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通讯员 梁炜
作为教育大省,湖北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近年来,百所在鄂高校响应国家号召,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努力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湖北全面实施高校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推进“千校万企”协同创新,有效助力全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从5年前的37%提高到现在的65%。
前不久发布的《湖北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可转化专利资源分析报告》还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湖北共有8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完成6.5万件专利盘点。入库可转化专利4.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3.5万件,发明专利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对接湖北重点产业
历经11年持续科研攻关,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团队找到了降低玉米籽粒含水量的关键基因。利用这一关键基因培育的玉米新品种,在生长环节后期可以实现快速脱水,方便农业机械直接收获玉米籽粒,1亩地最高可以节约成本150元。今年11月12日,该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发表。而在研究过程中团队就和企业深度合作,企业方开展独立的第三方验证,成果发表当天签订了成果转让协议,金额达2000万元。
在鄂高校科技成果落地的步伐正越来越快,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的同时,重点对接湖北重点产业进行成果转化。
12月23日,“博后楚创汇”2024湖北省博士后成果转化年度项目路演对接活动上,武汉科技大学胡晓明博士后团队等10个项目团队与10家知名创投机构进行成果转化项目签约,意向签约总金额达2050万元。现场展示项目涵盖了精准医疗、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智能芯片等我省重点领域产业。
本月初,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建设的湖北省6G工程中心投入使用,这是湖北省首家瞄准6G通信技术建设的工程研究中心。中心利用最新研发的6G技术,通过磁信号传输信息,范围可达地下10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未来将在智慧城市、数字金融、应急通信等领域创造便捷。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有关人士介绍,在汉90多所高校今年输出到本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22%。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不仅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还促进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协同发展。
“三位一体”携手并进
近年来,我省取得了一项项让人瞩目的科技创新成果:全球首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全球首款临床全数字PET-CT、全球首创心肌旋切系统……关键技术突破的背后,无不凝结着高校智慧。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我省已印发《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对当前和未来10年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工作画出路线图。
为了让科研成果加速转化,高校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探索多种赋权模式,激发调动科研人员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
日前在上海出炉的2022年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金额前50名榜单中,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强势入榜,展现出湖北高校成果转化实力。
成果想要从实验室走出去,真正进入市场、实现产业化,需要完成至关重要的一步——中试。
在湖北,除了传统的科技产业园和中试平台,200多家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湖北实验室、国家级创新平台还承担着一定的中试任务,兴起的产教联合体也成为其中的新生力量。近两年已组建12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和5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有效服务区域产业和企业。
前不久,“武汉·中国车谷”产教联合体发布5家创新联合实验室。联合体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牵头组建,首批成员单位208家,包括6所本科大学、12所高职院校、6个行业协会、33个省级科研平台和百余家汽车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校企双方在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等方面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紧密结合。
同时,湖北大力建设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高校与地方的积极互动更加频繁。湖北省科创供应链平台产学研对接活动日前首次走进县市,在天门举办。活动现场,不少企业表示,在供应链平台上发布技术需求后,成功与高校团队对接。合作过程中,企业研发实力得到快速提升,迅速解决了一些难点、痛点,与高校携手更有信心。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高校正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与企业双向奔赴,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