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阿根廷央行发布公告报道,阿根廷已与中国人民银行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将总额350亿元人民币(约合50亿美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中已激活部分延期12个月。公告指出,该笔款项原定于2025年6月到期,此次续签后将延至2026年年中。此举有助于阿根廷平稳过渡到一个稳定、可持续的货币和汇率体系,以应对当下外部资本流动的严峻挑战。
美联社称,这缓解了阿根廷日益减少的外汇储备的一些压力,并凸显了中阿伙伴关系的战略重要性。彭博社则提到,这一续签声明发布的时机,至关重要。声明发布的几天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预计将访问阿根廷并与总统米莱举行会晤。彭博社还提及,最近几周,特朗普关税挑起的贸易战,震动全球市场。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官员还对中阿本币交换协议发难,试图施压阿根廷终止协议。
阿根廷总统米莱(资料图)
美国一边要求阿根廷“疏远中国”,一边却无法提供替代方案。尽管米莱与特朗普私交甚密,曾被称为“阿根廷版特朗普”。但面对国内经济困境,他不得不权衡“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近期米莱政府派经济部长赴美游说,却遭美方冷遇,连IMF贷款都未获明确承诺。相比之下,中国从未将合作与政治条件捆绑。这种反差让阿根廷舆论清醒认识到:美国的“支持”充满算计,而中国的合作至少提供了喘息空间,是实打实的帮助。
在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宣布访问阿根廷之前,阿根廷政府与中国火速续签了18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额度。在此之前,中国外交部也对特朗普政府发表的有关中阿货币互换协议的言论作出了回应,外交部表示,中阿货币互换协议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该受到任何第三方的干扰。现在阿根廷签署了这个货币互换协议之后,阿根廷便能用人民币兑换美元来偿还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特朗普政府对于阿根廷的收割计划就将彻底落空。
阿根廷总统米莱(资料图)
在巴拿马之后,美国继续将黑手伸向拉美地区,妄图遏制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据港媒《南华早报》报道,特朗普政府威胁停止支持阿根廷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贷款申请,以此胁迫阿根廷总统米莱终止与中国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并与中方“保持距离”。执行主席帕特里西奥·吉乌斯托一直积极倡导加强中阿两国关系。他指出,考虑放弃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对于阿根廷而言毫无道理,因为无论是IMF,还是美国,都不会愿意为阿根廷提供同等的资金流动性支持。
考虑到几天之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将出访阿根廷并与米莱举行会晤。有分析指出,阿根廷选在这个时间点同中方签署本币互换协议,相当于给了美方一个“下马威”,让美方明白中阿关系不会因为外部施压而发生改变。毕竟美国跟国币货币基金组织都不会为阿根廷提供同等的资金流动性支持。因此,不管是出于发展国内经济的考虑,还是为了稳定外汇,减少对美国的依赖,阿根廷政府都有必要跟中国搞好关系,借助中国企业跟中国市场,带动本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特朗普(资料图)
拉美国家通过观察阿根廷的例子,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在国际舞台上,盲目追随美国的脚步已不再是唯一选项。只有独立自主地开展对外合作,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因此,随着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纷纷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美国在南美洲的“后院”已经不再稳固。对于美国来说,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霸权手段干涉南美国家内政,遏制其他国家的成长,最终只会被南美国家所拒绝,其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加速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