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传媒内参—广电头条
作者:刘松林
科幻,是梦想的翅膀,也是探索未知的灯塔;影视,是流动的画面,也是现实生活的渐近线。
8月4日,在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主题论坛活动之科幻论坛暨成都电影产业专场推介会上。围绕“科幻”和“影视”这两个与成都深度绑定的关键词,与会者进行了拆解、研讨,并开展了一系列合作签约。
在这场活动中,成都继举办世界科幻大会后,再次擦亮“科幻之都”的城市名片,同时强力搭建影视产业完整链条。
“科幻之都”又一次望向星辰大海
“每次来到成都,我都会被带回到那个初次接触《科幻世界》的时刻。那时,年少的我打开《科幻世界》,书中的一个个故事如同一颗颗星辰,点燃了我对未来和未知的无限遐想。”
活动上,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郭帆的一段深情自白,道出了想象力对文艺创作的影响,也点出了成都对中国科幻的特殊地位。
成都是中国地理上的洼地,但却是中国科幻的高地。由于《科幻世界》杂志的存在,成都也成为全国科幻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城市。2023年10月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成功举办,更是中国科幻发展的标志事件。科幻这颗种子,在这片土地上冒出了头,结了果。
这次活动,与会者围绕“中国式科幻的创新发展和成都力量”等话题进行深度研讨,“科幻之都”又一次望向星辰大海。
关于中国式科幻的特色,在科幻作家,高级工程师,中国科普作协名誉理事王晋康看来,科幻文学的“骨架”全世界是统一的,但因为宗教影响和价值观等不同,中国科幻与西方科幻在“皮肉”上还是有所区别,“我们更倾向于求同,而西方更倾向于立异,我们看问题倾向于整体性的观点,而西方更倾向于还原论的观点”。
“中国式科幻电影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个就是中国主体性;第二是主要体现中国文化,第三是作品想着‘老百姓’三个字。”中国电影家协会科幻电影工委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王红卫总结到。
进一步归纳中国式科幻的特点,科幻作家何夕说,中国式科幻最重要的特色是有非常深的现实痕迹,西方科幻对现实也有关注,但更多关注宏大的终极问题。
中国科幻有创作富矿,但如何把富矿提纯,创新转化为优秀作品?
《科幻世界》杂志主编姚海军提到,科幻作品能更多体现中国人对于科学、对于未来、对于现实的思考,能够展现出东方思想和智慧,是接下来的一条创作路径。
“科幻从来不是单独的一个类型存在,它能跟不同的类型去做融合。”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陈楸帆表示,科幻作品可以与灾难、惊悚、推理等类型进行嫁接,但怎么结合得自洽和完美,有非常高的门槛,每一环都需要专业人士参与。
在青年导演、编剧王人超看来,所有的质变都先得有量变,没有学会走之前不要急着去飞,探讨中国科幻电影的创新,不一定要排斥对很多西方经典科幻故事的学习,“得先能把经典融会贯通以后,我们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如果没有沉下心来深度学习的耐心,创新容易出现空中楼阁”。
一部《三体》,抬高了科幻文学创作的门槛,青年导演、编剧飞鱼认为,未来大概有两种方式的科幻创作:一种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大树底下好乘凉,因为已经有《三体》这种宏大世界观的表达方式,后续也可以基于这种类型继续前进;另一种可以挖掘平行宇宙、多维空间等高概念的创作类型。
120余个项目签约,
绘就成都影视产业“蓝图”
成都,不仅是科幻重镇,也是重要票仓。
2024年春节档,成都电影票房收入达1.53亿元,居全国第4,观影人次超330万。开放包容、创新时尚的城市精神特质,让成都市民有较高文化艺术追求,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强劲的文化消费力为影视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观众群体。
当下,成都正在持续发力打造影视产业,在此次成都电影产业专场推介会上,120余个影视相关项目签约落地,共计投资额超170亿。成都借百花盛开之机,为成都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搭建起宽广的舞台,提供重要的合作契机。
其中,现场签约启动的“一九五八壹号影视基金”,是由峨眉电影集团牵头,联合多家国有跨省影视文化企业、头部文化企业和知名投资机构共同组建的全国首只市场化国有影视企业联盟基金。
峨眉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陈斌表示,这只基金的成立,意味着将通过国有及市场化资本的联合,推进金融杠杆和市场化运作共同发力,切实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使资本有效地运转,助力影视高质量发展,也将为四川的影视产业振兴注入新的资本动力和全国性互补资源。
电影行业及电影投融资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了促进影视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成都市政府拟通过与国内影视产业的龙头企业华人文化联合设立影视产业发展基金的方式,为影视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影视产业创新升级。
基金将遵循市场化运作机制,致力于推动优秀影视产品的创作和生产,促进优质影视企业的生存发展,助力将成都打造为国内影视产业的高地之一。华人文化副总裁、华人影业总裁、东方梦工厂总裁应旭珺表示,“成都影视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将有效推动成都影视产业创新升级,进一步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为成都影视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和保障,打造和提升成都影视产业品牌影响力,参与国际影视交流,增强成都影视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影响力。
在资金上“保驾护行”同时,也在硬件上“添砖加瓦”。
成都影视城作为四川省影视产业“一核多极”格局中的“一核”,是全国首个国家级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活动上,成都影视城管委会主任何玉建对成都影视城进行了推介。何玉建表示,近年来,成都影视城加快高科技摄影棚、超高清创新中心、数字光影街区产业载体建设,累计建成载体50万平方米,已累计引进聚集影视文创企业300多家,先后摄制完成《八角笼中》《公诉》《阳光俱乐部》等影视文艺作品上百部,有效助力成都影视城高质量发展。
一场龙门阵,
共话电影发展“成都机会”
成都人爱电影,不仅体现在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上,也在于这块土地走出了许多优秀的电影人。活动上还举办了一场“蓉城电影龙门阵”,多位川籍电影人聊创作、摆成都、话发展。
在应旭珺看来,成都发展影视文化产业有独特的优势,包括丰富的影视人才资源、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省以及成都市的各项扶持政策等,带来了成都影视产业发展非常好的历史机遇。
作为从业24年的幕后电影人,也是成都人,北京精彩创始人、制片人、监制、发行人张苗表示,“成都最大的优势是文化优势”。成都的三国文化、古蜀文化、金沙文明、市井文化、川剧文化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影视创作素材。
“这次百花奖对我来讲意义太重大了”,同为成都人的导演、编剧田羽生希望,成都可以留住更多影视人才,能有更多的政策、组织、活动等,给年轻影视人归属感。
原万达文化集团总裁兼电影董事长,现君怡控股创始人曾茂军认为,川渝地区影视要想更好地发展需要做到下面几点:第一,进一步加强和北京的连接;第二,发挥川渝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动漫人才优势;第三,发展除了影视内容外的其他产业收入,扩展产业链。
进一步打造“科幻之都”城市品牌,借助影视产业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吸引力。通过科幻论坛暨成都电影产业专场推介会,以及成都相关的一系列匹配动作,可以看到,成都影视产业的潜力正在不断释放。
据悉,成都广播影视集团将分别与长影集团、西影传媒重点围绕影视作品创作,合作生产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等具有潜力的影视项目;围绕影视项目投资,整合双方资源和优势,筛选投资制作具有市场影响力和艺术价值的影视作品,加强在影视产业链上的合作,共同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双方在影视行业的品牌影响力;围绕影视作品宣传发行,合作拓展影视作品在电影院线、电视台、网络平台等发行渠道;围绕影视IP开发运营,合作共同开展原有影视IP的运营和特色影视IP的研发、孵化及运营推广,打造影视IP衍生产品开发及运营产业平台,共同拓展影视IP产业生态链。
与此同时,成都广播影视集团也与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影视、纪录片、微短剧项目等方面开展合作,并以东八区影视文创园、成渝双城数字影视园为契机,积极促进双方在XR虚拟影棚建设、数字资产制作、技术研发、平台搭建、人才培训等一站式开发领域的进一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