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完《水浒传》后,发现梁山上大部分英雄好汉都曾为北宋朝廷效力,担任过一官半职。
而被逼上梁山的武松、林冲和鲁智深三人代表着梁山武力巅峰。
若比武力,他们很难分出胜负,但三人曾担任的官职有高下之分吗?
都头武松如果提到行者武松,就不得不提他在景阳冈饮下十八碗烈酒,徒手打死老虎的事迹。
但今天,我们偏偏要略过这一精彩情节,去看看武松曾经担任过的官职。
武松出生在一个穷苦之家,从小父母就去世了,他是跟着哥哥武大郎长大的。
小时候,兄弟两人就呈现出两种性格。
可能和从小父母双亡有关,所以武大郎性格软弱,容易委曲求全,为了养活弟弟武二,经常受人欺辱。
武松排行老二,但在哥哥的悉心照料下,长得身高力壮,性格也刚猛。
有一天,武松和同县城的一个混混起了争执,几拳下去,将其打倒在地,没了呼吸。
武松害怕被抓坐牢,就跑出去避难去了。
武大郎花钱娶了个有钱人家的小妾,但又不堪其扰,便搬到阳谷县。
而这时候,武松听说和自己起争执的混混没死,于是便打算回家找哥哥团聚。
正好路过阳谷县,武松借着酒劲,打死了为害一方的老虎,获得当地百姓的拥护,也得到阳谷知县的赏识。
见到哥哥也搬到了阳谷县,便接受了县令抛来的橄榄枝,在衙门中做了一个“都头”。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武松每日去衙门“点卯”,在这里可以看出来,武松的职位并不高,还需要每天打卡上班。
刚入职时,武松是日夜住在衙门的,看起来工作并不轻松。
在接受嫂嫂潘金莲的邀请,打算搬到哥哥家住时,武松还得和知县提前说明情况,得到允许后才能搬走。
在搬的过程中,只有一名“土兵”帮忙。
因此,这个县衙都头,大概和现在的派出所长差不多,主要工作就是抓捕盗贼,协助县衙抓犯人。
直到干了半年多,武松才逐渐被知县信任,接受出差任务。
出发前,还告诫武大郎最近要小心一点,挣钱多少无所谓,多在家看着嫂嫂。
可见此时武松在阳谷县虽然有打虎之名,但其势力尚弱,根本没有实力威慑这些浪荡流氓。
而在水浒其他情节中,我们也能寻得一些蛛丝马迹。
在前文中写到郓城县时,作者也提到郓城县有两大都头,一个步兵,一个马兵,分别管着二十多人。
而描写武松时,没有提过骑马,大概率是个步兵都头。
而且阳谷县比郓城县要小得多,所以手底下大概十个人左右,甚至可能更少。
在武松前往东京这段时间,西门庆与潘金莲将武大郎毒死后,知县都没怎么调查,直接结案了。
很明显,阳谷知县也没拿武松当回事儿。
武松回来后,发现哥哥死了,只有一个没官职的仵作透露真相,还是在威逼利诱之下透露的口风。
而整个县衙,竟然没一个帮手,之前一直跟着武松的“土兵”也没站出来帮忙。
全程只有武松一人在调查案情。
在杀了西门庆后,虽然知县也知道他是冤枉的,但根本没有为其伸冤的想法,而是直接推给上级。
幸好上级陆文昭是个清官,最后改判为轻罪,流放两千里。
由此可见,武松的职位并不高。
既然武松职位不高,那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呢?
教头林冲林冲是小说中最悲哀的角色,他一生谨慎,在职场上从未出现过纰漏,还拥有一身武艺。
相比其他人在地方当官,林冲是在帝都开封,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但只是因为妻子貌美被高衙内看上,最后被陷害,迫不得已,才上梁山为寇。
一般情况下,边疆军事力量会比较强大,而京都会弱一些。
但宋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因为建立在五代十国的基础上,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自知大将在外的危害。
他自己就是黄袍加身,从后周手中夺来的天下。
所以赵匡胤一称帝,立马实施了“杯酒释兵权”这一措施,将兵权握在自己手中。
由于宋朝都城的禁军越来越多,所以就流传出京城有80万禁军。
很明显,这一数字比较夸张,大概只有传闻中的四分之一,但那也远比地方军队强大的多。
而林冲就是这八十万禁军教头其中一个,靠着一根枪棒打出了一片天地,还在京城购买了房产,娶了媳妇儿,家中还有丫鬟。
而他的岳父也是禁军教头,这是一个教头世家。
所以,林冲无论家境还是俸禄,都比武松高出不少。
在高衙内看上林娘子后,林冲当面将其喝退,由此能看出来,他在京城内名声还不错。
这一点,我们在后续情节中也能看出来。
高衙内父亲就是高俅,高俅当时可是宋徽宗眼前的大红人,以他的权势,可以随便找个理由,把林冲抓进牢房弄死。
但高俅并未这么做,而是设下计谋,以卖刀为名,将林冲骗到军事重地白虎堂才将其判罪。
由此可见,林冲的地位也不低,不然也不值得高太尉如此费事。
而林冲被陷害入狱后,开封府尹还出面斡旋,免除死罪,流放沧州。
开封府尹是什么官职,当年包拯做的就是开封府尹,可以直接和皇帝、王爷交涉的朝廷重臣。
但是,如果要说林冲的职位有多高,那也不见得。
毕竟林冲连“白虎堂”这样商议军事的地方都不知道,说明他在军中担任的并非要职。
而且我们也能在小说中看到大量的教头,比如被林冲轻易击败的洪教头,还有同样自称“八十万禁军教头”的王进。
甚至还出现过史进去找王进,结果打听一番后,对方说:“我们这边教头多了,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王进?”
由此可见,林冲的“枪棒教头”更像现如今各国的“枪械教练”,专门教人练枪的,并非记录在册的官职。
而林冲极大概率是因为枪棒用的出神,在京城开封打出了名号,但实际职位并不高。
如果林冲职位非常高,那高太尉也不会纵容一个养子去调戏一位军中要职的妻子。
只是名气太大了,对付普通人的强硬手段不太好施展。
所以高太尉才会用计陷害林冲,又不担心林冲死后会被其他人找麻烦。
这时候就要问了,为什么没人敢陷害鲁智深?
提辖鲁达水浒中,大部分角色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其中多少都有些无奈。
但鲁智深是唯一主动上梁山的,而其一生也称得上光明磊落,做事从不拖泥带水,要杀就杀,从不会思前虑后。
这样的性格,也和其出身有关系。
鲁智深最初的官职是渭州经略府提辖,这个地名尤为重要。
宋朝时期,渭州在甘肃一带。
而这里是种师中驻守的地方,常年抵御外敌。
种家军非常厉害,是宋朝四大将门之首,传承数十代人,都是大名鼎鼎的名将。
而鲁智深就是在种师中手下做提辖,管理一方治安问题。
在边疆管治安也与中原不同,没有那么多人情世故,也不需要攀附权贵,想做官就得靠拳头和武力。
因为时刻要面对外敌入侵,事事都要仔细,放进来一个敌军探子后果不堪设想。
鲁智深粗中有细、遇事果决的性格也是在这里养成的。
而提辖这一职位也是三人中最为重要的,前方就是敌军,后方稳定至关重要。
他们的职位和知州、知县差不多。
可能朝政权力少点,但军事权力很大,遇到紧急情况,甚至可以越级禀报。
而在郑屠夫被打死后,其家人来到州府衙门报案。
这里并非是小县城的衙门,而是渭州衙门,经手案件的是渭州府尹,是统御一州的朝廷命官。
但府尹看到凶手是鲁智深后,根本不敢抓捕,更别说判罚了,而是立即坐上轿子,去找种师中汇报这一情况。
而府尹到了种师中门前,连门都不敢轻易进,先通过门口的士兵禀报,在获得同意后,才能入门。
府尹对种师中施礼后,才将事情原委说出来。
种师中听了之后,对府尹说:“你先去抓人,抓回来审问清楚后,再将这件事情告诉我父亲。”
鲁智深犯事,府尹审问清楚后,还要告诉种师中的父亲种谔,这样的待遇,水浒中再无第二人。
种谔出山,即便宋徽宗想判鲁智深死罪,那也要掂量掂量。
所以,即使鲁智深不跑,大概率也不会被判罪,还有可能因见义勇为而升职加薪。
所以三人中,鲁智深官职最高,背景也最为深厚,林冲次之,武松官职最小。
若是太平年代,这三人靠着一身武艺,定能有一番作为。
只因为宋徽宗昏庸无道,奸佞小人横行朝野,逼得众英雄闯上梁山,揭竿起义,可惜,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