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金鹰节的颁奖现场,筷子兄弟用一首父亲唱哭了台下所有明星。但你不会想到,这首红遍全国的歌,竟是筷子兄弟一生的痛,而这个痛的起因,居然还是他们的成名曲《老男孩》。
在拍老男孩之前,王太利是一家小公司老板,虽然干的是推广彩铃的业务,但心底却始终有一个音乐梦。为了推广自己翻唱的歌曲《男艺伎回忆录》,他找来拍广告的肖央,俩人一人出了一万块钱,用肖央拍广告的班底,拍了一部MV,上传网络之后,虽然没有大火,却受到了很多人关注。这个视频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可是拍微电影实在太烧钱了。
二零零八年,两人花了好几万块钱拍了个短片《你在哪里》,却一点钱没挣。那时,他们都不想干了,说这个不挣钱,反响又平平,然后现在这个房价涨得这么快,还是赶紧工作养家糊口。没办法,两人只能选择向生活低头,一个继续拍广告,一个回了山东老家开饭馆。
可是两人前脚刚刚阉割了梦想,后脚就传来迈克尔杰克逊离世的消息。
这个消息对王太利来说触动很大,从小喜欢到大的偶像巨星说没就没了,想到自己已经四十岁,一心追求的音乐梦想抵不过柴米油盐。在父亲眼中,自己做音乐、当歌星更像是不务正业般的一个笑话。如今自己已经迈入不惑之年,每天麻木地在城市中求生存,此刻更是连仅有的精神寄托迈克尔杰克逊也都去世,一时间他越想情绪越翻涌,于是他拿起电话打给肖央说,你看迈克尔杰克逊都去世了,咱真得干点什么。然后,他将日本作曲家大桥卓弥的歌曲《谢谢》重新填词----生活就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没想到歌词中透出的揪心无奈一下子就打动了肖央。
正巧当时中国电影集团和优酷网推出一个叫十一度青春系列电影的项目,邀请了十一位年轻导演围绕青春进行创作,肖央也被邀请,于是俩人一商量,不如就趁这次机会大干一场,这辈子就最后再折腾这一次。可是写完剧本后的故事就将近四十分钟,根据活动规定,主办方只能给十分钟的钱,并建议他们将故事剪短,两人思量再三决定,故事绝对不能减,大不了自己筹钱拍。把所有挣的钱的积蓄,然后本来准备买房子的积蓄,装修房子积蓄全都投入到这部老男孩。为了完成梦想,两人倾注了所有心血,除了工作,开始练弹琴、练跳舞,可是经费毕竟有限,为了能顺利拍完五十多人的工作团队,除了女主角一个人以外,其他的不是群众演员,就是原先的广告制作班底,甚至很多人都不要报酬,只想来支持一下这兄弟俩。
可是就在拍摄过程中,王太利的父亲却突然病倒,一检查是淋巴癌晚期,家人催他赶快回去。为了不耽误拍摄进度,王太利在家里仅呆了一周便火速返回剧组。他将父亲接到北京治疗,一边拍摄电影,一边陪父亲治病。就这样一个业余的班底,用对梦想最后的倔强完成了短片的拍摄。可没想到短片在网上发布后,经过短短三天的发酵,突然间点击量暴增,无数人到处转发传播,短片直接成为现象级爆款,筷子兄弟一夜之间火遍全网。
一首老男孩让筷子兄弟火了以后,很多新朋友、老朋友潮水般涌来,甚至很多人半夜喝醉酒给他们俩打电话,就为了跟朋友炫耀一下自己认识筷子兄弟。一时间,深夜的ktv、毕业的告别典礼,人们撕心裂肺的用这首歌尽情地宣泄着对青春的追忆。
可是作品越火,王太利的心里就越难受,因为他心里想的是一个沉重的词-----父亲。当时病危的父亲在临终前对他说了几句话,每一个字都深深扎在王太利的心头。他说:“我这一辈子看你长大到今天老是没干点正事,儿子下步去搞点实际的吧,今天搞音乐,明天搞影视,还去当演员,这都太不实在了,你也老大不小了,未来我更帮不上你。”这一刻他突然特别理解父亲,于是他决定,做完老男孩就再也不追音乐、演员那些虚无缥缈的梦了。
作为搭档的肖央,他很清楚王太利的想法,所以,在影片剪辑时,他得知老人家快不行的时候,他拼了命的赶进度,就是想让老人家临终前能看一眼他儿子的作品,看看自己的儿子很棒、很有出息。但是现实残酷,王太利的父亲最终还是没有等到这部电影的出现,更没能坚持到儿子实现梦想的那一刻。为了告慰父亲,王太利将自己和父亲的故事写成了这首《父亲》,歌词中的每句话都是他和父亲的点滴,而那句你牵挂的孩子长大了,更是他一直想对父亲说的话。
有啥好说的,原曲是个日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