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盘,A股科技板块强势反弹,科创综指上涨2.70%,北证50上涨6.88%,半导体、AI算力等细分领域集体回暖。美国“对等关税”引发二级市场特别是科技股的调整,很多人都在问:还会有科技牛市吗?你还相信有科技牛市吗?个人觉得,今天的上涨说明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A股的短期冲击已经得到了消化。
这两天,很多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回购的公告,上海国资委明确支持科技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回购提升估值,国家社保基金高调增持科技龙头。根据瑞银预计,2025年险资、社保将向科技股注入超1.7万亿元,叠加“新质生产力”的政策红利,这些努力将能对冲短期的不确定性,科技股投资长线逻辑未变,短期内还需要警惕依赖海外供应链的消费电子等板块,但可以多关注超跌修复的国产替代、自主创新等方向。
对科技行情有信心还有来自产业突破的信心。我想起前几天收到一条弹窗,李开复说2025年会是AI应用大规模落地元年。年轻时李开复曾是我的偶像,所以点进去看了,李开复的观点是过去两年大模型能力不断提升,在回答能力上已经远超人类,新技术持续突破,数字化AI与真实物理世界将进一步融合,AI应用层的爆发周期将缩短到两年以内。

我比较认可这个观点,今年国内AI的发展有目共睹,所以想找找重仓AI应用的基金。设置筛选条件:(1)当前规模合并值超过1亿元;(2)按照万得行业标准分类,信息技术行业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超过70%;(3)过去半年收益超过30%;(4)2025年以来收益超过20%。没想到只选出诺安稳健回报(A类:000714、C类:002052)一只基金。

数据来源:万得,截至2025年3月31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这是一只当前聚焦AI大模型应用的基金,邓心怡在诺安稳健回报的年报中写道,关注2025年应用生态和端侧硬件新品类的发展。在应用方面,聚焦国内金融、教育、营销、医疗等已具备渠道、数据和客户基础的软件及应用产业链;在端侧方面,聚焦已积极布局Agent功能的国内外手机厂商、笔记本产业链及眼镜、具身智能等新终端模式。
邓心怡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目前担任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善于通过宏、中、微观全局视野前瞻挖掘市场机会,目前较为关注科技领域。诺安稳健回报很早就开始布局AI算力,在看到豆包大模型、DeepSeek有望实现使用成本大幅下降,带动模型成熟度跨越奇点后布局AI应用,前瞻性抓住投资机会,2024年2月5日至2025年2月7日诺安稳健回报实现了109.94%的收益,同类排名前1%;2025年以来实现了26.62%的收益,同类排名也是前1%。(数据来源:万得,截至2025年3月31日)
回顾今年的产品业绩,我还发现诺安另一只产品业绩不错——诺安精选价值,跑出了30%多的收益。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是唐晨,专注生命科学前沿,布局了创新药、生物科技。
唐晨认为医药生物行业的牛市基本上都是“产业牛”,是“政策、资本、产业”三者共振的结果。目前来看,政策支持的方向非常明确,就是创新药,如果创新药能够发展好,它其实能够带动医药生物行业各个细分领域的发展,所以他牢牢把握创新药这个主线,选择大单品、格局好、预期稳定、高增长的股票。2025年一季度诺安价值精选实现31.91%的收益,同一时间段内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和中证医疗指数分别实现了25.23%、3.12%的收益。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
除此之外,针对科技上中下游和全产业链诺安基金也有产品覆盖。

诺安优化配置和诺安成长聚焦上游硬科技半导体先进制程突破。这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都是刘慧影,她曾在纽约负责科技股研究,加入诺安基金后成长为了一名科技成长风格基金经理,投资围绕科技产业的长周期发展、国产替代及全球视野展开。
诺安优化配置关注芯片国产自主可控“卡脖子”领域,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刘慧影任内实现了16.41%的回报,跑赢科技50指数37.53%。
诺安成长是一只百亿基金,选择陪伴中国科技巨头成长为全球科技巨头,挑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科技巨头,其前十大重仓股中部分个股已持有超过20个季度。

数据来源:万得,截至2025年3月31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诺安稳健回报、诺安积极回报、诺安创新驱动聚焦中游AI端侧应用。诺安稳健回报是本文筛选出来的基金,由邓心怡管理,聚焦AI大模型应用。
诺安创新驱动由邓心怡、左少逸管理,聚焦AI端侧+科技新基建。左少逸具备深厚的产业背景与行研经验,诺安创新驱动坚持布局大科技的两个核心方向,一个是以AI终端+AI应用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应用萌芽,一个是以半导体、信创为代表的软硬科技自立自强,过去一年收益21.57%。
诺安积极回报由刘慧影管理,聚焦高纯度中国AI应用,这也是一只几度跑到混合基金第一的产品。
诺安价值精选、诺安优势行业聚焦下游AI+产业链。诺安价值精选由擅长医药的唐晨管理,重仓A+H创新药,今年收益超过30%。诺安优势行业聚焦具身智能产业链,基金经理关心AI智能水平提升带来的产业重构的投资机会。
诺安益鑫、诺安和鑫、诺安研究优选聚焦科技全产业链。诺安益鑫由陈衍鹏管理,他对自己的定位是“低波科技”,攻守兼备、持仓均衡,诺安益鑫的波动明显比科技指数小,而且长期业绩优秀,在陈衍鹏任内实现了33.18%的收益,同类排名138/1779(数据来源:万得,截至2025年3月31日)。诺安研究优选由邓心怡管理,周靖翔为基金经理助理,聚焦泛科技赛道。诺安和鑫由邓心怡、陈衍鹏管理,聚焦科技主线。

数据来源:万得,截至2025年3月31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分析完说说我的感受,诺安基金在科技上很有优势,除了众所周知的诺安成长,还有很多科技基金也很优秀。陈衍鹏管理诺安益鑫已经有将近5年的时间,经历过2020年和2021年的科技牛市,还经历过2022年到2024年9月的科技熊市,表现一直很稳,最大回撤约是科技指数的一半,给基民创造了较好投资体验。邓心怡是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同时也是基金经理,抓住AI发展带来的机遇,在她的带领下诺安基金前瞻性的搭建起了覆盖科技上、中、下游和全产业链的产品矩阵,让投资者得以精准捕捉AI与科技产业变革的全链条机遇。
目前看来,未来科技成长应该还是最会受到关注的方向。如果你看好科技方向,可以从中找一找适合自己的基金。
有什么想交流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风险提示:转引的相关观点均来自相关机构或公开媒体渠道,本人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中涉及个股的,不构成股票推荐和投资建议,股票市场波动大,购买前请审慎操作。市场有风险,定投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