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之死:死前得罪日军,因一盘饺子丧命背后,与日本神医有关

康康评历史 2023-12-13 12:29:05

真实的吴佩孚迷信命理,他有一个极好的“神算子”好友,名叫张其锽。张其锽5岁开始读书、过目成诵,13岁就精通六艺,尤其擅长八卦预测以及奇门遁甲之术。

张其锽能得吴佩孚信任,全因为他本身就非常厉害:他25岁就中了第四名举人,26岁中会试第八十六名,殿试二甲,赐进士出身。36岁那年,他就统辖全湖南省军队,以领兵的功绩,被授予了陆军中将军衔。

如张其锽这样的人,早已通过读书的方式,掌握了这个世界的大多数规律,他能轻易算准人的命数,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与吴佩孚初识时,张其锽就让他见识到了自己的神通。他乔装成乞丐把书信送给了吴佩孚的卫士长,还现场表演了石头变银子。

吴佩孚收到张其锽的信时,正是自己的直系军阀与段祺瑞的北洋军阀对峙期间。张其锽在信里,劝吴佩孚“和”,信里,他反复强调了“战”则两败俱伤,“和”则两得其利,他劝说吴佩孚为国家百姓着想,不要为段祺瑞再继续打下去了。

吴佩孚

张其锽的信打动了吴佩孚,他俩也在此后成为了挚交好友。

张其锽第一次出现在吴佩孚的生命中,就是以“贵人”的方式,他成功促成了吴、段的停战。吴佩孚和段祺瑞签下和平协议后,南北方再未发生过交火,湘西老百姓免受兵灾之苦,对任何人来说,它都是一桩大好事。

张其锽总是能准确预测到事情的发展、结局,这让吴佩孚佩服不已。1920年,吴佩孚能用短短五天时间,就让张作霖的20万奉军土崩瓦解,就多少是因为张其锽的“神算”。

张其锽在吴佩孚面前展示的“神通”越多,他就越相信张其锽。一遇到大事,他就会请张其锽给自己算一卦。

张其锽算到吴佩孚会在1923年后发达,果然,吴佩孚在这一年后,竟来到了自己一生的最巅峰时刻。1924年9月8日,吴佩孚还以“中国最强者”成为首次亮相美国《时代》杂志周刊封面的中国人。也从此时起,他成了当时中国最强之人。

转眼到了1927年,这一年,正是张其锽自己给自己算到的死日。他曾经算准:自己会在这一年,即51岁这年,难逃大劫。为了避劫,他毅然向吴佩孚辞行。

张其锽

临行前,吴佩孚问两人何时才能再见,张其锽异常伤感地回答说:

“也许没有后会之期了!我自己的流年不利,大帅也在坎坷中,我自己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回上海闭门著书十年,逃过劫数再说,但我又不能弃大帅于危难之中!”

见吴佩孚愣住了,他直接现场给吴佩孚算了一卦,根据卦象:吴佩孚在51岁、52岁这两年会有劫难在身。

吴佩孚心里虽然发虚,嘴上却还是说:“我不同意这个卦,我觉得那两年顶多有小难,并无劫难可言。不过,你既然说出来了,我会多加小心。”

接着,吴佩孚又问了自己的阳寿。他没想到:张其锽竟早就已经给他算过自己的阳寿了。张其锽说:

“恕我直言您六十五、六十六岁恐怕难过去。如果冲过了这关口,寿限可就长了,至少能够活到九十岁。”

两人分别后,张其锽就跑去避祸了。过了芒种后,张其锽见自己平安无事,于是大喜过望说:“好了,我的大难过去了。”

然而,两个月后,他自以为已过去的“大难”竟来了。

张其锽

张其锽回到吴佩孚身边时,正是吴佩孚最难的时候。当时,他因受到北伐军和奉军的夹击,而众叛亲离,张其锽打算陪吴佩孚到四川后,对他稍加安顿就回上海继续避祸,毕竟1927年尚未过去。

6月2日这天,张其锽在前往四川的过程中,听到南岗方面有枪声。于是带着卫队前去探路,没想到,这一去,他竟再也没有回来。

原来,探路的过程中,张其锽一行遇到了土匪。土匪打劫了张其锽和他的卫队,他们不仅将张其锽一行全部杀害了,还抢走了他们的财物。

吴佩孚见老友惨遭横祸,心痛不已,他抱着老友的尸体大哭了一场,又为他料理了后事。也是直到此时,他心里更加认定:张其锽是绝对的神算子。

张其锽既是神算子,那么他算准自己难过六十六岁大关,自然也会应验了。每每想到这儿,他心里就会忍不住“咯噔”一下。

转眼到了1939年,这年,吴佩孚不多不少,正好六十六岁。此时的他正一直受到日本人的叨扰,自两年前全面侵华开始后,日本人见短期内无法占领全中国,就打出了和平的口号,希望找到中国有分量的代理人。

吴佩孚在美国《时尚》杂志上的照片

日本政府在打出和平口号的第二年7月就通过了《伴随时局的对话谋略》要纲,第一条就是:“启用中国一流人物,削弱中国现中央政府及中国民众的抗战仪式,并酿成建立巩固的新兴政权的气势。”

当时有名的“土肥原机关”,就是在这一要纲出来后成立的部分,其主要任务就是策反中国要员。土肥原想在北方说服吴佩孚,在南方说服唐绍仪。就在土肥原拜访唐绍仪不久的9月30日,还没表态的唐绍仪就被军统特务杀害。

土肥原没有想到,自己在北方竟被吴佩孚捉弄了一把。

土肥原

原来,这吴佩孚对付这些日本人一直很有一手,他在土肥原逼自己表态的1939年1月30日,竟当着所有记者的面,说了自己中国愿意接受“和平”的三个条件:

“第一,中国的主权要得到保障;第二,日军要退到事变前的驻屯地;第三,要组织自己的军队。”

吴佩孚说完后,还补充道:如果以上三点得不到满足,他就不会就任委员长。吴佩孚这段话的意思,明摆了着直接拒绝并羞辱了土肥原。也从此事被报道后起,世人都明白了:吴佩孚打死也不会当汉奸。

吴佩孚得罪了日本人后,瞬间想起了老友张其锽给自己算的命了,他明白:自己的劫难已经来了。可吴佩孚很有信心,他觉得自己能渡过去。

转眼到了11月,吴佩孚的六十六岁即将过去了,可吴佩孚却依旧安然无事。当时的吴佩孚住在北平什锦花园公馆,每天的日子也还算悠闲。

吴佩孚全家福

11月24日那天,吴佩孚吃羊肉饺子时,竟一不小心被饺子馅里未剁碎的骨头伤到了牙齿。人都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却很要命”,有人提议他找德国医生诊治,德国医生看完后提出了最佳治疗方案。从今天的医学角度看去,德国医生的诊治方案是非常妥当的,吴佩孚也觉得不错。

可德国医生还说了:像吴佩孚这种情况,是一定要住院手术。所以,德国医生建议吴佩孚去东交民巷的德国医院。

“东交民巷,那不是租界吗?”吴佩孚一听就不干了。为何?因为吴佩孚一生曾立下“三不原则”:第一不娶姨太太;第二不积金钱,第三不入租界。

有生之年,吴佩孚一直恪守着这三不原则,也因为他的恪守,他在民国军阀里成为了极其特殊的存在。

吴佩孚

吴佩孚最终拒绝了德国医生的治疗方案,亲自上门来替吴佩孚诊治的德国医生最终只能叹息着离开了。

吴佩孚拒绝治疗后,他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最后因为牙痛导致脸部肿胀厉害,他竟连话也说不了了。

12月4日大雪天,北平的特务头子川本芳太郎带着一位日本医生来到了吴佩孚家。吴佩孚的家人本不想接受日本医生的治疗,可无奈,这日本医生是吴佩孚部下齐燮元请来的,他们不好推辞。

况且,齐燮元说了:“大帅是国家的人,一切都应由国家主持安排。”就这样,吴佩孚在家里被进行了人生的第一场,也是最后一场手术。

手术当天,吴佩孚的儿子扶住其头部,川本和齐燮元则在一旁监督。只见,日本医生给吴佩孚注射了一针后,就立马在他肿胀的腮下切了一刀。这一刀下去后,吴佩孚的开刀处立马血流如注,吴佩孚当时就失去了知觉。

家人们见状吓坏了,医生也赶忙给吴佩孚做了人工呼吸,可依旧没能救回吴佩孚的命。

见吴佩孚被手术后当场死亡,其亲随激愤之下竟拔出手枪欲枪毙日本医生。吓坏的日本医生最终在众人掩护下,狼狈逃离。

吴佩孚最终死在了六十六这年,他最终也没能逃过张其锽给他算的“死劫”。

吴佩孚与妻子合葬墓

吴佩孚究竟是不是日本人害死的?史学家倾向于认为:吴佩孚确实是被日本人有意刺杀的。当时对日本人有深刻理解、又熟悉国人的黄郛曾说:“日本人的气量是小的,力量是大的,而欲无穷……”

以此看,让日本人投入了大量人力、精力、武力,却只得到了一通戏耍的吴佩孚,是定然不会在被耍后放过吴佩孚的。

因为缺少证据,吴佩孚之死,一直都是国人心中刺一般的存在。

现代医学证明,吴佩孚当时所得的是“因牙病致的败血症”,针对这一病症,德国医生当时给吴佩孚的治疗方案,是最佳方案。只要他前往德国医院接受手术,他的病大可痊愈。所以,如果吴佩孚病后能不那么讲原则,早早地前往德国医院医治,他可能就渡过六十六岁大劫,并如张其锽为他算的那般“获得高寿”了。

可若吴佩孚当真是老死,而不是以这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离开,他在青史上的地位,也将截然不同。这,大概也是命吧!

0 阅读:24

康康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