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CEO三度访华释放信号:中国生态是AI创新的关键引擎

七号草堂 2025-04-18 19:38:55

当美国

政不断收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时,英伟达CEO黄仁勋却在三个月内第二次踏上中国土地。4月17日,这位AI芯片巨头掌舵人在北京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会谈时直言:"与中国企业的深度合作,使我们成长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这番表态不仅揭示了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更折射出全球科技产业链难以割裂的现实。

中国市场:英伟达创新的双螺旋

黄仁勋在会谈中强调,中国对英伟达而言具有三重战略价值: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之一、领先的软件实力培育池、技术迭代的验证场。数据显示,英伟达过去25年在中国建立了数千人团队,其H100、A800等芯片广泛服务于百度、腾讯等企业的AI大模型训练。这种共生关系推动英伟达研发投入连续五年增长,2023财年研发支出达73.4亿美元。

但合作正面临严峻挑战。就在黄仁勋抵京前夕,美国政府宣布无限期限制H20芯片对华出口,导致英伟达计提55亿美元损失。对此黄仁勋坦言:"管制已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为应对变局,英伟达正采取双轨策略:一方面开发符合出口标准的特供芯片,如降规版的H20;另一方面深化与中国企业的技术协作,包括与深度求索探讨定制化芯片方案。

生态共建:从硬件供应到联合创新

不同于传统供应商角色,英伟达在中国正转向更深度的生态共建。据《金融时报》披露,黄仁勋此行秘密会晤深度求索创始人梁文锋,双方重点讨论如何设计符合中美监管的下一代芯片。这种合作模式突破了单纯的技术输出,转向联合定义产品规格。

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也在反哺英伟达技术演进。例如阿里云、字节跳动等企业的大规模分布式训练场景,推动英伟达优化NVLink互联技术;百度自动驾驶项目则促进了其Orin芯片的实时计算能力提升。黄仁勋特别指出:"中国开发者的创造力帮助我们发现了芯片的更多可能性。"

全球AI竞赛中的中国方程式

面对记者关于AI落地进度的提问,黄仁勋给出了颇具哲思的回答:"这仅仅是开端。"他列举了中国市场的三大转化优势:医疗AI的快速商业化、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需求、超大规模数据场景。这些特性使中国成为AI技术商业化的最佳试验田。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在中国90%的营收来自游戏显卡和数据中心业务,但黄仁勋透露正加速布局汽车芯片市场。理想汽车最新发布的MindGPT3.0大模型即基于英伟达DRIVE平台,展现了车用AI芯片的潜力。

当被问及技术脱钩风险时,黄仁勋强调:"创新需要全球协作。"他透露英伟达将继续扩大在华研发中心规模,并联合高校培养异构计算人才。这种"在中国、为中国"的策略,或许正是科技巨头在逆全球化浪潮中的生存之道。

站在AI时代的分水岭,黄仁勋的北京之行传递出清晰信号:在技术民族主义抬头的今天,真正的科技创新仍需要跨越国界的智慧碰撞。正如其在会谈结尾所言:"没有哪个国家能垄断进步,合作才是竞争力的源泉。"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