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球的舞台上,国米客场1-0击败罗马的比赛结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尽管是一场看似平常的胜利,但背后的故事却远比比分复杂得多。赛后,无论是电视台评论员贝尔戈米、迪卡尼奥,还是罗马队的将帅,都对国米的表现提出了不少批评。事实真的如他们所言吗?让我们深入剖析这场比赛,揭开国米在低控球率下依然能够取胜的秘密。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国米在这场比赛中确实受到了诸多限制,未能完全发挥出他们的实力。伤病问题一直是困扰球队的难题,开场不久就连续因伤被换下两人——而且是最关键的居中中卫和拖后后腰。这种情况在其他球队中可能会导致崩盘,但国米依然顽强地坚持了下来。马洛塔的急切言辞也反映了球队的无奈:“伤病频繁,现在比赛太多了,我们必须坐下来讨论一下怎么削减比赛为球员减负!”
除了伤病,裁判的判罚也在赛后引起了广泛争议。各大电视台批评了当值主裁判和VAR助理,认为如果判罚更为公允,国米本该早早多打一人。毕竟,类似的情况在昨天的比赛中就曾发生,拉齐奥的罗马尼奥利就因为类似的原因被直红罚下。裁判的判罚并未对比赛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国米依然凭借更为高效的战术取得了胜利。
赛后,罗马队将帅对此表示不服,认为他们才应该是比赛的赢家。他们的理由是罗马队的控球率更高,认为国米的胜利胜之不武。对于这支国米来说,控球率这项统计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事实上,国米在本场比赛中的控球率只有45%,这也是本赛季至今,国米仅有的两场控球率少于对手的比赛之一。另一场是国米在伊蒂哈德球场逼和曼城(控球率40%),那是国米本赛季至今踢得最好的比赛之一。
控球率低的国米,反而表现更好,这已经是蓝黑军团长期以来的一条成功秘诀。让我们回顾一下过去两个赛季的数据。2022-23赛季全年,国米控球率低于50%的比赛合计有20场,国米取得了11胜6平3负的战绩。其中,胜场里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胜利,比如2-0击败AC米兰之战控球率42%,3-0击败AC米兰之战控球率35%,1-0击败尤文之战控球率41%,1-0击败巴萨之战控球率更是只有29%。这个赛季,国米输掉的3场比赛分别是欧冠决赛0-1不敌曼城(控球率45%),欧冠小组赛被拜仁双杀(控球率44%和40%)。而这3战落败显然是因为实力差距,并不是战术、打法选择出了问题。
进入2023-24赛季,国米控球率低于50%的比赛则有13场,国米的战绩是11胜2平。2场平局分别是1-1战平那不勒斯(49%)和大轮换后0-0战平皇家社会(45%)。11场胜利里有很多标志性比赛,比如绣上第二颗星的那场(2-1击败AC米兰,控球率48%),以及5-1击败AC米兰(41%)、3-1击败那不勒斯(43%)、4-0击败佛罗伦萨(40%)等有资格入选上赛季国米十佳赛事的场次。
加上本赛季的2战,总的来说,从2022-23赛季至今,国米控球率比对手少的35场比赛中,蓝黑军拿下了23胜8平3负的战绩,面对曼城、巴萨之外的对手都能保持不败,对阵意甲强敌胜率极高。这数十场恶战和数百天时间发生的一切,再次揭示了国米的成功秘诀:控球率低的国米,其实反而是更难缠、更可怕的国米。
此战,赛季初困扰国米的很多问题——比如防守问题,得以缓解,一个重要原因是帕瓦尔等人无需大幅插上参与进攻,所以对抗成功率、防守硬度反而恢复水准。作为反例,国米本赛季控球率最高的几场比赛,却都踢得很狼狈。比如控球率高达80%的比赛,国米只是3-2击败都灵,本该是完胜,却踢成了心跳的险胜。再比如对阵热那亚,控球率68%排在第二,但只是2-2打平。对阵蒙扎,控球率60%排在第四,也是打平。可见,控球率高,对国米来说真未必就是好事。
为什么控球率低时,国米反而踢得更好?这与球队的长短板有关。国米的短板是缺少突破高手和技术精度,打阵地战事倍功半。国米的长板在于体系成熟度高,倒球、转移能力不错,即便是对手疯狂起势的阶段,也能够断球后通过三传两倒打出反击。
我个人认为,这也与国米厚重的历史积淀有关。从古至今,蓝黑军从来都不是一支拿什么“Tiki-Taka”、“高控球率”来作为卖点的球队。从两次“大国际时代”的链式防守,到如今小因扎吉时代控球越低越强,国米始终是一支压力越大,韧劲越强的球队,始终是一支在足坛诠释着“技术型防守反击流派”的宗师。这就是底蕴,这就是DNA。
因此,此战后罗马将帅拿控球率高来为主场四连败于国米而遮羞,真没啥说服力。国米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战术的选择,更在于他们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无论控球率高低,国米始终能够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他们的韧性和战斗力。这正是他们能够在激烈的足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
剽窃,转载记得声明[无奈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