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第一大雷爆了,造假超10亿,海南女首富彻底栽了!

面包飞满天 2025-04-09 14:12:03

“让中国老百姓都用上国际品质好药”,这句话曾打动了无数国人的心,也让“药界铁娘子”范敏华一度成为行业的标杆。

可是,谁能想到,这位背后一直宣传诚信的女强人,却在私下里整起了“造假勾当”!

短短两年内,普利制药的造假金额竟超过了10亿。

为了让财务报表看起来美丽,范敏华甚至不惜用虚构合同和反复出入库的过期药品制造销售流水。

她是如何从医药管理的基层一步步走到海南首富的?

为何这样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龙头药企,会选择铤而走险,靠数据造假来骗取投资?

海南首富的陨落:普利制药造假案始末

回溯到1992年,那时的范敏华还是浙江医药管理局一个普通的科员,年仅31岁。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南下海南,协助姐夫陈保华管理一家名为“华海”的化工厂。

谁曾想,正是这一步让她迈入了风云变幻的医药行业,从此掀起了一连串波澜壮阔的事业征程。

凭借着在医药管理局工作时积累的行业经验和对市场的敏锐嗅觉,范敏华迅速将这个化工厂转型为制药企业,并更名为“普利制药”。

她精准地把握住了医药行业的机遇,逐步将普利制药打造成为行业翘楚,自己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科员,一跃成为海南的女首富,登上了财富的顶峰。

可当时谁又会想到,如今的“普利制药”,曾经风光无限再也不见,最终因财务造假掉入了深渊。

范敏华绝对是个狠角色,工作态度近乎极致。

工作上的问题,但凡她能上手干的,她都揽下来,即便是怀孕,也不敢松一口气。

她那股拼命三郎的劲头,成了普利制药的“DNA”,让整个公司都充满了激情和动力,也因此推动了公司飞速发展。

在范敏华的管理下,普利制药的业绩越来越好,积攒的客户也是越来越多,2017年的时候成功上市,迅速突破了10亿元大关。

到2020年,普利制药的市值一度飙升至242亿元,范敏华也因此登上海南女首富的宝座,手指上戴着闪闪发光的鸽子蛋钻戒,风头一时无二。

那时的她,真可谓是风光无限,谁能想到,风云变幻,她的巅峰竟会如此短暂。

真金白银的研发投入与虚假的繁荣

普利制药的辉煌并非一蹴而就,范敏华深知,成功背后需要不断的投入和创新。

为了确保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她每年都将超过15%的营收用于研发,同时还斥资14亿元引进了国际顶尖的生产线。

她积极与浙江大学、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出了8款儿童药物,并成功入选国家重大专项,这些都为普利制药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公司一时声名鹊起,成为了业内的“药茅”,许多人梦想加入普利制药,尤其是研发岗位,几乎要求博士起步。

在员工眼中,范敏华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带领公司走向辉煌的领航者,成了大家心中的榜样。

随着时间推移,原本的风光渐渐显现出危机。

高端生产线投产后,虽然投入巨大,但预期的订单却迟迟没有到来,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到了2021年,普利制药的国际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48%,资产负债率一度突破了55%的红线。

公司账上仅剩3亿资金,却需要偿还8亿的巨额债务,曾经的辉煌面临严峻考验。

范敏华坐立不安,财务压力让她焦虑万分。

某次董事会上,她怒吼道:“必须把数字做漂亮!”

这句话,不仅仅是她的焦虑宣泄,也成为了普利制药滑向深渊的导火索。

精心编织的谎言和崩塌的帝国

为了填补日益扩大的财务窟窿,普利制药开始玩起了“数字游戏”。

他们开创了一个“完美”的财务套路:内部有两套账本,一本是现实版,真相全部藏在加密服务器里;而另一本则是给外界看的“虚拟报表”,完美掩饰了公司陷入困境的事实。

看似一切正常,但背后的一切早已是空中楼阁。

这场精心策划的计划让普利制药的报表依旧光鲜亮丽,仿佛公司仍然蓬勃发展,而内部的状况早已千疮百孔。

令人震惊的是,公司监事会却对这场财务造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完全失声。

甚至当审计师提出销售数据异常时,监事长李建国轻描淡写地用“系统升级导致误差”这种空洞的理由搪塞过去。

这样的“集体失声”究竟意味着什么?

2023年,普利制药的虚假数据越来越像一张精致的“拼图”,而范敏华夫妇却悄悄开始了他们的“撤退”计划。

一季度,他们减持了5%的股份,套现了4.2亿。

到了第二季度,又通过大宗交易转让了10%的股权,收获了8.7亿的现金。

几乎没有任何提前预兆,这对夫妇已经开始收割他们的成果,将公司的资本抽离,留下满地的空壳和逐渐坍塌的信任。

就在年报发布前的最后时刻,他们再次悄无声息地把剩余的股份质押出去,为自己的“后路”做好了安排,而这一切的背后,正是为自己积累财富,迅速“脱身”。

而留给数万名被蒙在鼓里的投资者的,只是一家即将崩塌的空壳公司。

可是,谁又能为这场即将崩塌的骗局买单呢?

监管的缺位与投资者的血泪

纸包终究难掩火。

2024年,证监会的突击检查终于揭开了普利制药这场精心策划的骗局的面纱。

多年来隐匿的财务造假、虚假报表,终于在阳光下暴露无遗。

2025年1月,普利制药被戴上了ST的帽子,股价从曾经的辉煌55元跌到2.37元,瞬间掉入了深渊。

这场“资本大戏”的受害者不计其数,3.6万股民的血本无归。

普利制药的股吧成了“绝望的集结地”,无数散户在深夜里焦虑不安,犹豫着是“割肉止损”,还是忍耐等待退市公告的那一刻。

“我们究竟还能指望什么?”这些问题成了他们噩梦般的困扰。

曾经风光无限的“药茅”,如今已沦为收割普通股民的资本机器。

证监会的处罚终于落地,范敏华被罚款500万,并且被禁止进入资本市场10年,其他高管也纷纷遭到罚款。

但对于这些曾通过虚假财报挣到数十亿的高管来说,这几百万的罚款,无异于蚂蚁搬家,根本不值一提。

最让人气愤的是,就在普利制药即将发布退市公告的前一夜,官网上仍然挂着那句“诚信经营”的标语。

范敏华曾经在采访中高调宣称,要“做百年药企”,现在听起来,简直像个笑话。

曾经的辉煌,换来的却是满满的荒谬和嘲讽。

普利制药的跌落并非个别现象。

近年来,医药行业的造假丑闻层出不穷,从康美药业的300亿财务造假,到长生生物的疫苗造假,再到辅仁药业的18亿资金黑洞。

每一个案例都让人触目惊心,揭示了这个行业深藏的巨大风险和乱象。

这一切背后的代价,最终都要由普通百姓和投资者来承担。

在维权现场,年纪大的老人有不少,他们聚在一起,眼巴巴地等着,他们的血汗钱在普利制药的造假阴影下几乎全部打了水漂。

而这些投资者们的损失,已经超过了20亿!

他们的呼声代表了无数无辜的股民,大家都在期待着有一天,能追回这些因虚假报表和利益欺诈而损失的巨额财富。

普利制药的兴衰史,不仅是一场让人瞠目结舌的资本骗局,更是中国医药行业乱象的缩影。

它警示我们,必须加强行业监管、提升违法成本,并完善投资者的保护机制,才能为资本市场和普通民众创造一个更安全、更透明的环境。

这一切,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信源

天闻地知,2025-03-24,《两年造假超十亿!这家上市药企被强制退市》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