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你是不是也徘徊在火车站,准备返工或是去往某个旅途目的地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对火车站空间都太过熟悉不管是念书、工作、各种假期,这个场所总和我们的人生相伴我也是查了资料才知道,截至目前全国居然一共有3285个火车站你观察过火车站,到底长什么样吗我想任何一个人闭上眼睛,脑海里的第一画面应该是这样的

(来源:网络)是的,即便数量多达是三千多个火车站也好,动车站也好,基本都千篇一律也难怪马岩松会在某次采访中这样说:“我很纳闷怎么一到国家项目就好像有一种范式,都是大柱子大屋顶,一种建筑只要出现在长安街上,就会变成全国的风格。”“全国的火车站都特别像国家博物馆,进去以后是一个大空间,人跟蚂蚁似的。”也正因为受到这两点的启发当我最近去到浙江一个地级市火车站的时候,眼前呈现的一切都非常震撼

(来源:MAD建筑事务所官网)这是浙江省嘉兴市,一个拥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火车站嘉兴火车站从上面这张图片,就能感受到它的气场很不一样除了背后邀请了马岩松的MAD设计事务所来操刀改造根本原因还在于马岩松从一开始对这个项目的蓝图,就是要实现城市公共建筑的颠覆以往

我们的火车站动车站的设计,一个比一个大, 高铁里程越来越长的同时它们的设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和进步了吗它们成为人们愿意停留,放松的城市公共场所了吗于是,今天这个案例在现在也变得非常应景同时让我们对“火车站该是什么样的”有不同的思考和探讨:千篇一律的火车站,它是否还有其他可能
01
我喜欢的它的每一处,都被精心设计过的样子,感觉等候列车的时间和心情,都被认真对待了如文章开头所说,人们候车站最大的感受是千篇一律,为什么我随便在火车站拍下来的几个画面,大概就能感知一二固定的从安检口到候车厅到商业店铺的排布空间确实很大,但确实也缺少审美如果把火车站当作一个楼盘来看,它的用材几乎也是标准式的我想,你一定也见过这种让密集恐惧症有点恐慌的灰色石材

以往火车站以灰色为主要色调
而在嘉兴火车站空间里,看到了火车站这个空间的美感被具体呈现,是突破以往固有印象的大量使用了纯白色作为空间主要色彩,并邀请专业灯光设计师,为这个项目重新定制了光源排布这两点改变就让整个空间,变得彻底颠覆以往干净,简洁,纯白

(来源:MAD建筑事务所)俯瞰视角下,你哪里会想象得到这是一个三线城市火车站的候车厅甚至有没有觉得,这是某个大型的美术馆之类的艺术殿堂当我们看过太多同质化的设计,色彩奠定了整个空间艺术感的基础

(来源:MAD建筑事务所)配合着色彩的选择,灯光也重新被设计嘉兴火车站丰富的照明系统,除了我们在其他火车站看到的传统自上而下的照射光源还多了很多漫射光这是火车北广场下沉庭院的整体光线,结合景观设计,形成柔和安静的候车环境

(来源:MAD建筑事务所)有环幕式的天花板灯光,也有作为点缀的弧形线条灯地下一层向地面转换楼梯,嵌入式小尺寸条形灯,为人们提供照明

(来源:MAD建筑事务所)人们回家路上虽然脚步匆匆,但是在火车站的每个细节处,都能体会到被照顾的温暖感觉在两个候车厅之间的过渡通道

连续的线型灯为空间提供柔和的漫射光,安抚着旅客旅途中焦急等待的情绪马岩松在嘉兴火车站实现了一次对这个司空见惯城市公建赋予真正审美的迭代也让我们看到了,除了以往不出错的固定样式色彩是被精心设计过的光线是被精心设计过的因此你停留在火车站的每一秒也都是被赋予了精彩火车站的模样,在此刻拥有个性化的可能02火车站看似和松弛感毫不相关,但并不意味着等待火车的时间,就应该是匆忙的,永远停不下脚步的除了外观的雷同,大家对火车站最大的印象是什么我第一反应会是,可能是人太多,可能每次都太匆忙有点封闭、有点嘈杂、有点赶时间,因此让人不自觉地会感觉到紧迫感停留在火车站的时间,似乎被所有人都定义为了“不愿意过多停留”的一小时只需要抓紧渡过去就好了却没有人想过,这好不容易从工作切换到假期的一小时其实,应该在火车站实现从紧张和快节奏,转换为松弛感的情绪转换时间于是,MAD在这次的改造中,提出了“森林中的火车站”理念当我去到现场,火车站的南广场,和嘉兴的城市公园连接成为了一体站外便是占地约5万平方米的嘉兴人民公园

俯视角度下,火车站被掩映在了城市公园中,看到假山、叠水、树阵,人民公园的边界也因此拓展了至少一倍

除了连接城市公园,嘉兴火车站还想来多种方法引绿入站火车站在改造的过程中,一共栽种了1500棵树木树种的选择也非常多元,涵盖了榉木、香樟、桂花、枫树、乌桕、水杉、樱花等当榉木完全成型之后,树冠还会彼此相连

因此在俯瞰视角下的站前北广场,将会是一片绿意,不像是火车站广场,而像是一个真正的城市公园这种铺满植物的做法,某种意义上减少了人们对于旅途的疲惫

行色匆匆的旅人也可以在等候之时放松片刻甚至通往候车厅的还有了下沉庭院这样的过渡空间

背后是因为,嘉兴火车站将主要的交通动线和商业功能置于地下作为中国第一座全下沉式火车站,嘉兴火车站的设计和建造,是对传统火车站形态的一次颠覆也因此广场和人民公园可以联通起来而不仅仅是站前广场,再深入看,其实整个嘉兴火车站都埋下了绿色的种子,由内而外赋予火车站优美的自然环境

站内候车厅在各个角落都分布着不同种类的绿植换个人视角看,这里也同时成为一个休憩环境,人们等车的时候,可以被绿意环绕当内部绿植和候车的人们、行李箱、大塑料袋放在一个画面里的时候,反差感有,但同时也很chill不是么还有一个小细节,也挺意外的当我不断游走在候车区的时候,不仅仅满眼的绿色,居然偶尔还有轻风拂过整个大厅穿堂而过的微风,让绿植也随着风微微摇摆我很好奇,为什么在火车站里候车也能清爽宜人的空气流动原来仔细一看,是整个大厅的通风系统遍布空间上方

尤其是对着植物的地方,明显有力度较大的风吹拂着我想这也是结合内部植物的一种特殊设计所以,从头到尾走了一遍,我看嘉兴火车站它没有火车站常见的大广场取而代之的是敞亮的天窗、郁郁葱葱的植被、充满着松弛感的生态和城市空间融合的环境当然,背后需要大量保洁人员每天精心维护,但这一切也是值得的

当松弛感第一次和火车站空间同时出现,真的很妙不管是在外打拼回到嘉兴的人,还是第一次来嘉兴游玩游客仅仅在火车站半小时,相信就感受到这个城市的美好03一直以来,火车就只能是火车站吗,这个地方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在我们以往认识认知里,火车站被赋予了太久单一的定义充分挖掘这个空间的新可能性,是马岩松这次设计的领先这是全国目前首个全下沉式火车站,才让改变真的在发生MAD将火车站的功能空间,全部置于地下包括候车厅、商业空间等,因此大量的地面空间可以用来作为新的城市空间围合的草坪、历史博物馆、城市公园、新建的商业体等等这样旅客可以选择从地下通往候车厅赶路,如果有时间、有闲情逸致也可以步行从地面的公园穿过,在大草坪上休息、参加音乐节、参观历史博物馆等等嘉兴火车站提供了多种选择性首先,老嘉兴火车站可以说是全国最古老的火车站之一,它初建于1907年,于1909年投入使用,还是“中共一大”的重要见证者这座火车站建筑背后见证了太多有关城市有关国家的重大历史因此老站房被1:1比例复建,如今呈现的青红砖建筑,就化身成为了一个城市博物馆的样子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过去,你都能看到新旧融合,历史和现在对望的样子

从候车大厅抬头往上望,老火车站就出现在视野当中,时刻提醒着人们这是一段被红色浸润的城市老站房部分砖体的表面,印着“建党百年”、“嘉兴2021”字样

于细节处,纪念着这有关于这个城市的特殊历史意义此时的嘉兴火车站,不仅仅只是一个火车站而是城市历史的承载者,是保留历史记忆的博物馆展厅内部展示着这个城市那些有关城市历史的记忆,从而也让人们有了多一个去往火车站的理由而马岩松在一次采访提到:“希望这个项目有穿梭感。”这种穿梭感,不仅是从车站外面能够看到列车每次穿梭而过的感觉

也是在老站房和新火车站两种形态建筑的交织中,时光的穿梭感,也在这个项目中时刻被具象化了因为全下沉式的设计,留给地面的空间变得更多,于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嘉兴火车站,其实某种意义上也变身成为了城市的绿肺公园这里有平时可以让市民露营、休闲、甚至举办音乐节、公园市集的大草坪

和人民公园连接成为一体,人们来到火车站,其实也是来到了公园,赏花观景运动喝茶

这里还会是嘉兴未来的一个人文商业综合体在南广场“漂浮”着的七座圆环建筑,像是连绵起伏的绿色丘陵那样,未来将会引进人文商业、酒店等品牌打造一个兼具交通、公园、商业、艺术、人文的综合城市场所所以,在嘉兴火车站,真正做到了不仅仅是火车站,而是“火车站+X”的功能设计打破单一的形态与功能,所以变得更加珍贵04因为敢不同,所以才珍贵在和大家分享过全国这么多房地产项目之后有时候回过头来看看城市公建的设计,也能让人倍受启发人们好像忘了如火车站这样的城市空间,也需要更新迭代

而改变固有范式,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困难的但好在我们看到,有人在改变,改变也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