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来到战略反攻阶段。
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同心协力之下,轴心国集团的势力被大大削弱,各大战场的局势也变得逐渐好转起来。
然而,这个时候在中国战场上,国民党部队却仍旧是屡屡被日军击溃。
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大规模溃败的惨状。
这与其他战场上的情况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国民党部队
1943年,在宋美龄再次赴美求援的时候,美国方面对国民党久战不胜的情况起了疑心,于是就暗中派遣了FBI前往花旗银行对蒋介石集团的海外资产展开了调查。
当调查结果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美国政府大呼上当,当即取消了原本想要支付给宋美龄的援助款。
后来,在国民党败退台湾省的时候,对蒋介石彻底失去信任的杜鲁门还曾经“旧事重提”,拿这件事将蒋介石夫妇比作是“国贼”!
那么,当时蒋介石集团的海外资产到底有多少?这些钱又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蒋介石
失败来源于自身1948年11月22日,在淮海战役爆发的17天之后,华东野战军通过集中兵力、快速推进、东西夹击的方式,将国民党第7兵团10万人全部歼灭。
而第7兵团司令官黄百韬,也在逃亡途中与解放军战士发生激战,随后被当场击毙。
至此,这支被国民党视为在淮海战役当中足以决定胜负的“王牌部队”,彻底被击溃。
胜利的天平也开始倒向了解放军一方。
眼看局势急转直下,国民党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连忙下令将部队向后方进行撤退,妄图保存实力,避免彻底的战败。
11月27日晚,杜聿明下令,用三天的时间整顿兵力,然后放弃徐州,向西南沿永城、涡阳方向有序撤退。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这条命令发布的第二天,整个徐州就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
许多商贩、地主、工厂老板和当地的世家大族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消息,知道国民党要跑路,于是他们也纷纷收拾东西开始慌忙地向城外逃去。
而普通老百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见到这些人逃跑后也有样学样,开始向城外的乡下溃逃。
刹那间,整个徐州城的秩序陷入了一片混乱。
道路受阻,城门拥堵,这让城内城外的国民党军队难以集合起来,顿时成为了瓮中之鳖。
图片来自网络
看到这番场景,杜聿明十分愤怒,于是立刻让徐州的警备司令谭辅烈前去调查到底是谁泄了自己的命令。
结果当天晚上谭辅烈完成调查回来之后告诉杜聿明,原来,国民党内部许多官员在徐州当地都有生意往来。
其中甚至包括了杜聿明的顶头上司——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
在得知撤退消息之后,这些人就连忙开始转移自己藏在金库、银庄、票号里面的财产。
甚至有些人连续装了7、8车都没有装完。
国民党将领
而那些与官员们合作的钱庄老板,自然也是收到风声,开始收拾东西一同跑路。
这样一来就引发了“蝴蝶效应”,群众们纷纷效仿,这才导致了混乱的产生。
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杜聿明瞬间脸色苍白。
在这种紧要关头,这些人竟然还想着自己的那些利益。
这不禁让他仰天长叹道:“国民党的失败并非是来自于战场,而是来源于自身的腐败!”
最终,国民党驻守在淮海战场的八十万部队全部被我军给吃掉,杜聿明也在逃跑的路上被我军战士当场俘虏。
国民党部队
国民党的腐败之风其实国民党的腐败之风并非是解放战争时期才形成的,而是“由来已久”。
早在1928年11月,当时一位苏联记者就曾经受邀前来对国民党进行过考察。
大约花费了半年时间,这位观察力极其敏锐的苏联记者就察觉到了国民党内部所盛行的腐败风气。
图片来自网络
他当时在对国民政府的反馈报告中毫不客气地写到:
“奢侈和豪华已成为国民党官员特有的生活方式。许多人都在市区购买了昂贵的房产、包养了漂亮的情妇,甚至还有些人在灯红酒绿的上海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即便是现在的中国还没有完成统一...”
到了1930年,国民党的腐败风气已经蔓延到了整个体系当中。
甚至一个小小的县官,一个月的花销都能够抵得上一个高级军官半年的军饷。
当时安阳县县长在取仕工作中有贪污舞弊的情况,结果被当地群众举报。
图片来自网络
可面临审查的时候,这位县官竟然明目张胆地承认自己的官位就是花钱买来的,如今只不过是“不忘老本”罢了。
最终,这位县官花费了2000块大洋贿赂了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的姨太太,随后被判定无罪。
这虽然只是一个地方官场的小事,却足以反应当时国民党内部的腐败风气有多么严重。
就连《大公报》都曾用极为尖锐的文字,去痛诉国民党内部的这股歪风邪气。
他们在1930年11月12日当天的报纸中发表文章,言辞系列地指出:"国民党现如今最主要的任务不应该是“剿共”,而是整治党内的几万名贪官污吏。"
图片来自网络
相比与官场上,军队中的腐败风气则是更加猖旺。
在中原大战结束之后,国民党开始整编部队。
除了老蒋嫡系之外,军阀出身的将领大多数都难以得到武器和物资的支援。
根据李宗仁回忆,当时杂牌部队想要补充弹药装备,就必须得给负责后勤的官员拿一些“好处”。
到了全面抗战爆发前期,国民党的军队当中甚至开始“明码标价”。
比如一个连的补充装备要花费300大洋,一个营是500,一个团则需要整整1000大洋。
图片来自网络
到了抗战结束之后,暂时失去了战争压力的官员和将领们更是变得肆无忌惮。
当时在国民党内部流行着一种名叫“五子登科”的说法。
也就是想要往上升官博取前途的话,就需要拿出“房子、车子、条子、票子、女子”。
而那些少数看上去清廉的人,甚至会被怀疑是共产党派来的特工。
杜聿明就曾经向蒋介石举报过作战厅厅长郭汝瑰,怀疑他就是我党派遣到国民党内部的地下党。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杜聿明当时给出的理由竟然是郭汝瑰平日里的生活方式过于清廉,并不像是国民党高级官员的作风。
结果这个理由被蒋介石大骂了一顿。
不过,身为国民党的头号人物,蒋介石对于党内所存在的这些风气自然也是有所察觉。
他也曾为此做出过一些整治举措。
蒋介石
蒋介石的反腐政策在国民革命时期,蒋介石还没有掌握大权,所以为了吸收一些势力到自己的麾下,他对于国民党内部的腐败风气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通过反革命政变上位之后,蒋介石又集中力量去“围剿”红军、打击军阀势力、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进行斗法。
这也让他没有什么精力去整治贪腐。
直到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党内部的这股歪风邪气逐渐对前线的抗战事业产生了影响。
蒋介石这时才开始大刀阔斧地在国民党内部进行整顿。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说起蒋介石整顿贪腐的做法,那只能用“简单粗暴、治标不治本”来形容。
其所依仗的,无非就是自己手中的强权来进行“严刑峻法”。
1942年,正当抗日战争进行得最为焦灼的时候,贵兴师管区少将司令胡启儒却被人举报在部队内大肆贪腐、打压同僚、擅权妄为。
这件事让蒋介石大为恼火。
在查明事实之后,蒋介石当场下令将胡启儒判处枪决。
由于胡启儒是国民党军队当中的嫡系,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的高材生。
国民党高层人员
所以消息传出一群人都前来为其求情。
甚至连胡启儒的老上级何应钦都给蒋介石写了信。
然而,蒋介石却认为特定时期当以严刑峻法加以对待,于是对这些人的求情统统予以驳回。
最终仍旧处决了胡启儒。
后来蒋介石又用同样的方法,接连处决了桂林办公厅科长黄勋、荣誉军人管理处副处长秦开明等人。
国民党发行的金圆券
杀人越多,蒋介石的法令就越严。
1944年,军法执行总监部办公厅特检股股长长俞浩兴只因收受了300块钱帮助下属转移物资就被判处了死刑。
然而,蒋介石这般雷厉风行的做法却并没有起到什么大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四大家族的影响即便是蒋介石如何制定严苛的法律去对国民党官员进行威慑,也无法对这股贪腐风气起到限制作用。
其根本原因,在于蒋介石自己就身处在民国时期的最大贪腐集团当中。
那就是只手遮天的“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分别是以蒋介石为首的蒋家、以宋子文为首的宋家、以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为首的陈家和以孔祥熙为首的孔家。
四大家族掌门人
蒋家掌握着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宋家、孔家掌握着全国的财政,陈家则掌握着国民党内部的党务。
这些人以蒋介石为中心,形成了一股势力庞大的“买办”集团。
在战争时期,“四大家族”利用手中的权势疯狂敛财,将自己的财富扩张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
1943年,经过美国FBI的调查,仅仅只在花旗银行就查出了四大家族的大量资产。
其中包括了宋子文名下的8000万美金、孔祥熙宋霭龄夫妇名下的7000万美金。
美元
而资产最为庞大的账户,自然要数蒋介石与宋美龄。
这对掌控者当时中国命运的夫妻,竟然在海外的一家银行里拥有着超过1.5亿美金的资产。
要知道,在前一年中国刚刚遭遇了军费断崖式下跌的情况,1942年一整年的军费仅仅只有0.52亿美元。
也就是说蒋氏夫妇在花旗银行的资产,几乎可以抵得上中国的三年军费!
这些财产究竟是怎么来的,想必所有人心中都有数。
所以,在查明这些资产之后,就连美国人都气得认为蒋氏夫妇是置国家于不顾、大发国难财的“国贼”。
蒋介石夫妇
1948年,在国民党战场上全面败退的时候,又遭遇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蒋介石派遣长子蒋经国前往上海整顿经济,还设立了“只打老虎,不拍苍蝇”的政策。
结果却查到上海最大的黑心商人竟然是与蒋家关系密切的孔家。
眼看查到了自己人的头上,本来还想要装模作样一番的蒋介石顿时下令停手。
而下面的人看到最大的贪污集团从来没有得到过惩罚,自然也是心有不甘,继续将贪腐风气发散下去。
蒋介石
最终,就在这无穷无尽的内耗中,国民党政府彻底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而蒋介石和四大家族也在全国人民的一片骂声中,被赶下了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