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将军临终遗言,为何让儿子把自己去世的消息,务必告知王震将军?

猫咪铲史官 2024-03-14 11:39:32

1970年4月,王震将军在工作时突然接到秘书的报告,得知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这个消息让王震将军泪流满面,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见任何人,吃饭也少了许多。

这条消息到底是什么?为何让王震将军如此的伤心呢?

1970年3月25日,开国大将徐海东因病离世。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儿子徐文伯嘱咐道:“我离世的消息,不要对外声张,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务必告知你的王震叔叔。”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环境敏感而复杂,徐文伯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机会联系王震。直到四月,他才得以与王震的秘书取得联系,并转达了父亲的遗愿。

当王震得知这一消息后,他深感悲痛。他想到徐海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身边竟无一战友相伴,甚至在病重期间,也无人探望,这让他心痛不已,不禁泪流满面。这才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场景。

那么,王震与徐海东之间究竟有何深厚的交情,让王震如此伤心呢?

王震与徐海东,一位来自湖南,一位来自湖北,虽然他们在参军后分别加入了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但命运却让他们在1936年长征结束后的甘肃会宁得以相见。

当时,王震与萧克率领的红6军团作为红二方面军的先锋部队,抵达了会宁。为了表示对他们的热烈欢迎,中央特地指派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前去迎接。

红军队伍在经历了无数生死劫难后,终于迎来了胜利会师的喜悦时刻。王震与徐海东两人,在这一刻百感交集。徐海东率领的红25军是最早抵达陕北的部队,而王震所在的红二方面军则是最后抵达甘肃,结束长征的部队。其中的艰难险阻,只有他们这些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因此,当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次见面后,王震和徐海东发现彼此的性格脾气十分相投,而且都拥有着无比坚定的为祖国奋斗的意志。从此,两人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份情谊一直持续到他们生命最后时刻。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徐海东勇挑重担,出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而王震则同样肩负起使命,担任120师359旅旅长。在抗战初期,两位英勇的将领在华北敌后携手合作,共同开展山地游击战,他们的配合默契无间,取得了显著的战绩。

然而,到了抗战后期,徐海东因身体状况欠佳,开始长期休养,遗憾地错过了抗日战争的后半段以及整个解放战争。与此同时,王震则继续征战西北,他不仅开拓出了著名的南泥湾,还在关键时刻协助彭老总,成功牵制了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为解放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1955年,授衔仪式庄重而神圣,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王震则被授予上将军衔。然而,对于王震而言,心中的牵挂远超过这份荣誉。授衔仪式刚刚结束,他便迫不及待地抽出时间,专程前往大连,只为探望病中的挚友徐海东。

得知王震来访的消息,沈阳军区热情地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到军区做客。然而,王震却婉言谢绝,坚称此次大连之行,只为看望徐海东,不愿过多打扰军区的同志们。

这次重逢,距离两人上次相见已有十数年之久。但岁月的流逝并未淡化他们之间的情谊,两人相见时仍如初见般激动,紧紧相拥,倾诉着这十几年来各自的工作与生活。

徐海东对王震坦言,他心中无比渴望能够重返工作岗位。王震则安慰他,伟大领袖和中央的领导同志都非常关心他的身体状况,劝他安心养病,待身体恢复后再继续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或许是老战友的探望带来了心灵的慰藉,又或许是伟大领袖的亲切问候给予了他力量,王震离开后,徐海东的心情变得格外愉悦,身体也逐渐好转。

同年,徐海东回到北京,满怀期待地向中央写信,表达了自己希望重返工作岗位的强烈愿望。中央很快便给予了批复,批准了他的请求。

然而,徐海东在工作上的热情与执着近乎疯狂,他渴望将失去的时光悉数追回,但这种拼命的工作态度很快便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最终只能回家休养。

1969年4月,党的“九大”如期召开。尽管徐海东身为中央委员,但鉴于其身体状况欠佳,中央并未通知他参会。然而,伟大领袖在审阅参会名单时,发现徐海东的名字并未在列,便特意指示将其加入,并派人前往探望。若徐海东身体确实不佳,可不必出席开幕式。

得知伟大领袖的关心与重视,徐海东激动不已,对来访者表示:“即便身体再差,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也要去参加!”

开幕式当天,徐海东坐着轮椅,携带着氧气瓶,毅然前往会场。王震见状,立刻上前协助,将他推至指定位置。

在选举投票环节,由于徐海东无法行走,只得向王震求助。他恭敬地向王震敬了个礼,说道:“王老弟,我深信你,我走不动了,请你帮我投个票吧。”

此事足以见证徐海东与王震之间深厚的情谊与信任。然而,遗憾的是,这次见面后,两人便再次分别,直至徐海东离世,王震都未能再见到这位老战友,这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遗憾。

1 阅读: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