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光飞逝,穿过立冬,走过小雪,迎来大雪。
簌簌六出,飞花翩跹,穿庭弄树,推窗问阁。
繁华落尽,至此雪盛,天地同色,万物皆静。
“仙姿不赖相黏缀,浣尽浮埃艳更明”,五首大雪古诗,浪漫到极致,唯美到极致。
01
狂风昨夜吼棱棱,寒压重衾若覆冰。
节气今朝逢大雪,清晨瓦上雪微凝。
——陶宗仪《十一月朔大雪节早见雪》
昨夜,寒风呼啸,肆虐无忌,卷走了孟冬的最后一抹温暖。
躺在床上,层层厚衾,严严实实地盖在身上,却依然抵挡不住,那无孔不入的寒意。
漫漫长夜,透骨的寒冷,让人辗转难眠。
第二日醒来,恍然惊觉,已是大雪时节。
屋瓦上的雪花悄然凝结,在晨曦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陶宗仪是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在书画、诗文方面皆有成就。
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不少著作。
这首诗从听觉、触觉、视觉多方面着笔,将大雪时节的节令特点刻画得穷形尽相。
令人身临其境,感受雪夜的寒冷,领略雪景的唯美。
02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郑燮《山中雪后》
冬日,诗人闲居山间。
清晨起来,推开门扉,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被大雪覆盖的山峦,银白纯净。
渐渐地,雪停了,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彩,倾洒而下,却仿若失了温度,徒留清寒。
屋檐上的积雪,悄然融化,形成冰凌,垂挂在廊檐下;
墙角的梅花,虽被冰雪冻住,却更显清高孤傲。
郑燮,也就是郑板桥,一生沉于下僚,穷困潦倒。
这首《山中雪后》是写景,也是他的身世写照。
冬日的山中,天寒地冻,连阳光也无法驱散寒冷,一如他的人生,清寒孤寂。
冬日的梅花,坚贞不屈,虽被冰雪覆盖,却不减风骨,亦如他内心的坚守与超脱。
整首诗融情于景,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心灵的洗礼,诗味醇永,回味无穷。
03
月是小春春未生,节名大雪雪何曾。
夕阳不管西山暗,只照东山八九棱。
——杨万里《晚望二首》
农历十月,本是小春时节,然而四下环顾,却捕捉不到任何春天的气息。
步入大雪节气,却并未见到预期中的雪景。
怀着淡淡的失落感,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天边那轮即将西沉的夕阳。
夕阳,作为白昼的最后一抹光芒,本应照亮整个天际。
然而它却倾尽余晖,洒满了东山的每一个角落,将东山的峰峦映照得灿烂而辉煌。
全然不顾西山的昏黄黯淡。
杨万里的小诗一向写得很有意思,这首诗也是如此。
诗歌前两句看似平平叙来,却营造出一种与预期不符的寂寥氛围,充满惆怅与失落。
最值得称道的是后两句。
夕阳本是无情物,然而在他的笔下却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与思想。
将日落的景象描绘得十分生动,富有情趣,令人玩味不尽。
04
六出谁人剪刻成?侵凌飘洒正纵横。
仙姿不赖相黏缀,浣尽浮埃艳更明。
——胡寅《和竖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
是谁以巧手,将那雪花裁剪成六瓣形状,令其在天地间肆意飘洒,上下纷飞?
那超凡脱俗的梅花,即便没有雪的黏缀装饰,也是冬日最独特,亮丽的风景。
当然了,若是经过雪的浣洗,那就更加清亮明丽,纯净高雅。
胡寅是两宋之交的文人,善诗书,通理学,与父兄被誉为“胡氏五贤”。
他的理学思想,对后来的朱熹、吕祖谦等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首诗先是以问句开头。
对雪花精巧奇妙的形态发出疑问,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同时也引发读者的好奇与思考。
而后又描绘了雪梅交织的画面。
既突出了梅花的超凡脱俗,也表现了雪花的纯净。
色彩素雅,意境绝美,读之不觉沉醉。
05
密密无声坠碧空,霏霏有韵舞微风。
幽人吟望搜辞处,飘入窗来落砚中。
——子兰《对雪》
雪花,悄无声息地从碧蓝的天空,飘洒而下;
一朵朵,一片片,伴着清风的浅吟低唱,翩翩起舞。
诗人静静地站在窗前,看着雪花飘窗入户,落于砚台。
该用怎样清丽的辞藻,才能描绘出这浪漫的雪景?
诗人搜肠刮肚,陷入沉思。
子兰是唐代僧人,曾为唐昭宗一朝的文章供奉。
这首诗动静结合,将雪花的密集纷扬,轻盈静谧,刻画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最后一句,雪落砚台,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意境与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
大雪已至,仲冬伊始,风中闻草木,雪里见江山。
岁月一程寥落,一程清欢;人间一场雪白,一场浪漫。
走进大雪时节,去踏一场雪,带上千年的诗风词韵;
去寻一树梅,携着隔世的傲骨冰心。
愿心灵,澄澈如雪;愿日子,静美如诗。
-END-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雪落人間大雪至,天寒地凍雪盛時。 北風吹雪飄滿天,冬有雪花漫天飛。 仙藻紛揚瑞葉花,林花飄絮玉蕊白。 九天寒英墜人間,六出璇花落凡塵。 銀粟飛天卷殘雪,玉鳳起舞白毛風。 天怒狂醉碎瓊粉,亂舞瘋鬧散玉沙。 蛾蝶滿天舞霓裳,瓊妃仙子舒羽衣。 輕盈曼妙飄飄落,飄逸灑脫紛紛降。 封河冰凍覆大地,瑞雪寒風凍天際。 乾雨漫天萬物藏,萬物無言風肅殺。 玉樹瓊花凝霧凇,銀裝素裹結雪濃。 悽風雪夜冬月寒,寒爐生溫暖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