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百元机如果还用4G处理器,HD分辨率的“大果粒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所以百元机的框架应该是这样的:
SoC:5G入门级芯片,骁龙4 Gen1/天玑700/810/6020/6080(这几个差不多)、骁龙695、骁龙6 Gen 1(性能再强一档,价格也更贵)屏幕:FHD+分辨率,LCD或者OLED都行摄像头:就扫个码,要求不能太高
600-700多块钱可以搞个Note12 5G,256G备用或者给长辈都不错,配置均衡,该有的都有。
不需要大内存的话,700多更推荐iQOO Z9x

如果需要长续航,推荐iQOO Z9x,电池超级大,可以用很久,相比上一代Z8x,处理器和电池容量保持一致,变化点一个是屏幕升级到全局1000nit亮度的高亮度LCD屏幕,一个是扬声器变成双扬,还有就是机身变得更薄了,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选Z9x合适一些。

荣耀X50降到1000元以内了,强烈推荐给长辈用。主打的卖点就是屏幕素质+超长续航+轻薄机身,电池容量达5800mAh,屏幕采用一块1.5K分辨率,120Hz刷新率的OLED屏幕,支持1920Hz PWM调光,大容量电池+骁龙6 Gen 1的组合也保证了续航,这款手机还通过了SGS防摔认证,再也不用担心长辈手滑摔碎手机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处理器性能略差,充电慢,不支持NFC。
1000-1500元价位【千元机】千元机的配置卷多了,配置框架应该是这样的:
SoC:5G中端级别芯片,天玑8300这个级别,部分性价比机型可以给到骁龙7+ Gen 3或者骁龙8s Gen 3的配置屏幕:FHD+分辨率,不追求高档屏幕,但最好护眼摄像头:主摄大概是OV64B这个级别的就行,要求不需要高,超广角最好有,长焦不做要求
iQOO Z9终究还是放弃了LCD的信仰,选择一块峰值亮度4500nit,素质不错的华星C8基材OLED屏幕。
这一代主打续航,OLED+6000mAh,续航很好,厚度控制在8mm以内,手感不错,带IP64防水。不过性能相比Z8没有提升,骁龙7Gen3+LPDDR4X+UFS2.2的组合,闪存和内存规格相比Z8反而退步了。

Turbo 3是Note12 Turbo的后继产品,依旧是低价位神器。搭载骁龙8s Gen 3处理器,性能和上一代旗舰8 Gen 2差不多,屏幕也是华星的1.5K C7基材屏幕,还有90W快充和5000mAh电池,整体配置非常出色,重量还比较轻。定位偏向于游戏玩家,机身材质和主摄素质较为一般。

Ace3V搭载了新处理器——骁龙7+ Gen3,这颗处理器性能和骁龙8s Gen3、骁龙8Gen 2差不多,高于8+。Ace3V整体偏高性价比取向,塑料中框,低规格的LYT600主摄(大概是IMX686、OV64B这种水平的,不如GN5、IMX890),续航不错,屏幕天马U8+材质,比较护眼。
1500-2000元价位:1500价位的手机配置卷多了,配置框架应该是这样的:
SoC:5G中高端级别芯片,起码要骁龙8s Gen 3这个级别的,部分高性价比机型提供天玑8400、骁龙8 Gen 3这个级别的SoC可选屏幕:FHD+分辨率,屏幕素质较高,最好带高频PWM调光,护眼摄像头:主摄大概是LYT-600/OV64B这个级别的就行,要求不需要高,超广角最好有,长焦不做要求
iQOO Z9Turbo长续航在原版基础上加大了电池,电池提升至6400mAh。定位和红米Turbo 3有点像,都是塑料机身,较为低端的主摄,主打游戏玩家。相比Turbo 3,它电池更大,屏幕素质略好(华星C8基材1.5K直屏),还带IP64防水(生活防水,淋个雨没事,不要泡水就好)。

真我Neo7SE是一款主打超长续航的机型,在Neo7的基础上换了芯片,性能弱了些,但续航更强。天玑8400+7000mAh电池的组合,续航非常强大,此外还搭载了一块素质不错的直屏,还有80W快充,很适合做工作手机或者游戏手机。

红米Turbo 4是2000元价位比较有竞争力的一款机型,最大的优势就是首发了天玑8400这颗高能耗比的SoC,峰值性能它介于骁龙8s Gen 3和骁龙8 Gen 3之间,但它能耗比出色,游戏的时候功耗较低,日常使用续航表现也很不错,搭配6550mAh的大容量电池,可以说是绝佳的工作机/游戏机选择。

真我Neo 7是最近发布的新品,最大的卖点就是7000mAh容量的电池,目前在2000元价位,这样的电池容量非常有优势。此外它屏幕也不错,高亮度高触控采样率的直屏,拿来做游戏手机或者工作手机挺好。不足之处就是机身全塑料,影像规格也一般,不如同价位的GT6,是一款标准的“偏科生”产品。

GT6性价比很高,2000不到买到骁龙8 Gen 3的配置,它是一款很适合游戏玩家的手机,尤其适合王者荣耀等MOBA手游,搭载一块京东方S1+材质,峰值亮度6000nit,瞬时触控采样率2500Hz的高素质直屏,还有针对王者、吃鸡的专属优化,很适合经常玩这两款游戏的玩家。
2000元附近,GT6和Neo7都可以选,如果追求更均衡,更好的机身质感,选GT6;如果追求绝对的续航时间,那么必然是Neo7了。

如果原来用华为或者荣耀,习惯了那套操作系统,不想换到别的牌子,这个价位华为Nova或者荣耀数字系列,又没有太好的选择,这种情况下,考虑荣耀GT还是可以的。骁龙8 Gen 3处理器,起步2199元的价格,补贴后1869元,性价比确实还可以,但相比真我、红米等子品牌,荣耀GT的电池容量还是小了点,也不带防水和超声波指纹,外围配置低一些。
2000-3000元【两三千】这个价位手机的配置框架应该是这样的:
SoC:5G旗舰芯片,天玑9300+/骁龙8 Gen 3屏幕:FHD+分辨率,2K+分辨率,必须要护眼摄像头:主摄用中高端CMOS(光影猎人800、IMX866V、IMX890等)符合上述配置框架的,一般是子品牌的中端系列,比如红米K、iQOO Neo、realme GT等。

K70Ultra是一款比较适合游戏玩家的中端手机,性能释放较为激进,1.5K华星C8+基材的直屏,天玑9300+处理器,很适合打游戏。搭载了小米龙晶玻璃,并支持IP68,防护能力进一步提升。不足就是真的挺厚重,手感较为一般。

如果预算2000出头,以游戏为主,一加Ace 5是一个好的选择,它的性能释放比K80更出色,续航同样出色,很适合游戏玩家。

都说“红米K系列正统在标准版”,K80延续了K系列的高性价比,相较于便宜200块钱的iQOO Neo10,它多了金属中框,2K屏幕,IP68&69防尘防水,整体来看个人觉得性价比更高一些。
3000-3500元【三四千】这个价位手机的配置框架应该是这样的:
SoC:5G旗舰芯片,骁龙8 Elite/天玑9400屏幕:FHD+分辨率摄像头:主摄用中高端CMOS(光影猎人800、IMX866V、IMX890等)这个价位,自然是全新的子品牌Pro系列,比如红米K Pro、iQOO Neo Pro、真我GT Pro等。真我GT7Pro性价比不错:

如果想花最少的钱,买旗舰芯片的手机,补贴后16+512G 3099元的iQOO Neo10Pro可以考虑,综合配置比较均衡,塑料中框算是一个遗憾,但看在比其它家便宜个2-3百起步的份上,可以接受。

真我近期加推了一款GT7Pro竞速版,比起GT7Pro,这款竞速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调整:闪存更新到UFS4.1;增加了旁路供电;屏幕从三星S2换成京东方;砍掉3x光变的长焦镜头;主摄从IMX906降级到IMX896,别看这俩CMOS的大小是一样的,IMX906多了一个DAG-HDR技术,动态范围表现要更好;最后就是指纹从超声波指纹,降级为光学指纹。等于说,真我在GT7Pro(相当于母品牌入门旗舰的配置)基础上,做了适当阉割,推出了这个“竞速版”。
横向对比这个价位其他机型,GT7Pro竞速版拥有更大的电池容量,续航上有优势,比较适合玩游戏较多,对影像要求不高的用户。

一加Ace5Pro和Ace5一样,是一款偏向于游戏玩家的旗舰手机,相比GT7Pro,它影像方面有所缩水,但拥有旁路供电,边充边玩也不用担心手机发烫,更适合长时间游戏。
3500-4000元【三四千】观察了一下,今年【子品牌中端Pro】这一系列出现了分化,一类保持高性价比,在【子品牌中端】的基础上,仅仅做了芯片提升;一类向上发展,加入了长焦镜头、防水、超声波指纹,向【母品牌旗舰】看齐。
前面3000-3500元价位的属于后者;而3500-4000元价位的机型,属于后者。
这个价位手机的配置框架应该是这样的:
SoC:5G旗舰芯片,骁龙8 Elite/天玑9400屏幕:FHD+分辨率/2K+分辨率摄像头:主摄用中高端CMOS(光影猎人800、IMX866V、IMX890等),带中高素质的长焦镜头(IMX882、JN1等)外围配置:IP68&IP69防水,超声波指纹,无线充电等旗舰配置
真我GT7Pro性价比很高,它不光价格便宜,配置也没有缩水,除了影像之外,大电池、高亮屏甚至超声波指纹、IP69&IP68防水全给你安排上,金属中框+玻璃机身,机身也没阉割。
红米K80Pro作为这个价位的全能旗舰,自然应当入选:

同样是性价比很高的手机,有大量的旗舰下放配置,对比GT7Pro,屏幕素质、无线充电占优,但是影像模组规格稍逊一筹,电池容量和有线充电功率也有所不如。
【框架外机型】此外,如果对性能没有太高的要求,需要较好的拍照水平,推荐X100s Pro,这可能是目前能买到的,最便宜的1英寸底机型,加上蔡司算法,影调表现也不错。

这个价位主要是【母品牌旗舰】的天下,按照【配置框架法】分析,配置大概是这样的:
- SOC:骁龙8至尊/天玑9400
- 屏幕:1.5K/2K分辨率,供应商主要来自京东方/华星
- 影像模组:主摄1/1.3英寸左右大小(如光影猎人900/LYT818等),长焦和广角均为底较小的高像素CMOS(比如JN1/JN5)
下面,我按照品牌,逐一点评这个价位的手机。
首先是欧加系:
影像:个人其实蛮喜欢O家的哈苏算法的,色彩相比vivo的蔡司算法和小米的徕卡算法来说,更柔和一些。
系统:经历了ColorOS 14的低谷,这一代ColorOS 15在外观、流畅度上表现不错。

Find X8可能是今年“果味”最足的安卓机,大黑厂在“致敬果子”这一块从来不含糊。大R角,直中框,果味十足的壁纸,乍一看可能还以为是iPhone。外观质感确实不错,但外围配置不算出色,指纹还是短焦光学指纹,扬声器音质比较一般。此外,目前Find X8在线下店优惠力度更大,建议大家去线下店问问。

一加13定位比X8更高,搭载更高规格的主摄,超声波指纹,2K大屏和6000mAh电池,还有不错的散热和马达震动表现。如果咱平时玩游戏多一些,或者更看重外围配置,可以考虑买一加13。
接着是vivo:影像:蔡司算法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算法,影调偏明艳,对蓝色天空的表现很出色,人像也很顶。
系统:OriginOS 5原子岛致敬iOS,个人非常喜欢“橘子系统”的桌面布局和各类小组件,不过Origin OS 5对老机型支持一般,也是在酷安里被持续打低分的主要原因。

X200在2000-4000元价位的手机推荐里已经分析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总的来说是一款外围配置偏低,但影像表现不错的入门旗舰。这里我们再来看看来自vivo家的另外两款机型。

iQOO 13是一款偏向游戏玩家的旗舰手机,更像是Ace5Pro、GT7Pro的加强版,屏幕换了一块2K分辨率的屏幕,上了大面积VC,但做工质感不如X系列,适合玩游戏比较多的朋友。

X200Pro mini定位小屏影像旗舰,对比同样是小屏旗舰的小米15,它定位更高一些,采用了X200Pro同款主摄,规格更高的长焦镜头,加上蔡司算法,如果想找一款拍照更出色的小屏手机,可以考虑这款。比较遗憾的是,它没有搭载超声波屏下指纹,依然采用短焦光学指纹方案。
接着是小米:小米的数字旗舰定位很清晰,数字系列走小屏全能旗舰路线,数字Pro系列走大屏全能旗舰路线,Ultra系列走极致的影像大旗舰路线。
影像:徕卡影调比较鲜艳,“德味”十足,在部分场景下表现特别优异,但成片的稳定性个人觉得没有vivo的好
系统:澎湃OS2还可以,基本上处于无功无过的状态,没有太多bug,依然是大而全,个性化设置也多。

小米15同样是一款小屏旗舰,对比X200Pro mini,它在影像规格上要稍逊一筹,主摄素质、长焦镜头素质都要差一些,电池容量也稍微小一点。但是外围配置更强,无线充电功率更高,没有阉割超声波指纹,价格也便宜一点。两者我觉得都可以选,看你对品牌的喜好了。
最后是荣耀:荣耀在我这里是“华为替代品”,对于华为用户来说,荣耀的系统操作逻辑和鸿蒙很多相似的地方,换过去比较好适应。
影像:一般,基本上是主流品牌最末的一档,影调也没有优势
系统:整体流畅度和稳定性还不错,任意门功能很好玩,还是国内第一个接入deepseek的,但可玩性一般,外观也一般般。

荣耀最近似乎不太妙,市占率下滑,CEO离职。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品实在是太平庸了。前几代Magic系列,基本上相同价格,外围配置、影像配置都不如其它家的旗舰,到了Magic 6、7这两代,才算勉强赶上。说起小米,可能你会想起“人车家”,想起徕卡,SU7的爆火也带动了手机的销量;说到OPPO,可能你会想起哈苏;说到vivo,可能你会想起蔡司;说到华为,自然就是鸿蒙和“遥遥领先”。
但说到离开华为之后的新荣耀,你能想到什么?荣耀似乎也在尝试营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比如护眼、长续航、AI,但显然没有那么成功,没有形成记忆点。荣耀发布了什么牛逼的技术,马上大家会说“怕不是松山湖捡来的”。产品平庸,宣发没有特色,随着“荣耀不属于华为”这个观念深入人心,荣耀自然就不好卖了。
不过抛开这些,Magic 7我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配置上对比O\V\M这三家同一定位的机器,并不落下风。如果想要一台非常护眼的手机,或者你原先就是华为/荣耀的用户,这款机器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换机选择。
最后,放一下这几款机器的参数对比表:
(高清原图,如果看不清大家可以点开放大看)
各个机型独特的优势,图片里面有,这里不重复了,简单来说:
- 打游戏:iQOO 13(2K大屏+激进性能释放+120W有线快充)
- 拍照:X200Pro mini(硬件算法俱佳,除了炫光问题)、小米15(算法比较好)、一加13
- 小屏:小米15、X200Pro mini
- 续航:Magic 7、iQOO 13、X200Pro mini
- 综合推荐:一加13(均衡)、小米15(小屏)、X200Pro mini(小屏+影像+续航)
最后说下价格:O\V\H都是渠道商为主的销售模式,价格水分不小,往往能在线下淘到更便宜的价格(产品上市初期,厂商都会有价格保护的手段,但有些机型价格保不住了,比如X200)
5000-6000元【五六千】这一价位主要是各品牌的【母品牌Pro旗舰】。根据我的【配置框架法】分析,母品牌Pro旗舰,配置大概是这样子的:
- SOC:骁龙8至尊/天玑9400
- 屏幕:1.5K/2K分辨率,供应商主要来自京东方/华星
- 影像模组:主摄1/1.3英寸左右大小(如光影猎人900/LYT818等),长焦、广角为底较大的高像素CMOS(比如LYT-600)
符合这一框架的机型,有小米15Pro、Find X8Pro、vivo X200Pro和荣耀Magic 7Pro,先来一波逐一点评吧。

有一个笑话,5000多的pro级旗舰,居然连超声波指纹都没有!X8Pro这一点属实不到位。双长焦是一个亮点,加上主摄裁切,可以覆盖50、75、135这几个经典的人像焦段,拍人很合适.

X200Pro同样以强大的长焦镜头为人称道,但和X8Pro不同的是,它采用一颗大底,超高像素的长焦镜头,这颗镜头有1/1.4英寸的底,3.7倍的光学变焦,3.7倍以上,全靠裁切和算法。所以,在3.7-6倍这个焦段,大概就是89-138mm的范围内,X8Pro还有光学变焦,效果会稍微好点;但出了6倍,大家都是纯数码变焦了,这时候X200Pro大底高像素长焦镜头的优势就出来了。
如果你经常远摄,10倍甚至以上,X200Pro更优秀;如果你更喜欢在5倍附近拍人,X8Pro更出色。外围配置来看X200Pro也稍微好点,有超声波指纹,主摄素质也比X8Pro稍微好点。

小米15Pro主打一个均衡,屏幕素质不错,同级别唯一的2K+分辨率屏幕,外围配置不错,该有的都有,长焦镜头是1颗5倍光变的IMX858,这颗镜头是小米13Ultra上面首发的长焦镜头,底小,白天素质还行,但到了晚上,暗光长焦的表现就不太理想了。

荣耀Magic7Pro的亮点是采用了3D人脸,支付级别的,支付的时候可以直接扫脸,天气冷戴手套的时候很方便。此外,这台机器本身配置也比较均衡,属于各方面都不错,但不顶尖的水平,尤其是影像,硬件其实不差,但调得一般,听说荣耀也一直在优化Magic 7Pro的影像表现,希望能扭转荣耀拍照不行的印象吧。和Magic 7一样,7Pro也很适合作为原华为用户的换机选择。

(高清原图,如果看不清大家可以点开放大看)
Pro系列比起标准版,主要是屏幕、影像上有提升,不过今年各家的pro比起标准版,提升幅度并不算大,影像的提升主要体现在长焦上,4款机型均搭载潜望式长焦镜头。其它配置都是大差不差,总结一下:
- 拍照:X200Pro(眩光问题)、Find X8Pro(两颗长焦,拍人很合适)、小米15Pro
- 屏幕:小米15Pro(唯一的2K屏)、Magic 7 Pro(护眼)
- 续航:都很好
- 解锁方式:Magic 7 Pro(安卓唯一的3D人脸,支持扫脸支付,有一些情景之下扫脸比按指纹方便)
- 综合推荐:小米15Pro(均衡)、X200Pro(影像)
6000元以上这一价位主要是各品牌的【母品牌Ultra旗舰】。根据我的【配置框架法】分析,母品牌Ultra旗舰,自然是各家的“灭霸”机型,配置大概是这样子的:
- SOC:骁龙8至尊/天玑9400
- 屏幕:2K分辨率,供应商主要来自京东方/华星/三星
- 影像模组:
主摄为比1/1.3英寸更大的尺寸(如LYT818、LYT900等)
广角为底较大的高像素CMOS(比如LYT818);
长焦为底较大的高像素CMOS,带潜望变焦(比如IMX906、三星HP9),可能会采用双长焦,跟X8Pro类似,一颗管3倍左右的焦段,一颗管5倍以上的焦段。

小米15Ultra的实力自不必说,作为2025年的超大杯旗舰,它影像规格堪称豪华:1英寸主摄,50MP超广角(不过这颗超广角CMOS并不算好),50MP 3倍浮动长焦(IMX858,小米13Ultra用到现在的成熟硬件),200MP 4.3倍潜望长焦(HP9,vivo X100Ultra和X200Pro同款,最高能支持到28倍,也就是400mm无损变焦),还有更有质感的画面。我在店里对比了一下,相比小米15,小米15Ultra的徕卡影调质感更好,同样的场景,拍出来15U的成片更讨喜。除了影像之外,小米15Ultra其余配置也堆到顶,武装到牙齿。
再聊一下小米15Ultra的手感,其实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种拥有“大饼”影像模组的手机,一是重,二是头重脚轻,坠手,三是摄像头凸起严重,摸起来会有割裂感。但这三点小米15Ultra处理得都不错,尽管拥有229g的重量,还有9.35mm的厚度,但小米15Ultra的手感居然还可以,拿在手里没有明显坠手感,“大饼”部分虽然还是有明显凸起,但比14Ultra好太多了,更别提13Ultra割裂的中框设计。小米的硬件堆叠和ID设计还是在进步的。

Find X8Ultra主打2K+直屏,直屏爱好者也有Ultra可以选了。影像模组方面,主摄仍然是1英寸超大底的LYT900,搭配JN5超广角+LYT700(X8主摄) 3x长焦+LYT600 6x长焦,还有一颗多光谱摄像头。看得出来,X8U和X8Pro走了一样的3-6倍双长焦路线。两颗长焦的规格都相当不错,又有高像素,还有比较大的底。尽管底还是不如HP9大,但在6倍以下,全部靠光学变焦,优势更大。
至于折叠屏,Find N5做得很轻薄,但是影像部分阉割太多了。折叠机电池容量比直板机没啥优势,却要支撑更大的屏幕,续航肯定有所影响。除非有阅读文档、分屏多任务的需求,否则我个人觉得没必要专门买折叠屏的手机。
苹果、三星、华为的产品,我这里不做分析,这仨品牌都是属于“冲着品牌无脑入”的类型,买最新款就完事儿了,不需要研究配置。
感谢大家阅读今天的文章,今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电脑 手机的相关内容,记得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