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巴斯血战:捷尔任斯克陷落,乌克兰最后的赌注?

琉璃映月楼 2025-02-13 16:30:17

老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这仗打到这份儿上,粮草这玩意儿,怕是比兵马还重要。 捷尔任斯克,这名字听着挺陌生,但它在顿巴斯战场,却成了个关键节点,像块卡在喉咙里的骨头,堵得双方都难受。俄军攻克它,消息传出来,你猜怎么着?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可不是简单的军事行动,这背后,藏着多少算计,多少无奈。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一月底。顿巴斯,这片土地,早已被战火犁了一遍又一遍。俄军发起了总攻,捷尔任斯克,就成了这场总攻的成果之一。 这可不是什么巧合,这背后是俄军周密的计划,是血与火的锤炼。 51集团军,这支部队,我听说过,是老部队了,战场经验丰富,加上志愿兵的增援,这战斗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们就像一头饿狼,盯上了捷尔任斯克这块肥肉,猛扑上去,就是一顿猛攻。

捷尔任斯克,地处利沃夫河与多涅茨河交汇处。这地理位置,那可是战略要地,易守难攻。 乌军可不是吃素的,早就把这里当成要塞,建起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这顿巴斯地区的城市,一个挨着一个,就跟串起来的珍珠似的,互相支援,互相掩护。 乌军利用城市建筑群,构筑起层层防御,想打进去,不容易。

他们在这儿部署了八个作战旅,据说超过四万人!摆明了要堵死俄军的西进通道,还想抢占制高点,控制整个地区的态势。这架势,摆明了是要跟俄军死磕到底。 但这,真的能挡住俄军的攻势吗?

俄军这次攻势,规模之大,气势之猛,让我对局势的走向产生了深深的疑问。 这,不仅仅是为了拿下捷尔任斯克这么简单吧? 我琢磨着,这背后,是不是有更大的战略意图? 会不会是俄军想通过一场大胜,逼迫乌克兰赶紧坐下来谈判,增加谈判的筹码? 我觉得,很有可能。

俄军可不是空手来的,他们动用了大量的重炮,那火力,简直令人咋舌。 朝鲜的170毫米谷山大炮,俄罗斯的“郁金香”240毫米重型火箭炮,这些大家伙,轮番上阵,把乌军的防御工事炸了个稀巴烂。 再加上航空炸弹、温压弹,还有那些嗡嗡乱飞的无人机,乌军简直是腹背受敌,毫无还手之力。

乌军在捷尔任斯克的防御工事,再坚固,也扛不住这种狂轰滥炸。 他们缺乏有效的空中支援,远程炮火也严重不足。 在俄军的进攻下,损失惨重,人员伤亡,火炮坦克,那是成片成片的损失。一周时间,据说就损失了10435人,整个战役下来,数字更是高达2.6万人!八个作战旅,全都被打得七零八落。340门火炮,240辆坦克装甲车,这些装备的损失,更能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这还没完,更让我感到揪心的是,美国的军事援助,居然要暂缓90天! 欧洲那边的援助,也是摇摆不定。 乌军本来就弹药不足,这高强度的战争,他们还能撑多久?

而这一切,或许都源于一个错误的决策: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因,居然把大量兵力投入了库尔斯克战场! 这可是一个致命的失误,导致顿巴斯防线空虚,给了俄军可乘之机。 俄军趁虚而入,在库尔斯克战场上,24小时内就消灭了370名乌军士兵,摧毁了大量的装备,包括弹药库和无人机指挥所。

库尔斯克战场,现在成了乌克兰最后的筹码。 乌军还在继续增兵,投入了T72坦克和北约的装甲车辆,准备反扑。 但这场豪赌,能赢吗?

看着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听着这炮火连天的消息,我心里五味杂陈。 这场战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这场战争的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破碎,是无数个生命的逝去。 捷尔任斯克的陷落,只是这场战争的一个缩影,更突显了这场战争的残酷与无奈。 乌克兰最后的筹码,能否扭转局势? 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所以,朋友们,你们怎么看? 这场战争,最终会走向何方? 乌克兰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思考,一起讨论。

0 阅读:0

琉璃映月楼

简介: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