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周杰伦时隔6年发布新专辑,但在新专辑还未正式发售之际,豆瓣评分就将周杰伦的这部新专辑打了5.8分的成绩,很是离谱。
作为2005年就成立的文青聚集地,豆瓣上可以说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大神存在。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交流和各抒己见,豆瓣放出了大量的产品,其中就有毁誉参半的豆瓣评分体系,一套让所有参与者进行评分的体系。这些参与者什么千奇百怪的人都有,引用以前互联网的一句名言:你永远不知道在电脑背后跟你聊天是人还是狗。这句话用在豆瓣上同样可用:你永远不知道在豆瓣上打分的人是人还是狗。
今天就带大家回顾一下豆瓣评分翻车的那些事。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看见这名字就会心一笑的肯定是知晓此事的大神。这是发生在2010年时,一名电影记者无聊时瞎编的电影,为了真实性,他还杜撰了全套信息然后添加进了豆瓣的电影库。故事概要:卡夫卡想去城里找小姐,不想却被加缪拦住去路。两人相约同行,但要先去找杜尚借点散碎银两,但杜尚在两周前被球形闪电击中,变成了量子状态。于是,卡夫卡、加缪和杜尚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波诡云谲的故事.……(刘慈欣的球形闪电小说剧情也加了进去)结果在一年后的2011年,有近2500人想看它,有207人表示已经看过了,还有人“购买”了正版DVD。而且,豆瓣评分竟然高达8.9分,有不少网友写下了装逼影评,甚至称之为“此生必看的200部影片之一”。
在这里引用某网友的话:一个人装没意思,要装就得和有内涵、有深度、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才会有真正的乐趣。外国评分普遍偏高一般情况下,一部好莱坞商业大片,北美的口碑往往都要好于中国,IMDB的打分往往都是低于豆瓣,美国人自己觉得烂(5),豆瓣上觉得还不错(6);美国人只是觉得还可以(7),豆瓣上觉得是优秀(8)。同样一部电影,IMDB的打分就是比豆瓣低1分左右。当然,这也许是因为引进中国都是大片,都是精挑细选过的,所以相对应的评分可能要高一些。但,对于下面这部电影的评分,我是着实看不明白。一部总投资一万美元,全程在一个房间里,几个人坐着访谈,然后各种需要自行脑补的一部“文艺片”。也许是我欣赏不出这种类型,也许我也不是文艺青年,不会跟着评论们一起装。
超前点评,粉圈控评互掐因为豆瓣评分机制的大众性,所以某些的作品的评分地也往往成为这些粉丝们和对立粉丝们的战斗阵地。除了本次的周杰伦新专辑超前点评以外,以前也发生过这样的事。2021年,《风起洛阳》和《谁是凶手》就陷入了互掐之中。在《谁是凶手》上线仅两集的情况下,女主角赵丽颖尚未出场,豆瓣短评中“女主角演技差”、“台词拉胯”言论比比皆是。更有好事者在微博上亮出了分析截图,并盖戳认定是“对家”搞鬼:在《谁是凶手》中打了一星的豆瓣用户,对同档期的剧集打了五星,还附带了一篇夸主演的三百字小作文。
被迁怒的豆瓣某应用商店评论区贵圈真乱。当然,还有更加恶心的标签机制,但为了和谐,笔者这里就不提了。所以说以后看电影,还是看口碑,不要去相信那些所谓的互联网影评,还是那句话,因为你不知道在背后评分的到底是人还是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