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浙江丽水的近现代杰出人物简介(下篇)

冬小宋啊 2025-03-01 11:57:21

应括(1907年3月—1941年4月25日),浙江缙云县新建镇人。自幼随父在北平读书,高中毕业后考入张学良所办的东北讲武堂,学习军事。1931年南下,在国民革命军七十九师任连长、团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转战平湖、余杭、富阳、庐山、安德、南昌一带。1939年秋,参加忠义救国军,任第一支队中校团参谋主任。1940年,调任该军教导第一团中校团副,进军苏沪敌后。因连克敌人重要据点,晋升为淞沪行动总队上校副总队长,代行总队长职务。1941年4月25日,率领部队攻打日军占领的练圹镇。亲临前沿指挥,不幸中弹阵亡。牺牲后,国民党当局电令追晋陆军少将,并将灵柩护送回原籍安葬。

周志苍(1911年—1945年),又名周景宁,浙江景宁县家地乡坪坑村人。出身贫农家庭,打短工糊口,备受压迫、剥削之苦。1934年3月,在福建寿宁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团,转战寿宁、景宁边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景宁最早的红军战士、共产党员。后调任中共闽东特委警卫二班班长,勇敢多谋,深受组织信任。1934年3月,护送中共“七大”代表和闽北红军分区司令曾昭铭等人赴延安,途经安徽无为,遭顽军袭击,被捕活埋。

高威廉(1915年9月20日—1938年7月19日),出生于浙江松阳。毕业于中央航校第五期,后留校任教官。1937年春,他晋升为中尉飞行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多次奉命驾机轰炸日军阵地,屡次圆满完成任务并得到上级嘉奖。1938年7月19日,高威廉奉命从武汉出发轰炸日军战舰,完成任务返航途中遭遇日军飞机拦截,战机被击伤后坠入汉阳张公堤西湖,不幸牺牲,年仅23岁。

宋晞(1920年—2007年),浙江省丽水县人。著名的教授和台湾史学家。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并获得硕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获得硕士学位。还获得了韩国建国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曾担任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主任、史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以及第四任校长。还曾在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东海大学等高校任教,并在香港珠海大学担任教授兼中国文史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宋史和中国现代史,代表作品包括《宋史研究论丛》、《旅美论丛》和《中国现代史论丛》等。

陈慕华(1921年6月21日-2011年5月12日),出生于浙江省青田县油竹。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经济工作和妇女儿童工作的杰出领导人。读中学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从国统区奔赴延安,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延安工作,成为八路军第一位女参谋。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派赴东北工作,参加了东北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等职务。

李华雄(1923年—1949年),浙江省缙云县夏加畈村人。1941年秋末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仙都中学和农村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起仙都中学党支部和前溪农村党支部,归属于金华党组织领导。1944年,他建立了中共缙云区委,并担任书记。1948年秋,他建立了闽浙地委城工部缙云支部,并担任支部委员。同年冬,他成立了闽浙边区人民解放军独立支队,并担任支队长。1949年5月,他在前往武义县参加接管工作时,途经永康姚花塘时遭土匪伏击牺牲。

潘香凤(1925年~1948年),出生在浙江青田县万山村。1939年4月,中共万山村支部成立,潘香凤加入儿童团,积极参加放哨、宣传等活动。1942年,她成为地下交通员,经常装扮成村姑、学生、商人,巧妙地通过敌人封锁线,传递消息,刺探敌情。1944年5月,潘香凤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她兼任游击队侦察员,继续从事地下工作。1947年,因敌人突然袭击,潘香凤不幸被捕。1948年1月13日,潘香凤在永嘉县碧莲乡白岸刑场从容就义,年仅22岁。

杨洪芝(1936年11月-1955年1月),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人。1952年冬,响应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配在一支队三中队十分队任战士。入伍后多次受到嘉奖。1955年1月18日,在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英勇牺牲,安葬于台州椒江的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内。鉴于杨洪芝烈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功绩显著,部队党委决定:追记二等功一次,并号召全体指战员向杨洪芝烈士学习。

王友军(1962年—1985年5月5日),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北界王坞人。解放军战士、中共党员。198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35161部队75分队先后任战士、副班长、班长。由于军事素质突出,个人8次参加团以上军事比赛,获全团无后座力炮班内膛枪射击和炮兵尖子班集训比赛第一名,多次被评为优等炮手,8次获连以上嘉奖。他组织能力强,所带领的班被连队树立为“尖子班”,临战训练时在团、师比武中获第一名。1985年5月5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中,率战士坚守离敌只有20多米的142高地哨位,一口气投出17枚手榴弹,当场毙敌6人,击退敌人的反扑。深夜21点,敌人对邻哨发起攻击,王友军毅然前往支援,一发炮弹打来,王友军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时年23岁。部队为他追记一等功,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一等功臣称号。

周丽平(1968年7月26日—1991年7月19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莲房村人。1986年11月应征入伍。 1987年任班长,曾3次受嘉奖,被评为国防勇士。1989年入装甲兵指挥学院学习。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11日,从解放军原装甲兵指挥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某坦克装甲步兵团任见习排长,当晚坚决要求随部队奔赴抗洪救灾第一线,连续奋战8天。1991年7月19日下午,为救援淮河遇险的救灾民船英勇献身,年仅23岁。1991年9月30日,中央军委授予其“抗洪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有遗漏的丽水近现代杰出人物,欢迎大家补充。喜欢就点赞关注小编吧,谢谢大家!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