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世间》:张国立演的沈卓然眼神都是戏,演技好

传贵评趣 2025-04-20 04:31:07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卿羽飞

编辑 | 卿羽飞

2025年4月,在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后半生》大结局中,邬君梅饰演的角色在老友葬礼上露出的一抹笑容,瞬间引爆社交平台。

网友怒斥:这是哭丧还是幸灾乐祸?

这一幕成为了压垮观众耐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提起邬君梅,她可是曾经的奥斯卡评委,国际影后,就在这几年总是被说演技差和圈钱。

是观众挑剔了,还是她真的把观众当傻子?

我们来看看。

高开低走的表演

邬君梅的起点可以说是非常高的。

在她16岁的时候被《青春万岁》选中出道,20岁就凭借《末代皇帝》中文绣这个角色提名意大利奥斯卡奖,这可是第一个得这个奖的亚洲女演员。

那个时候的邬君梅,把末代皇妃的叛逆和悲情演得的淋漓尽致,连导演都说她拥有吸铁石般的银幕魅力。

从此以后,邬君梅进入好莱坞,成为奥斯卡终身评委,很风光。

以前她演的复杂的角色大家都很喜欢,就像宋美龄,还有甄嬛,但这几年角色差不多都一样。

她接演《甄嬛传》,一句“皇后杀了皇后”成了名场面,眼尾眉梢都是戏,连孙俪都曾在采访中说和邬老师对戏会紧张。

那时候的她,是演技派,品质保证的代名词,观众只要看到她的名字,就觉得这部作品差不到哪儿去。

更难得的是,她身上没有太多明星架子。

参加综艺时会直言演员不能怕丑,拍《六人晚餐》时为了演好下岗女工,每天在菜市场蹲点观察生活,连手纹里都要抹上油污。

这种对角色的敬畏心,让她在流量至上的时代里,始终保有老戏骨的尊严。

前几年她客串《下一站是幸福》,哪怕只有几场戏,也把单亲妈妈的细腻与倔强演活了,观众都说“邬君梅一出场,质感就上来了”。

然而,年龄大了回国后,邬君梅的演技却总是有点不尽人意。

在《我的后半生》中,她饰演的乐水珊被批面无表情,台词僵硬。

在一场婚礼抢婚的戏中,沈卓然迎娶乐水杉举办浪漫婚礼,李黑豹当场抢婚,邬君梅饰演的乐水杉本来应该展现出矛盾和愧疚的,她却演出了懵懂少女的的感觉,很是不搭。

还有就是在老苟的葬礼上,所有人都表现得很伤心难过,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就连沈卓然都一下子没有站起来,可是邬君梅饰演的乐水杉的表情好像是在笑,感觉不到她的难过,有点跳戏的感觉。

而在年代剧《六姊妹》中,邬君梅饰演的丧偶母亲刘美心,虽然有锄地汗如雨下的细节被大家赞赏。

但还有很多被说是表情只是在表面,没有感觉到真实的情感,观众没有代入感,说台词的时候,就像机器人一样,听着没有感觉。

其实邬君梅的演技下滑,也可能跟之前演的角色有关。

说白了,这次翻车不是偶然,而是近几年她选剧本走偏的必然结果。

从2018年开始,她接演的角色越来越同质化,《重耳传奇》里的王后、《燕云台》里的太后、《君九龄》里的长公主。

都是清一色的权谋长辈,妆容服饰换汤不换药,演技也从细腻入微变成模式化表演。

之前她参加某演技综艺,点评年轻演员时说角色要有灵魂,可自己转头就接了部全程抠图的网剧,这反差让观众觉得双标。

美籍身份

观众对邬君梅的另一个争议,就是她美籍华人的身份。

19岁留学美国的时候她就改了国籍,上了年龄又回来发展事业,不得不让人多想她是为了回来挣钱。

更让观众不满的是,她的演技和资源严重不匹配。

有网友扒出,邬君梅的丈夫是美籍的导演奥斯卡·克斯可,认识的人不少。

就算表现的不好,可是资源还是很好,能搭档张国立、梅婷这些实力派,演的都是大剧。

可是让人气愤的还有片方的营销套路。

明明是部漏洞百出的古偶,偏要拿邬君梅的国际影后头衔当遮羞布,海报上她的名字比主演还大,宣传视频里反复剪辑她过去的经典片段,却对剧本质量只字不提。

有观众吐槽:这不是请演员演戏,是请演员当演技外挂,以为只要她往那儿一站,烂剧本就能镀金了。

可现在的观众早不是十年前的韭菜,你拿什么作品出来,大家就给什么评分,再大的咖位也护不住烂片。

这种以唯流量、资历的选角逻辑,也是现在影视化行业的缩影。

国籍本来不应该成为攻击点,但观众反感的是双标。

一边享受外籍身份的红利,又以老艺术家的姿态敷衍表演。

如果演技配不上资源,那些国际背景就会变成笑话。

观众不再买单的背后

邬君梅的争议,本质是影视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

资本追逐短平快,剧本粗制滥造,演员轧戏成风。

例如《向阳·花》为赶工143天杀青,导演同时拍三部戏,最终成品漏洞百出。

在这个环境下,即便是实力派演员,也可能因仓促拍摄而表现失常。

老百姓心里都清楚,这几年影视行业确实不景气,好剧本稀缺,老演员的选择空间也在缩小。但别忘了,邬君梅这样的国际影后,本来是可以有更高的追求。

看看同年龄段的惠英红,这两年演《血观音》《俗女养成记》,专挑有挑战性的角色,哪怕演配角也能发光。

再看陈冲,执导《英格力士》时打磨剧本十年,宁可延期也不将就。

真正的老戏骨,从不会拿年纪大了要养家当借口,他们清楚:演员的羽毛,比片酬更重要。

观众并不是苛责演员永不犯错,而是拒绝被当成傻子。

面对争议,邬君梅并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

在《六姊妹》中,她通过“塞钱给女儿”“婆婆去世含泪”等细腻桥段,证明了自己仍有实力。

关键在于,她是否愿意跳出舒适区,重新以新人姿态打磨演技。

也给行业提个醒,国际背景不是免死金牌,观众要的是诚意而非标签。

结语

曾经的邬君梅,为演《枕边书》全裸出镜,为《红美丽》自掏百万美金,眼里有光。

如今的她,是否还记得那份初心。

烂戏主角不如好戏配角,与其在资本游戏中消耗口碑,不如静下心来,重新找回对表演的敬畏。

毕竟,观众可以原谅演技的局限,却无法容忍对艺术的轻慢。

你觉得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邬君梅

0 阅读:7

传贵评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