铺上一层潮湿的苔藓,苔藓的厚度大概在3 - 5厘米。苔藓要选择柔软、没有病虫害的种类。

与直接将角蛙放在水底冬眠相比,这种有苔藓的冬眠环境更接近自然。角蛙在自然环境中会找一些潮湿的隐蔽处冬眠,苔藓可以模拟这种环境,并且苔藓可以调节湿度和温度。在这个小容器的周围,可以用湿的棉布或者树叶进行包裹,但不要完全密封,要保持一定的通风。

将这个小容器放置在一个温度相对稳定的地方,理想温度在5 - 10摄氏度。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角蛙过早苏醒,温度过低则可能会冻伤角蛙。根据统计数据,在8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角蛙冬眠的效果较好,并且冬眠过程中的生理机能也比较稳定。

冬眠期间照料

在冬眠期间,不需要喂食。虽然角蛙看起来好像在静止不动,但它其实在进行内部的生理调整。每隔1 - 2周,可以简单地检查一下角蛙的状态。查看它的皮肤是否完整,有没有发黄的迹象,身体是否处于正常的蜷缩状态。

要确保冬眠环境的湿度保持在70% - 80%。如果湿度过低,可以用喷壶轻轻喷水在苔藓上。但要注意不要让角蛙浸泡在水中。与没有湿度调控的冬眠环境相比,合适湿度下角蛙的脱水现象会大大减少。据观察,在干燥环境下冬眠的角蛙,有30% - 40%可能会出现轻微脱水的情况,而在湿度合适的环境下这个比例会降到5%以下。

冬眠苏醒后照料

当春季到来,温度逐渐升高到15摄氏度以上时,角蛙可能会慢慢苏醒。苏醒后不要立刻大量喂食,先提供少量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型的水生昆虫幼虫或者专门的蛙类幼体饲料。随着角蛙的逐渐恢复活力,再慢慢增加食物的量。

同时,要对饲养环境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换水。因为冬眠期间角蛙可能会排泄在水中或者陆地上,滋生细菌。与正常饲养时不同的是,新环境设置好后的水温要逐渐升高到平时的饲养温度,不能一下子就升高,以免角蛙不适应。一般来说,每天升温2 - 3摄氏度比较合适。

在新西兰养角蛙,无论是水陆环境搭建还是冬眠照料,都需要我们精心照料,这样才能让这些可爱的生物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