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五子登科”,那么“五子”指的是什么?看完瞬间涨知识

张守小科普 2025-02-03 12:27:49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成语词叫做五子登科,这个成语现在被广泛的运用在各种比较喜庆的现场,作为祝福词。

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五子登科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与五子登科相对应的还有一个历史故事,而且这个故事也确实相当励志。

一、五个儿子都获得了进士的功名

五子登科其实并不难以理解,登科在中国古代一般都是用来形容那些,能够在科举中拿到功名的文人,而五子就证明有五个人拿到了进士的功名。

但最后能够形成五子登科这个词语,主要是因为在宋代的时候,有一个叫做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考上了进士。

这在古代确实是非常罕见的事情,所以才会形成这个词语,而窦禹钧自己也是有能力的大人物。

根据史书记载,窦禹钧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所以他被母亲抚养长大,在母亲的严厉管教之下,窦禹钧成为了一个既有能力又很孝顺的人。

虽然因为家境比较贫寒,没有读过太多的书,但仍然在后唐时期的幽州当了一个小官。

之后窦禹钧在当官的时候非常清廉,哪怕身处唐末五代十国的那个乱世,仍然有相当不错的发展。

在后周时期,窦禹钧就已经当上了户部郎中,最后成功退休,他最后在后周太祖显德二年去世,当时都已经82岁了。

如果仅仅只是以他自己的功绩,是没办法留名清史的,窦禹钧后来那么出名,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教育能力非比寻常。

窦禹钧一生共有五个儿子,而这些孩子都成才了,在五代十国的那个乱世时期,先后拿到了进士的功名,有的还成为了封疆大吏一般的人物。

比如说窦禹钧的长子,是在后晋天福年间考上了进士,最开始只是在吏部当一个小官,可是后来因为在工造营建方面特别有天赋,北宋时期就已经当上了工部尚书。

而宋朝的政治体制是在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之上升级得来的,所以说工部尚书仍然是极高的评级,最后窦禹钧的长子在北宋乾德四年病逝,去世以后还获赠右仆射。

窦禹钧的二儿子,和自己的大哥在同一年中了进士,之后在多个王朝当过官。

在北宋太祖时期,他的哥哥当工部尚书的时候,他自己是礼部侍郎,帮助北宋王朝制定了新的国家礼仪体系。

窦禹钧的三儿子和五儿子,在历史上的记载不多,只是能知道他们同样中的进士,一个是在后汉时期中的进士,而另一个则是在后周的时候得到了功名。

在窦禹钧所有儿子中,发展最好的就是他的四儿子,这位四儿子在太平兴国年间就已经是兵部郎中,后来又当上了宋代的参知政事。

按照宋朝的政治结构来看,参知政事是和宋朝的宰府合作处理国政的高级官员,地位非比寻常,在他去世的时候,宋太宗居然都去亲自吊唁。

所以说窦禹钧的五个儿子的确都成了才,他的五个儿子当时还被叫做是窦氏五龙。

时间久了很多人也以窦禹钧为荣,希望都像他一样,培养出五个能够考取功名的好儿子。

二、古代科举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窦禹钧的五个儿子能够考取功名,最后成为流传千年的文学典故,靠的就是科举制度。

自从隋唐时期出现了科举制度以后,该制度就成为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因为在科举制度正式出现之前,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选拔官员的方式,主要是看那些世家大族的推荐。

在东汉末年,还有两晋时期,出现了九品中正制,实际上这就使得能够当官的途径几乎被世家大族所垄断了,哪怕是王朝不断更替,这些世家大族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特殊的政治地位。

而隋唐时期的皇帝推动科举制度,本身也是为了打通上升通道,维持国家稳定,并且阻止世家大族继续垄断国家政权。

所以科举制度也就成为了古代封建王朝时期,平民寒门极少数能够改变自身命运的上升通道,只要那些读书人愿意多学习一点,那么在科举的时候考到一个好名次,获得了进士的头衔,就能够光宗耀祖。

从宋代开始,读书人地位也由此提高,到了明清时期,就算拿不到进士,只是拿到了一个举人的功名,都能够受到朝廷的尊敬。

比如说这些有功名的文人,可以担任中低层的官吏职务,就算是没有当官,也可以选择去经商,或者说是在当地靠着给人教书写字为生。

所以说对于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来说,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考中进士,就算是那些农家子弟,也都会有这样的幻想。

哪怕现在我们已经没有科举制度了,社会上的上升通道扩宽了很多,并且我们能选择走的路也有不少,但五子登科仍然成为了流传到今天的一个祝福语。

三、哪个时代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

中国人是非常重视家庭观念的,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在自己孩子身上所投入的资源和精力都是非常巨大的。

全球范围内也很少有其他国家的父母,像中国的父母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这也使得中国养育孩子的成本,在全球所有较发达国家中也是排在前列的。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不见得喜欢听别人祝福自己过得怎么样,但是听到别人说自己可以五子登科,自己的孩子一定成才,想必都会很开心。

这种重视下一代的思想其实不见得是坏事,因为这能保证中国的每一代人,总能有不少成才者。

从前面的介绍我们就能看出来,五子登科其实说的就是在五代十国时期,一个叫做窦禹钧的大臣,他有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都有了进士的功名。

所以久而久之,大家就开始以五子登科去祝福别人,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可以成才。

也相信五子登科这个成语也会继续传承下去,毕竟中国人的这份家庭观念也已经流传了数百上千年。

0 阅读: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