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锋”暖香城
文明实践在行动


——2025年全省“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暨咸宁市“社区文化节”文明实践活动侧记 三月龙潭春意浓,彩旗舞处聚新风。 非遗巧手传薪火,市集爱心化彩虹。 3月1日上午,2025年全省“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暨咸宁市“社区文化节”文明实践活动在温泉街道龙潭里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隆重举行。


此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主办,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咸安区委、咸安区政府承办,旨在动员全省上下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推动文明实践融入群众生活,更好凝聚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精神力量。
现场开展的社区趣味运动会、文明集市、科技为民、健康义诊、关心关爱、中医药文化集市等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吸引3000余名市民沉浸式体验。接地气、有温度的活动让市民感受到热闹亲切和快乐充实,一张张满意的笑脸成为香城春天最美的风景。
主题活动吹春“锋”

三月春“锋”暖,薪火代代传。 舞台上,社区才艺秀热闹开演,学雷锋歌舞表演气氛热烈,民歌表演《灯啊灯,打花鞭》惊艳八方。 情景宣讲《一壶茶水润心田》将“凉茶奶奶”徐桂梅义务送茶35年的动人故事搬上舞台,当咸宁市百姓宣讲员王美惠讲到“善良从来不是惊天动地,而是把一件事做到地久天长”时,台下观众深受感染和触动,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讲得好,讲到我们的心坎上了。”来自横沟高中的胡老师说,“徐桂梅老人为过往路人义务送茶35年,就是雷锋‘把有限生命投入无限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具体体现。”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文明实践,你我同行。 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全省学雷锋岗位标兵代表、咸宁市交通实验幼儿园副园长高洁现场宣读“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倡议书,倡议:争当文明实践行动者,争做雷锋精神传承人,传承雷锋精神,践行科学理论,创造美好生活。 近年来,我市坚持常态化用力,指导各级单位与实践中心(所、站)优势互补结对共建,持续开展“征集微心愿”“清洁家园”等活动,“人人学雷锋、天天有雷锋、时时做雷锋”成为风尚,涌现出湖北科技学院星火支教团队等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许建军等岗位学雷锋标兵,雷锋精神在鄂南大地薪火相传、竞相绽放。


“文化节”掀文明“潮”
台上喜气洋洋,台下社区趣味运动会“活”力全开。
拔河比赛现场,来自温泉、浮山、永安街道的6支社区居民拔河队精神抖擞、奋勇争先,协同配合、默契十足,将比赛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现场气氛热烈,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跳绳、投篮,踢毽子现场,每一项运动前都排起长队,男女老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参与者们不断挑战自我,欢笑声此起彼伏。场外观众也热情高涨,为选手们加油鼓劲,整个运动场充满了欢乐和活力。
“在家门口就可以参加丰富有趣的运动,还有实用的奖品,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拉近邻里之间的距离,这样的活动要多开展。”两个怀抱丰富奖品的大姐乐呵呵地说。

由咸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带来的移风易俗有奖知识问答和移风易俗词语对对碰吸引了市民和嘉宾热情参与。 甫兴社区70岁的兰大爷用30分钟时间认真看完展板,在举手回答正确5个问题后,如愿拿到奖品——一张龙潭里景区门票,脸上洋溢出满足的笑容。


近年来,在省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我市以“学雷锋”活动为牵引,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细微处着手,聚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文明实践阵地,延伸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街区及综合体1210个,常态化开展“社区文化节”“乡村邻里节”等实践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趣味运动会、厨艺大赛等形式,广泛宣传文明理念、弘扬时代新风,让移风易俗走到群众身边,走进了群众心里。
“烟火气”添“文明味”
文明之约遇见文化之美,让文明实践绵绵传递。
咸安区非遗市集,来自咸安区的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们带来的青砖茶制作技艺、鱼门拳、剪纸、竹雕竹编、咸安美食等13项非遗项目如繁花绽放,争奇斗艳。
非遗项目鱼门拳传承人樊后兵带着学生现场演示拳礼、拳法,一招一式打得有板有眼、虎虎生风,围观群众大声叫好。

大幕乡民间艺人佘海坤将细细的竹丝编成带有“花好月圆”四个字格底的圆簸箕,古朴中透着时尚,吸引过往市民驻足观赏,不少人为“非遗之美”解囊。 “这些非遗产品接地气,有新意,我们非常喜欢。”市民查女士掏出手机跟佘海坤加微信,定制了一个特别款的竹编圆簸箕。



科普进街区,科技零距离。 在科技智能展示区,咸安区科技馆工作人员引领市民与宾果智能机器人进行亲密互动,体验智能机器人如何响应人的指令与情感;无人机编队以其精湛的飞行表演技术瞬间点燃现场气氛,为街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科技色彩。
30余个“悟空”机器人集体“出操”,流畅、整齐的舞蹈动作让人们眼前一亮。5岁的吕云博趴在展览桌边,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盯着“悟空”机器人,舍不得离开。


艾烟阵阵,药香袅袅,中医药文化集市人头攒动,由市中医医院组织的32个摊位、50余人医疗团队受市民热捧。
湖北省医疗服务博士团名医“大咖”认真倾听前来问诊市民的疑问和需求,细心耐心解答困惑,并提出健康改善建议。
杏林女团现场开展推拿、针灸、艾灸、拔火罐等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展示,传授简便易行的中医保健方法,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不少家长带着小孩逛中医药文化集市,体验本草辨识、中医香囊、DIY艾草经络锤等项目,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感受中医药的魅力。


在文明集市,“文明小货郎”纷纷亮出“招牌项目”,心理咨询、法律咨询、打气充气等摊位前挤满了人,有温度、有深度的服务让市民安心暖心又放心。


文明,贵在养成,重在实践。近年来,我市坚持创新性突破,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项目培育计划,“兴贤夜诵”“香城雅集”“中医药文化集市”“爱心支付宝”等一批批优秀案例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被推介到全省展示交流,为咸宁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与人文滋养。 “我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更大力度弘扬雷锋精神、培育文明新风,把咸宁建设成一座温暖之城、文明之城,为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来源:咸宁发布微信公众号、香城都市报 记者:杜培清 通讯员:冯磊 胡云霞
编辑:石丽丽
审核:陈小彬 监制:朱封金
出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1. 咸宁最新人事任免
2. 接入DeepSeek!咸宁政务服务智能化已上线
3. 咸宁加装电梯拟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