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不见的独女回村葬父亲,村里无人理,母亲倾力送葬,结局暖心

贾若琳说情感 2025-03-17 11:14:07

村口的老槐树下,落了一地的黄叶,像是某种无声的告别。李清站在村头,手里提着一个旧皮箱,箱角的皮革已经磨得发白。她回来了,时隔二十年。村里的人都说她是个不孝女,离家这么多年,连父亲病重时都没回来。可她知道,自己和这个村子之间的隔阂,早已深如沟壑。

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皮箱,箱扣有些松,轻轻一碰便弹开了。里面是几件简单的衣服,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里是她小时候,穿着一件红毛衣,站在父亲身边。父亲的手搭在她肩上,笑得很温暖。她记得那是1988年的冬天,村里刚通电,父亲特意借了邻居的相机拍下这张照片。可谁能想到,这张照片竟成了她和父亲最后的温情记忆。

村里的人对她的到来并不热情。她走过村道时,几乎没人和她打招呼。只有一个小孩站在巷口,好奇地盯着她的皮箱看。她试着对他笑了笑,但小孩很快跑开了。李清心里有些发酸,这种被排斥的感觉像是一根细针,扎得不深,却让人难以忽视。

母亲的屋子还是那样破旧,墙角的青苔已经爬到了窗台上。李清推开门时,母亲正在厨房里忙碌,锅里煮着一锅红薯粥,香气混着柴火的味道,弥漫在小屋里。母亲回头看到她,愣了一下,随即放下手里的锅铲,擦了擦手走过来。

“回来了?”母亲的声音沙哑,却透着一丝温柔。

李清点了点头,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半天才挤出一句:“爸……怎么样了?”

母亲的眼圈红了,她转身拿起桌上的毛巾,擦了擦眼角。“走了,昨天晚上。”她的声音低得像是从地底传来。

李清的手一抖,皮箱差点掉在地上。她咬着牙,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她知道父亲的病已经拖了很久,可真正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是觉得难以接受。

母亲拉着她坐下,桌上摆着一碗红薯粥,旁边还有一盘腌咸菜。李清看着这些简单的饭菜,忽然觉得眼前的一切都那么陌生。她记得小时候,父亲总会在饭桌上讲些村里的趣事,母亲则会不停地给她夹菜。可现在,桌上只有沉默。

“村里人都不愿意来帮忙,说你这么多年没回来,没脸办丧事。”母亲低着头,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

李清的心像是被人狠狠揪了一下。她知道自己离开村子后,父母一直过得不容易。可她没想到,连父亲的丧事都没人愿意帮忙。她抬头看着母亲,发现母亲的头发已经白了大半,脸上的皱纹深得像是刻在皮肤里。

“妈,我来办。”她的声音坚定,却带着一丝颤抖。

第二天,李清和母亲开始准备丧事。村里的风俗是要请人抬棺,可没人愿意来。母亲只好找了几个远房亲戚,勉强凑够了人手。李清站在院子里,看着父亲的棺材,心里像是压了一块石头。

“爸,我回来了。”她轻轻地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母亲在一旁忙着整理祭品,手里拿着一串纸钱。她的动作很慢,像是每一步都在用尽全力。李清走过去,接过母亲手里的纸钱,帮她一起摆放。她忽然觉得,这些简单的动作,竟比任何语言都更能表达自己的心情。

村里的老槐树下,摆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父亲的遗像。遗像是母亲从旧相册里翻出来的,照片上的父亲穿着一件蓝色中山装,笑得很慈祥。李清看着照片,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带她去镇上买糖的情景。那时候,她总是缠着父亲要买糖,父亲却总说:“吃多了会坏牙。”可最后,他还是会偷偷买一包糖塞到她手里。

“爸,我对不起你。”她低声说,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丧事的那天,天灰蒙蒙的,像是要落雨。村里的人站在远处看着,没有一个人愿意靠近。李清和母亲站在棺材旁,手里拿着香,眼睛里满是泪水。

“爸,我们送你最后一程。”李清的声音哽咽,却带着一丝坚定。

母亲拉着她的手,轻轻地说:“清儿,别哭,爸会希望你坚强。”

棺材被抬到村口时,忽然有一个人走了过来。是村里的老支书,他手里拿着一把纸钱,走到李清面前,把纸钱递给她。

“清丫头,别怪村里人。你爸是个好人,我们都记得他的好。”老支书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丝温暖。

李清愣了一下,随即接过纸钱,眼泪再次涌了出来。她看着老支书,点了点头,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

村里的人渐渐走了过来,有人拿着香,有人拿着纸钱,默默地站在棺材旁。李清看着这些人,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父亲的好,最终还是被人记住了。

丧事结束后,李清和母亲坐在院子里,天已经黑了,只有屋檐下的灯泡发着昏黄的光。母亲拿着一张旧照片,轻轻地抚摸着。

“清儿,爸一直盼着你回来。他说,只要你回来,他就满足了。”母亲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李清低头看着照片,心里像是被人狠狠揪了一下。她知道自己亏欠父亲太多,可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妈,我以后会常回来。”她轻轻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坚定。

母亲抬头看着她,眼睛里闪着泪光。她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院子里的老槐树上,挂着几片黄叶,风吹过时,叶子轻轻地飘落下来。李清看着这些落叶,忽然觉得,这个村子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冷漠。她知道,父亲的离去,让她和这个村子之间的隔阂终于有了弥合的机会。

几天后,李清离开了村子。她站在村口,回头看了一眼母亲。母亲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把扫帚,正在扫地。她的动作很慢,却很认真。

“妈,我会回来的。”李清轻轻地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母亲抬头看着她,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村口的老槐树下,落了一地的黄叶,像是某种无声的告别。李清提着皮箱,走向远处。她知道,这次离开,和二十年前的离开已经完全不同。她的心里,终于有了归属感。

她回头看了一眼村子,发现老槐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她忽然觉得,这些落叶,就像是父亲的离去,虽然让人心痛,却也带来了新的开始。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