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 / 一笑青城编辑 / 一笑青城体操冠军的网络沉浮:流量时代下的抉择与反思世界冠军,一个曾经闪耀着荣耀光环的头衔,如今却在流量的漩涡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吴柳芳,一个从体操赛场退役的世界冠军,如今却因“擦边”直播的争议,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场风波,不仅揭示了退役运动员转型困境的冰山一角,更引发了人们对于流量时代下个人选择、商业运作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事件回顾:从领奖台到直播间
吴柳芳,这位出生于1994年的体操运动员,曾是赛场上的耀眼明星。从4岁开始训练,到2009-2011年连续三年斩获多项国内体操比赛冠军,吴柳芳用汗水和努力书写了自己的体操传奇。
她曾在高低杠项目上率先完成shapo+腾身360的高难度动作,屈体并腿特卡也成为她的标志性动作。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选拔赛上,一次意外的失误导致她颈部受伤,最终与奥运梦想失之交臂。2013年,吴柳芳黯然退役,离开了她挚爱的体操赛场。
退役后的吴柳芳,并没有远离体操。她通过免试进入了北京体育大学继续深造,并在2016年成为一名体操裁判。

2020年,她开始在中小学教授体育课,将自己的体操经验和热情传递给下一代。然而,这些工作并没有给吴柳芳带来足够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关注。
今年3月,她开始在抖音平台发布短视频,内容以舞蹈为主,风格逐渐转向“甜辣妹”、“御姐”路线。

与吴柳芳的低调转型不同,另一位体操世界冠军管晨辰则选择了不同的道路。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管晨辰以其独特的“袋鼠摇”动作一举夺得女子平衡木冠军,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退役后,她被保送进入浙江大学学习,同时与MCN机构无忧传媒签约,继续在网络平台上保持活跃。

11月22日,管晨辰在吴柳芳的一条热舞视频下留言,公开批评其“擦边”行为,并指责其给体操运动抹黑。这场突如其来的“骂战”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将吴柳芳推上了热搜榜首。

随后,吴柳芳在直播中回应了争议,并公开道歉。然而,平台最终还是对其账号进行了“软封杀”,删除了大量视频,并禁止用户关注。
个人选择的十字路口:生存与价值的博弈
吴柳芳和管晨辰的网络争议,折射出退役运动员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共同困境。他们曾经是赛场上的英雄,为国家赢得了荣誉,然而,退役后却不得不面对职业生涯的巨大转变。
与其他职业不同,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相对短暂,巅峰时期也较为集中。一旦退役,他们往往缺乏其他领域的专业技能,难以适应社会竞争。

对于吴柳芳来说,网络直播似乎成为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她曾经的辉煌成就并没有转化为稳定的经济收入,而网络直播则提供了一个快速获取流量和变现的平台。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吸引眼球的内容往往更容易获得关注和收益。吴柳芳的“擦边”行为,或许正是为了迎合这种流量逻辑,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经济回报。

而管晨辰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她利用自己的奥运冠军身份,与MCN机构合作,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体育推广和商业活动。
她强调自己的内容经过层层审核,与吴柳芳的“擦边”行为有着本质区别。管晨辰的价值观更加倾向于维护体操运动的正面形象,并认为运动员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商业运作的暗流涌动:MCN机构与流量密码
在这场网络争议中,MCN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吴柳芳签约的大海星辰798直播公会,其创始人童锦程以“渣男祖师爷”的称号在网络上走红,其内容风格也以“擦边”和争议性著称。
而管晨辰签约的无忧传媒,则是一家规模更大的MCN机构,旗下拥有众多知名网红。

MCN机构的介入,使得这场争议更加扑朔迷离。有人质疑,这是否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目的是为了提升两位运动员的知名度和流量。
童锦程与管晨辰此前曾有过合作,这更让人怀疑事件背后是否存在利益交换。

无论事件真相如何,MCN机构的参与都凸显了流量经济时代下商业运作的逻辑。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一切都可以被转化为流量,甚至包括争议和负面新闻。
MCN机构利用网络平台的传播机制,通过制造话题和炒作,为旗下网红获取流量和商业价值。

吴柳芳的“擦边”行为,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支持者认为,她作为退役运动员,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不违法,就不应该受到道德谴责。

他们认为,吴柳芳的舞蹈视频只是为了娱乐大众,并没有恶意炒作或损害体操运动的形象。此外,也有人对吴柳芳的遭遇表示同情,认为她曾经为国家做出过贡献,如今却生活窘迫,应该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然而,反对的声音同样强烈。他们认为,吴柳芳作为曾经的世界冠军,拥有着更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她的行为应该更加谨慎和负责任。

他们批评吴柳芳的“擦边”行为,认为这种行为不仅有损个人形象,也损害了体操运动的公众形象,甚至会对年轻一代产生不良影响。
这场争议的背后,是流量经济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流量带来了关注和商机,让吴柳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曝光和经济收益;另一方面,流量也带来了审判和压力,让她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和道德拷问。

在流量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被关注的对象,但也可能成为被审判的目标。
社会责任的天平:个人自由与公众利益的平衡吴柳芳的“擦边”风波,引发了人们对于运动员社会责任的思考。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其言行举止都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评判。

他们不仅代表着个人,也代表着国家和体育事业的形象。因此,运动员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取得优异的成绩,更要维护体育运动的正面形象,传递积极的价值观。
吴柳芳的“擦边”行为,是否违背了运动员的社会责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人认为,运动员退役后,就成为了普通的公民,拥有与其他人一样的权利和自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只要不违法,就不应该受到额外的道德约束。

也有人认为,运动员即使退役,仍然是公众人物,其行为仍然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因此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避免做出有损体育形象的行为。
如何平衡个人自由与公众利益,是一个永恒的难题。在吴柳芳的案例中,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运动员的社会责任边界在哪里?公众的道德评判标准又是什么?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对吴柳芳事件的回应,也反映出当前退役运动员管理体系的不足。目前,我国对在役运动员的管理相对完善,但对退役运动员的管理则相对薄弱。

退役运动员往往缺乏职业规划和社会保障,容易陷入经济困境和心理失衡。
如何更好地保障退役运动员的权益,帮助他们顺利转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体育总局表示,将研究如何处理和解决吴柳芳事件,这表明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关注退役运动员的管理问题。

未来,或许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退役运动员管理体系,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公众舆论的反思:理性与包容的呼唤吴柳芳事件也引发了公众舆论的反思。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舆论也容易被情绪化和极端化。

一些网友对吴柳芳进行了人身攻击和网络暴力,这不仅是对她个人的伤害,也损害了网络环境的健康。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吴柳芳的选择,避免道德绑架和过度解读。同时,也应该对退役运动员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转型过程中的困难。

正如一些网友所说,“最大的荣誉给了国家,最苦的生活给了自己”,我们应该铭记他们曾经的付出,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结语:从争议中寻找方向吴柳芳和管晨辰的网络争议,不仅仅是两位运动员的个人恩怨,更是一个社会现象的缩影。它反映了流量时代下个人选择、商业运作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暴露出退役运动员管理体系的不足和公众舆论的非理性。

这场争议的最终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教训,思考如何更好地保障运动员的权益,维护体育运动的形象,以及构建更加理性、包容的网络环境。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关于退役运动员职业发展的积极探索,也期待看到公众舆论更加成熟和理性。
希望每一个为国争光的运动员,都能在退役后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继续发光发热。
体操冠军吴柳芳退役后因“擦边”直播争议被推至舆论风口,其曾在体操赛场成绩斐然,却因伤退役,后续工作收入和关注度不足而选择网络直播,与管晨辰的“骂战”引发关注,平台对其账号“软封杀”。此事折射出退役运动员转型困境,吴柳芳为求流量与经济回报似迎合流量逻辑,管晨辰则与MCN机构合作走体育推广等道路。MCN机构在其中作用关键,或涉炒作谋流量,引发对流量经济双刃剑效应思考,也凸显运动员社会责任问题,如个人自由与公众利益平衡等。国家体育总局回应体现退役运动员管理体系不足,公众舆论反思指向应理性包容看待,此争议是社会现象缩影,期望未来能更好保障运动员权益、维护体育形象、构建理性网络环境,助力退役运动员再发光。
网友评论:有的网友觉得吴柳芳挺不容易的,退役后生活难才想通过直播改善,虽方式可能欠妥,但也不该被过度指责,希望社会能多帮退役运动员。也有网友认为管晨辰维护体操形象没错,运动员就该有社会责任意识,不能为流量做损害体育形象的事。还有网友感慨这件事暴露很多问题,不管是运动员管理还是网络舆论环境,都需要好好改进,大家得更理性看待这些争议。
信源:参考资料:
《起底“某音渣男祖师爷”童锦程和他的赚钱密码 》,8号风曝
《许昕首次回应「太全面了」:创业要做乒乓界的lululemon》,36氪
《冠军十年无人问,一朝热舞天下知》,青年横财发展会
《管晨辰:留言评论吴柳芳“擦边”是个人行为,愿意为冲动道歉》,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