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早开始看脱口秀综艺的观众,现在的感觉是,这个领域还是非常需要新人的。因为新人总有还没展示过的素材,还没消耗光的表达欲,以及新人一般还有很切实很鲜活的烦恼,拿自己开玩笑大家都有共鸣。今年的《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下文简称《脱友》)又哗啦啦上了一大批在线下很瞩目的新人,这个“新人美”,就给够了。
跟第一季脱口秀节目相比,我尤其想说的是,今年又多了好多好多女脱口秀演员!这些年每逢脱口秀综艺季,我们都会盘点女脱口秀演员。前几年还是一只手能数得过来,现在已经多到形成一个新的规模。真的很为女性创作者们骄傲。
今年的《脱友》里颜怡颜悦继续稳定发挥,我最喜欢的就是她们说给女孩取名和给男孩取名的区别。这是一个大家习以为常但是很少人指出的不平等现象。家长给儿子取名字,都是带动词的,寄予厚望的,要去征服世界的,“一听就不是你的女朋友”。
“强势女人”张慧则是让我自己特别有共鸣的。作为一个从小就被指责不够文静讲话语速太快发表意见声音不够温柔的人,看了张慧的强势段子简直爱上我自己(?),这辈子自洽值达到了顶峰!
比如张慧说自己花钱相亲还是见到了很普通的男人,她会很有逻辑地问,为什么花钱还跟免费遇到的男人一样。在有些人眼里她可能就是“强势”,都去婚恋市场了怎么还不等着挑选(本质是性别歧视),但张慧用一种如同在上班的逻辑指出了相亲的荒谬,也暗讽了制造剩女焦虑对女性的规训。
2021年上过脱口秀节目的鸭绒现在比之前更有辨识度了。她的“相亲捡漏就像早高峰的共享单车”理论已经热搜过了。当别人给你介绍相亲对象说是“捡漏”的时候,不要相信,就像早高峰地铁站有孤零零的一辆共享单车。
后面她怼相亲男的部分更好笑。鸭绒是追星女孩,到世界各地工作过,在非洲工作都看到爱豆的周边买回来分发一下。在相亲男的眼里,这样的女人,不可靠,说她不能负起照顾家庭和孩子这个“社会责任”。鸭绒的反击是:我最大的社会责任是建设祖国和社会。
关心孩子有什么了不起,追过星的都关心过,孩子发展得都挺好!
上周的大国手也是一位潜力股。作为哲学博士散发着女知识分子气质。哲学梗和生活完全融到一起,还能自然而然对男人进行女性凝视,又丧又有文化,语文标准规范又精巧。看了想说,鸟鸟风格后继有人了。
嘻哈圈的所谓diss文化,于贞概括为:“一个对母亲非常不友好的环境,我说不出口,上过大学。”这个吐槽很棒,除了说男rapper学历低之外,也指出了,低质量的diss只是脏话的堆砌,而大部分脏话是辱女词、侮辱母亲的词,语言是需要反省的。
开头,菜菜说,半夜让跑腿小哥去代买卫生巾如同黑市交易,还吐槽了卫生巾取名方式就是非常迂回的,本身就是月经羞耻。
一切关于月经的诅咒都莫名其妙,但让公司考虑到痛经等问题给女员工放个月经假是不可能的。
统计显示,女性一生的经期时间是六年半,花费在卫生巾上的开销是5万。
菜菜:一定要写一套段子赚够5万,这是“经费”。——文字梗和月经话题完美融到一个段子里,高水平!
菜菜在讲述月经羞耻和月经贫穷话题时,都是淡淡的吐槽,用朴素的生活逻辑指出问题的不合理之处,大方喊出女性的诉求。
今天,菜菜的月经段子上了这么多热搜!我们菜菜已经在用创作改变世界!
很瞩目的是来自大山的Echo(冉榕)。她把出生在多个姐姐一个弟弟的家庭的经历,讲成了举重若轻的笑话。
重男轻女是那么稀松平常,贫困的家庭里孩子的生活每一天都是随机的,作为女儿的Echo已经可以用这些来讲笑话。笑话里面,字字都是曾经真实的痛苦。
Echo讲的才是“地狱笑话”,多少失望多少难过,都可以拿出来调侃,带着一种淡淡的厌世感。
很多人说她在台上很酷。而我每次想为她鼓掌的时候,都会很心疼她。
王梓晗讲了会让女性都深有共鸣的母女关系段子,既是洞察,也是一种自我疗愈。
三弟谈到父母的催婚催生,她的反催婚催生思维相当硬核:有房子的女人怎么会担心死了之后没人送我去火葬场!
也是有人想谈恋爱的。但是一旦用女性的自主意识来看待谈恋爱,就会发现什么不一样。周欣雨讲了择偶难的段子,看起来是调侃自己不好看,实则是点出了很多女性深有共鸣的问题。为什么男的只要很正常就有女朋友,同样条件性转到女性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普通女人,幽默不是加分项,普通就是减分项。
女性对男性的外貌要求是“不丑”,男性对女性的外貌要求是“漂亮”。
婚恋观点上关于男性的一切优势在女性身上都不存在,而针对女性的焦虑换到男性身上也不存在。比如美女也会年龄焦虑和被荡妇羞辱,男性却理直气壮搭讪女人一辈子。
不过这也无所谓!我们普女也可以平等地物化每一个帅哥。(不是帅哥的就算了。)
跟周欣雨这个讲谈恋爱的段子交相辉映的是,我们熟悉的赵晓卉这次来讲的是谈恋爱了。但她讲的并不是“秀恩爱秀男友段子”,而是一种我特别提倡的恋爱态度——这个恋爱我也可以谈,但是这男的也就这样吧。
女的,一定要明白,你跟谁谈恋爱,就谁“吃得好”。
晓卉外卡赛的输出更是不得了,直接发疯,真情实感。你们懂什么叫社畜梗什么叫班味儿,只有真正在上班的晓卉懂!
最后一个天降大梗,晓卉说,明星不懂上班,就像男人看了(有月经羞耻的)卫生巾广告,也依然不懂月经。这也是跟菜菜的月经段子相互呼应了。
本季《脱友》里优秀的女性创作者远不止上文提到的这些,爆梗也是多得数不过来。步惊云也是过去上过脱口秀综艺的老朋友,但是今年觉得她已经变化了。开始创业的步惊云变得更有锋芒,能拿婚姻当做一个调侃,她体会到“成功”对于自我的重要,会有意识去超越一个“第二性”的位置。
山河用自己胖胖的身材来当做创作素材,但并不是自嘲不够美不够瘦,而且是欣然接纳自己,反过来用自己的脸型,去消解“有福气”“旺夫相”这种另一个方向的性别歧视。
千千也讲了容貌焦虑问题,也是大方地用自己来当段子。我会觉得,新一代的女性创作者、新一代的女孩子,都更舒展,更自然。当她们讲到自己不够美的时候,不是自我否定,是否定这个世界衡量女性的标准。
过去的人们认为,“女丑”才能做喜剧,这本身就是一种性别歧视,现在的女性更有自主意识,会用创作去打破凝视。
这么多女性创作者,这么多创作视角,总是可以对照起来看,婚恋关系、身体自主意识、刻板印象、女性的成长经验……不同的段子构成了问题的不同侧面。我们女孩子的段子,就是可以相互共鸣,形成宇宙的。脱口秀舞台上所有的女性表达,都在隐隐地相互呼应。
从最开始的脱口秀节目思文几乎是孤军作战,到现在《脱友》里涌现出了这么多说脱口秀的女性,大家都讲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好、越来越松弛,真的是很由衷地为女脱口秀演员和女观众感到高兴,是大家一起努力推出了更大的表达空间,引发了更多的共鸣。
思文起初参与脱口秀的时候,会觉得“脱口秀是一种阳性的能力”,等到她说婚姻段子开始有些名气了,还会被记者刁难“性别对立的网络视角”这样的问题。她是在四面八方的刻板印象里,艰难地把自己掏心掏肺的痛苦说成了笑话,探索出女性脱口秀的风格。仅仅在几年前,女人进入幽默事业空间还是如此狭窄,她的干扰还是这么多。
那么,问题是,在女脱口秀演员触及这部分表达前,国内脱口秀里有这些话题吗?男脱口秀演员一般都聚焦社畜、宅文化、都市话题。女性开始讲述自己的洞察,这些明明对于脱口秀的现状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和拓展,怎么会变成“这点事”?
颜怡颜悦就这样回击过“你们只讲女性视角能不能讲讲男性视角”的问题:你怎么只当男记者不当女记者?
(△颜怡颜悦根据真实事件拍摄的短视频)更重要的是,这是女性创作者们真正的生命体验,是她们经历过的真实的痛苦锤炼出的“幽默”。张慧说强势段子看起来多么自洽,但是她说:“我这样的自己我也会咬牙做下去。”仅仅这一句话我们就能知道,从被指责强势到拒绝修剪自己,她走了多长一段路。用说段子来诠释自己的强势,本身就是女性的一种生命宣言。
本季《脱友》有两位女性领笑员,张雨绮和鲁豫,她们也是在不同维度上可以跟女性创作者共鸣的。张雨绮是一种从生活经验出发的本能在寻找共鸣,比如积极给“强势女人段子”拍灯的时候。鲁豫则是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出发,和女性创作者一起探索。
(△鲁豫点评菜菜的表演时提出公共场合应该给女性免费提供卫生巾)回到本文开头说的“新人美”问题,某种程度上,也许这男脱口秀演员更容易遇到的问题。女性脱口秀演员,是新人和老朋友一起在绽放。女性创作者,越红,越成功,受到的非议和阻挠越多,面对的挑剔越多,这灵感真是源源不断,思考日渐精进。
更让我高兴的是,节目内外也能看到女性创作者们在相互支援,相互帮助。人见人爱的鸟鸟这次没有上台表演,但她是幕后的总编剧,也很厉害。女性在台上说段子的时候,镜头总是能扫到鸟鸟在积极鼓掌,在等待姐妹们的发挥。真的很温暖。
顺便说一下,赵晓卉的淘汰段子,网友们都以为是纯现挂,还呼吁能不能让晓卉一直参加外卡赛保持神发挥。但晓卉自己发微博说,是输了之后在颜怡颜悦家里熬大夜写的,“小fool人”的姐妹们一起陪她写稿改稿提醒她保持情绪。这是姐妹互助后的神发挥呀。
王梓晗在播客中引用波伏娃的话说:“女性之间的交往是源于她们共同的命运,我们这种演出就是把命运做了切片去相互印证,你看,你也是这样,我也是这样。”
张慧说“强势的女人不要命”,套用一下这句话,讲笑话的女人也不要命。因为她们是把生命经验豁出去在创作。
在这些女性脱口秀创作里,我们作为女观众,感受到的是人生里曾经有过的困惑得到了回响,我们可以和说笑话的女人一起前进。
当女人们开始讲笑话,这是一种来自于共同命运的创作过程。讲笑话的时候,她们是强势的,但更是柔软的。因为我们在彼此诉说,彼此治愈,我们会把自己的天空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