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连日常穿衣都会让我气喘吁吁,自从严格遵循呼吸康复方案——每日坚持「十步呼吸操」训练并配合药物吸入、氧疗,我的身体逐渐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曾经望而生畏的三层楼梯,现在也能稳步攀登。” 患者李女士讲述了自己的转变。
由专业康复团队研发的“十步呼吸操”有何独特优势?怎么练习效果更好?在《看呼吸》日前推出的直播节目“‘保姆级’跟练示范揭秘呼吸操核心技巧” 中,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赵帆揭晓了这套操的正确打开方式。
“十步呼吸操”可增加呼吸肌活动度、打破恶性循环“由于气道狭窄、肺部弹性下降,呼吸慢病患者的呼吸阻力增加,迫使呼吸肌像超负荷的‘发动机’一样持续高强度工作,引发呼吸肌疲劳及收缩效能下降,具体表现为呼吸肌的肌肉耐力和力量双重减弱,很有可能会限制肺部扩张、减少通气量;患者也容易浅快呼吸,这种低效呼吸会加重缺氧;另外,呼吸肌力量不足会导致咳嗽无力、痰液滞留,加大感染风险。”
“‘十步呼吸操’联合应用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通过十个小节的训练激活和增强膈肌、腹肌和背阔肌等呼吸肌,提升它们的耐力和收缩力量,从而有利于肺泡残气排出,氧气顺利吸入、二氧化碳顺利排出,降低因通气不足导致的肺塌陷,也有助于恢复深慢呼吸,优化通气/血流比例,另外,坚持练习还可以减少气促感,提升运动耐力。”赵帆老师讲道。
“总的来说,很多呼吸慢病患者陷入了‘呼吸肌疲劳和无力→呼吸效率下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呼吸肌进一步疲劳和无力’的恶性循环,‘十步呼吸操’有助于有助于增强呼吸肌群力量、建立腹式呼吸主导的高效通气模式,从而打破这一循环。”
正式开练前需要做哪些准备?了解了呼吸操的功效,朋友们是不是已经想要立刻开练了?先别着急,赵帆老师提醒大家,练习前做好准备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是要确认当前病情是否适合练习:正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以及有严重低氧血症、未控制的心力衰竭、近期肋骨骨折或胸部创伤的朋友需要暂缓练习;静态心率>100次/分,血压<90/60毫米汞柱、>140/90毫米汞柱或血压波动超过基线20毫米汞柱,并且伴有明显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的患者也要避免练习”
“其次是进行环境与装备准备:建议大家在空气流通、室温18-22摄氏度、湿度40-60%的环境中练习,以减少粉尘、冷空气刺激,并且避免气道干燥或痉挛;还要准备好带靠背的椅子、血氧仪、血压计和纸巾。”
“最后是调整身体状态:避免饱食或空腹,最好在饭后一个半小时左右进行,防止膈肌受压(胃部充盈)或低血糖引发头晕;另外,平时已经开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的朋友,可以遵照医嘱提前吸药,在吸入后30分钟气道相对通畅时再开始。”
如果您已经准备好了
点击
一起练起来吧~
如何判断练习是否有效?“‘练习是否有效’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了,有些患者朋友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后呼吸模式有所改善,从‘胸式浅快呼吸’转为‘腹式深慢呼吸’,呼吸频率从每分钟20-30次下降到20次以下,这就是一个好迹象。”
赵帆老师告诉我们,“也有人的呼吸困难减轻了,日常活动能力也会有所提升,比如之前上三层楼就气喘吁吁喘,后来上五层都不喘且无需频繁休息,也可以完成更多家务(如拖地、买菜)或者延长步行时间,穿衣、洗澡等日常活动不再明显气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