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有朋友想让我聊聊李佳琦的事,就是李佳琪带货花西子时发表的关于诸如"还不是你不努力,所以工资低"等言论。
我的想法很简单:
李佳琦的言论,肯定有问题,但大家往深处再想一下,大众不满的,真的只是李佳琦嘛?
有没有可能。
现在大众不满的,还有这个时代。
这个收入增速下降、大家赚不了钱、贫富差距正在拉大的时代。
01
如果我们抛开李佳琦作为主播的身份单看这句“你赚不到钱还不是你不努力”,你会想到什么?
不同年龄的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完全是不一样的。
父母那辈,也就是60、70后们,他们完全是认可这句话的。
在他们眼里,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他们那个年代,就是这样的。
他们完整经历了中国经济最好的40年,从改革开放开始的一无所有到现在,他们吃到了所有的红利。
从吃不到饭到现在,他们是相信努力改变命运的。
那个时代,就是这么黄金,你只要肯干,左右是不会过得差的。
那是阶层没有固化的时代,那个年代,大家都能赚到钱,赚不到钱,还真是你不努力。
但现在时代变了。
你让现在年轻人看到这句话,大概率是直接破防的。
因为这个时代,努力的效应已经很低了,大概率已经没用了。
年轻人出来,面对的是几千万的房价,几千块的工资,上车遥遥无期。
他们的竞争对手,是"我爸是李刚","家族传承我辈兴"的周公子们。
根本就没什么“人家三代人的努力,你十年寒窗苦读赶不上”这回事。
有的只是什么?
这些先富上了车,垄断了,车门焊死了,然后告诉后来的人努力不配。
在贫富差距愈加割裂的当下,个人的奋斗在时代的进程面前不值一提。
所以年轻人不相信奋斗、努力了。
这是大家破防的第一个点。
02
再说工资不涨这个事。
大家看到这句话,第一时间会想到自己,而我看到这句话,会直接想到时代。
时代变了。
90年代到10年代,老百姓的工资收入增速是非常高的,虽然那个时代物价也在涨,但那个时代,我们人均收入增的更快。
通货膨胀在那会儿不算大问题。
我上学那会儿,物价已经涨过一轮了,但一块钱还可以买六个馒头,而现在一块钱变成了一个。
那个年代,馒头在涨,面条在涨,什么都在涨,但大家没有什么抱怨。
那甚至是我们最幸福的年代。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收入也在涨,甚至我们的收入是能跑过物价上涨的,所以那个时候大家的心态还是很好的,大家还是对未来有所希望的。
但现在不行了。
特别是这两年,物价一直在涨,但是我们的收入开始不涨了,甚至从疫情开始到现在,收入还降了些。
社会戾气慢慢就重了。
03
李佳琦这个言论,你不能从亿万富翁的角度来理解,而要从资本增值的视角理解。
举个例子好了,我朋友最近开始破防了。
是这样的,他现在收入下降了,他比以前卷的多了,但是企业的盈利下降了。
现在消费者都没钱了,大家买东西都不那么阔气了。
他眼瞅着自己企业的卖不出去了,他要赚钱,想养家,只能降价,只能卷。
但他不甘心,他想赚更多的钱,但现实满足不了,他就很焦虑。
大家不要觉得李佳琦身价多少就能免俗。
不是的,身价越高的人,他们越追求资本的增值,他们是很难接受收入下降的。
马云不会拿自己和民众对比,他只会拿现在的自己和去年的自己做对比。
这就是人性,也是现实。
我身边这样的人很多。
我亲戚家一个员工,跟了我亲戚几十年了,最近收入下降了,他做的更多了,他很不解,也很愤怒。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更辛苦了反而还是赚不到几个钱。
有一天,他破防了,他跟我的亲戚吵架了,非常激烈。
但吵完架后,他也哭了。
他其实比谁都知道公司的现状,但他接受不了,一个50多岁的人还要在这里跟人讨食吃,他不喜欢这样讨食的姿态。
或者我再举个例子好了。
我今年坐了很多次网约车,一个很深的感触是什么呢?
跟我抱怨的司机越来越多了,因为行业不景气,他们干的比以前更多了,赚的比之前更少了。
他们更没有耐心了,他们更不想耗时间去等人了,因为本来利润就薄,他们想赶紧跑起来赚下一波的钱。
所以他们跟我说自己很讨厌那些让他们等的人。
我知道他们的想法可能有些偏激,但我能理解他们的想法。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如此。
04
再回到现实。
为什么大家被李佳琦搞破防了?
还是那句话。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李佳琦的话,在这个时间点,无差别触碰到了所有人内心的痛处,引起了共鸣。
现在大家过得都挺难的。
大家不满的,不只是李佳琦,还有这个时代。
这个赚不到钱、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