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她的父母一如那个时代的许多家庭,重男轻女,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了她的哥哥。
尽管她是家里最辛苦的那个,操持家务,照顾父母,但最终父母去世时,房子和财产都给了她的哥哥。这一直是姥姥心里隐隐的痛,但她从没抱怨过父母。
姥姥的婚姻也是父母安排的,虽然她心里非常不愿意,但她依旧坚守这个家庭,承担起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
姥爷脾气不好,对她也常常不耐烦,她一直默默隐忍和承受。她的苦,是属于那个时代许多女性的苦。在她看来,婚姻是无法选择的宿命。
姥爷去世后,虽然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但姥姥依然独自生活在破旧的小房子里,过着清苦的日子,一个人生活了很多年。
姥姥说,她最不喜欢过年后的第二天,冰箱塞满了吃的,她一个人怎么吃的完。
她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到街头卖粥,维持生计,年复一年,直到癌症晚期。
外孙在得知姥姥癌症后,过去和姥姥住一起,照顾姥姥,每天一起卖粥,逛街,做饭,午休,散步,聊天,姥姥非常开心。
或许因为她的一生过于坎坷,苦难成为了她生活的常态,姥姥对神佛一直抱有虔诚的信仰。
她的大儿子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她跪在神佛面前祈祷,立下朴实的誓言:“只要儿子病能好,我愿这辈子不再吃牛肉。”从那以后直到去世,喜欢吃牛肉的她再也没有碰过牛肉。
她的小儿子不务正业,沾染上赌博恶习,穷困潦倒,甚至到姥姥房里偷钱。即便如此,姥姥依然选择了把自己唯一的房子给了小儿子还赌债。
姥姥最喜欢和朴实善良勤劳的女儿在一起,仿佛看到自己的影子。然而,临终时,姥姥已经一无所有,没法再给女儿留下什么,她对此满怀愧疚。
在外孙出生时,姥姥亲手在门口种下了一棵石榴树。小树长大后开始结石榴,无论谁来摘,她都不让,她亲手把石榴都剥给了外孙。
外孙小时候,有一次考了好成绩,在姥姥接他放学的路上,拉着姥姥的手,向姥姥炫耀。姥姥就笑着说要给他存钱作为奖励,他也说长大后要给姥姥买个大房子。
没想到,那时起,她就悄悄地用外孙的名字开立存折,一直不断存钱。直到身患癌症,她还在用微薄的卖粥所得为外孙存钱。而这一切,直到姥姥去世后,外孙拿到存折才知道。
姥姥信仰神佛,晚年特别羡慕别人的独立墓地,可是太贵了。她想,如果墓地比较漂亮,孩子们可能会比较愿意来看我了吧。
她在他人的这种墓前,祈祷自己死后也住进独栋别墅,穿得漂漂亮亮的坐在门口,等待孩子们回家一起吃饭。
她在癌症晚期曾带着外孙去过她富有的哥哥家,希望能从父母的遗产里,帮她买个墓地。但被哥哥严词拒绝了,还告诉她以后别再去他家。她立刻起身,带着外孙决绝的走了。
姥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因癌症化疗,头发掉光,身体也瘦成了皮包骨。她在女儿家,度过了最后的时光,握着外孙的手,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姥姥走的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床头,她的手是那样的轻,却依旧温暖。
姥姥去世后,外孙用她存下的钱,买了她最盼望的墓地。
从家到墓地送她入土时,两儿一女和外孙,一起乘车扶着姥姥的棺材,外孙一路呼喊着姥姥,告知她车子到了哪里。
姥姥的一生都在家乡,没有去过别的城市,这里的每一条街巷,姥姥都如此熟悉。
安葬后,家人在墓前祭拜,大家呼唤着姥姥,让她知道,我们都在。
外孙在墓上胡乱撒着花瓣。以前姥姥和外孙说过,墓地的花瓣要撒均匀,要是乱撒,她一定会找他。姥姥,你可要说话算数,外孙好想你啊。
姥姥的一生,承载了太多的辛苦和牺牲,现在终于可以休息了。
她就像那棵石榴树,扎根在我们的记忆里,年复一年地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