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简历争夺战!中核集团校招1岗685人抢,00后为何挤爆"核饭碗"?

君则阅读 2025-04-12 16:56:35

中核校招发文配图

删帖风波背后:1.4万亿央企的"冰火招聘季"与新时代的就业突围

当1730个岗位与119万份简历在春招季狭路相逢,这场"中核招聘"引发的数据海啸,让"最难就业年"的00后们彻底破防。4月5日,中核集团官微一则《我们收到1196273份简历》的喜报,在24小时内引爆30亿阅读量后紧急删除,却在全网掀起更猛烈的声浪——究竟是核能巨头的人才盛宴,还是就业焦虑的残酷放大镜?

删除原文后发文

来自网友

来自网友

来自网友

来自网友

数据迷雾:0.15%录取率背后的真相

中核集团最终澄清,此次春招实际投递人数为42.5万人,因允许每人投递20个岗位,累计产生119万份简历,最终计划录用8000人,综合录取率约1.88%。但"1岗685人抢"的视觉冲击,仍刺痛着应届生的神经。

岗位冷热分化:核反应堆设计岗博士报录比达1:3,而行政岗大专学历者竞争比突破1:2000。

学历下沉战:招聘对象从博士延伸至大专,覆盖14所高校却遭"海投战术"反噬。

新时代择业观:47.7%毕业生首选国企,核电央企"稳定+高薪+大国重器"光环成致命吸引力。

争议漩涡:企业宣传的边界何在

那篇引发轩然大波的喜报,配着"星星眼"表情宣称"精准吸纳119万份高质量简历",被批"将求职苦难娱乐化"。网友犀利评论:"这不是招聘,是饥饿游戏!"

传播学陷阱:极值对比制造戏剧冲突,1730(最小岗位数)vs119万(最大简历量)的算法遭学界质疑、

情绪经济学:抖音#中核招聘话题下,"投了20岗全挂"的哭诉视频获520万点赞,折射集体就业焦虑。

央企责任论:中核连夜发文承诺"每份简历必回应",开放简历追踪系统平息众怒。

产业镜像:核电爆发催生人才革命

争议背后,是中国核能产业的狂飙突进。2024年我国核电装机量达1.13亿千瓦跃居世界第一,2035年核发电量占比将翻3倍至10%。但核工程专业年毕业生仅5000人,人才缺口超2万。

教育断层:全国仅37所高校设核专业,福岛事故后招生遇冷埋下今日隐患。

待遇诱惑:一线核工程师起薪25万+福利房,秒杀互联网大厂。

安全祛魅:四代核电辐射量低于坐飞机,破除"谈核色变"认知枷锁。

当00后们一边吐槽"核内卷",一边抢投大国重器的入场券,这场招聘风暴早已超越个体求职,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转型的微观切口。

我是君则,关注我,抹平信息差。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