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科普:清朝君臣之间的朝会,是讲满语还是汉语呢?

小熊猫说车 2020-03-07 23:15:27

历史科普:清朝君臣之间的朝会,是讲满语还是汉语呢?

导语:在电视屏幕上大量上演的清宫剧,可以看到,皇帝与大臣都讲的是汉语。说汉语虽然是为了演戏的需求,但是这对于人们理解清朝的"官方"语言造成了困扰。事实上,清代初期,满语一度非常流行。只是到了清代后期,朝堂上讲满语的人越来越少了。那么,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一、满语的产生与现状

大清的创立者努尔哈赤,下令根据蒙古文字与满族人自己的发音特点,创造出了满族文字。从此以后,满族有了自己的文字,可以把说的东西记录下来。满语随着大清征服的步伐,应用到了全中国。可以说是清朝的"国语"。然而,在清朝退出历史舞台后,满语也消退了。到了今天,会熟练使用这门语言的人不超过三百人。

二、清朝皇帝推广满语

在关外的时候,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努力推广满文。在他们的统治区域内,满文被当作官方文字,政府官员之间的公文都要用满文来书写。这两位皇帝非常注重提拔人才,尤其是优秀的汉臣。但人才想要做官,必须要具备一个条件,那就是精通满语。

清军入关后,满语更是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康熙皇帝下令将一些儒家典籍翻译成满文,交由满族子弟。为了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他还令人把《金瓶梅》翻译成满文。

入关之初,清朝也要求朝中大员精通满文。因为朝堂之上,大多数满族官员不会讲汉话。

三、华夏文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满清虽然凭借着刀剑取得了天下,但要治理天下,靠着十分年轻的满文真是没有办法做到。汉文字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其精神力量沉淀得十分厚实。清朝皇帝想要让满文取代汉文,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入关开始,华夏文化就强烈地吸引着满族的上层人物。像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他们都十分喜欢用汉语表达的诗词,对儒家经典也有一定的研究。渐渐地,人们认识到,汉语是维系统治必须掌握的工具。因此,皇宫里请了汉语老师,以来教育皇室子弟。

四、顽固派的抗拒

随着汉文化在宫廷中的流行,不少满族大臣心生担忧。他们害怕汉文化会把满族人的头脑给占领了,于是提出了反对意见。这里,最有名的例子是多尔衮。多尔衮曾经担任摄政王,是个喜欢在战马上征战的人。他在皇太极死后,成了满清事实上的统治者。当他看到自己看护下的顺治皇帝渐渐长大,对汉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时,就加以阻拦。

多尔衮要求顺治不要学汉语,不要与汉臣接触。但是顺治很有主见,他说:不会讲汉语,怎么跟汉臣讲话?天下怎么能治理得好?

五、大趋势下的满语消退

满清在治理天下时,虽然一直要坚持自己的独特性。比如在武力上重视骑射,在文化上坚持满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八旗子弟们放弃了骑射功夫,满语更是没有人用了。

独特性的丧失,意味着一个朝代消亡的开始。等到清王朝崩溃时,八旗子弟多数不会自食其力,更不用说继承老祖宗努尔哈赤的意志了。

此时,在朝会时,君臣之间用汉语交流就很平常了。

结语

满语在满清的发展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它寄托着一种民族自信心。但是,这门语言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所以在历史的长跑中,渐渐地跟不上节奏。到了今天,我们反而要将其当作一种文化遗产,加以研究与传扬。

0 阅读:1

小熊猫说车

简介:关注我,带你畅游汽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