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铜症”有救了?青藏高原发现巨型矿脉,但却又出现一难题

黄盖谈兵器 2025-02-05 15:50:39

中国作为一个用电大国,对于铜资源有着非常高的需求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贫铜症”的现状,不过,随着近几年找矿工作接连取得重大突破,“贫铜症”也不再算是疑难杂症。

1、2000万吨!青藏高原发现巨型“宝藏”

据环球时报消息,近期,中国地质调查局传来消息,在青藏高原取得了找矿的重大突破,新发现了超过2000万吨的铜矿资源。这一发现无疑为中国确保铜产业链供应安全提供了新的保障,同时也使青藏高原有望跻身世界级铜资源基地之列,对于这个情况,美国估计是又要眼红了。

中国铜消费量占全球的一半多,而全国的铜储量却仅为全球的3.9%,这直接导致中国对外依存度高达78.4%。面对这一现状,国内铜矿资源的开发无疑是极其必要的。

铜在绿色能源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是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材料。此外,铜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使其成为各类家电和工业设备中首选的材料,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市场上“全铜打造”成为了一种高品质的代名词。

然而,中国过去在铜资源领域一直面临着巨大挑战。尽管消耗量庞大,但由于储量不足,中国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还埋下了供应链安全隐患。因此,青藏高原新矿发现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它不仅将减轻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还将提高国家在铜产业全球竞争中的话语权。

2、找矿容易,开采难

尽管找矿成功,开采并非易事。青藏高原环境的严苛性与之对立,高海拔导致的低气压和强紫外线都是设备运作的阻碍,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又使得开采活动可能带来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

除此之外,铜矿开采需要大规模的土地开挖和爆破,这对当地生态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例如,土壤侵蚀、水体污染等问题一旦出现,将难以恢复。

尤其是在多龙铜矿所在的阿里地区,每年的降水量仅约一百毫米,这使得用水问题更加棘手。需要建立有效水资源管理系统才能保证开采活动对环境影响最小化。

3、环保与经济的两难抉择

于是问题来了:闲置这些丰富的资源以保全生态是否不妥?

答案是既肯定又复杂。为了环保而放弃眼前利益似乎是短视的,但从长远来看,保护环境与合理利用资源并非不可调和。在全球都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必须寻求环保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

解决之道自然有待科技进步的推动。虽然目前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开发尚未到位,但未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新型环保技术的成熟,青藏高原的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我们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式来开采这些战略资源。

对于中国而言,有效利用这些矿产资源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战略问题。鉴于铜矿属于战略资源,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应当先行探索环境友好型的开采技术,并等待时机成熟再进行大规模开发。这样,不仅可以保留珍贵的资源,也能够确保环境不被破坏,达到双赢的效果。

0 阅读:1

黄盖谈兵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