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处风口浪尖之时,对她的任何评价都显得不那么客观。
如今,电影《我本是高山》的争议散去,我们终于能冷静的聊一聊,海清到底是位怎样的演员。
童年的压抑造就性格的狂放也许是“国民媳妇”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很多人说起海清难免会吐槽她有些市井小民的气质。
却很少有人知道,海清出生于南京一个显赫的大家族。
南京,古称金陵,这里仿佛天生就带着些贵气。
在这里有户姓甘的人家,是先秦时期宰相甘茂的子孙,也是海清母亲甘娟的母族。
虽然甘家血脉到了海清母亲那一支时,家族已经处于衰败后期。
但贵族人家的思想传统却始终影响着海清母亲。
海清从小到大,一直被家里浓郁的艺术气息熏陶着。
她被爷爷要求学习昆曲和京剧,纵使她对戏剧并不感兴趣,却不敢违抗爷爷的命令。
不仅如此,姥爷和舅舅也分别对她提出了其他的学习目标。
比如小提琴、二胡等等,海清学的苦不堪言。
而母亲甘娟对海清的要求则更为严格,礼仪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遵守母亲的要求。
据海清自己说,如果她在饭桌上哪个姿势不对,母亲的巴掌立刻就会打过来。
如果一个丰饶的大家族,对女孩儿生活上的限制还可以用物质去弥补。
可一个衰落的大家族,除了用严苛的封建传统去规训女孩儿,几乎无法给到海清任何物质上的回馈。
家里空间很窄小,下雨了连把伞都没有。
尤其是外公因居住的甘家老宅充公成为南京民俗博物馆而搬来她家居住后,就更显拥挤。
海清就是在这种及其压抑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
有人曾说,海清就是个喜欢炒作的,博眼球比起年轻流量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这样的论调,我是不同意的。
给一个人下定论,不能如此的简单轻易,忽视她本人的性格和做事的出发点。
无论是给郭敬明颁奖时当众脱掉高跟鞋,还是对着欧豪高呼“你是我的神”。
海清所谓的疯狂都有其童年压抑的原因在,导致她在终于不用被父母家人束缚后选择放飞自我。
除了被压抑的太久,她也是被保护的太好,对外界的反应过于迟钝,做事时的第一反应不是考虑后果。
至于这种性格对于海清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给她的事业影响好与不好,有时候还需要辩证的来看待。
性格带来的事业影响说起“你是我的神”这个出圈热梗,几乎所有看过原视频的网友都会给海清的行为冠以一个词“抓马”。
如果要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戏剧性。
你会觉得这不是个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情,更像是影视剧中会出现的情节。
对呀,这就是海清,这就是她作为一个演员能给出的戏剧碰撞。
不同于写好的剧本,也区别于排练好后的完美演出,是海清随时随地亦或者心血来潮就能做出来的事情。
除了在公众面前这样表现之外,海清对演员这个职业的规划也带着点疯劲儿。
看中一个剧本就愿意等它个一年半载,就算手上有更加具备商业价值的剧本也通通推掉。
据她说,在看到《隐入尘烟》这个剧本时,她完全忘记了自己还在度假。
从飞机到火车再到大巴,她一路颠簸就到了即将进行拍摄的村子。
扮丑没在怕的,拍摄时生活条件不好也算不了什么,就连去上旱厕这种事,也能当成笑话在采访时拿出来说嘴。
海清对待演员这个职业,有一股常人看不到的疯劲儿,也往往会被我们理解偏差为“急功近利”。
她在看到一个心仪的剧本和角色时,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考虑能不能拿奖。
毕竟她曾说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演员,天生就应该对表演带着虔诚和热忱。
《我本是高山》对于海清来说,本应成为下一个《隐入尘烟》,带给她口碑上的回馈。
只可惜出于种种原因,这部电影没能呈现出张桂梅老师的人物内核,也连带着让海清跌入口碑的谷底。
谁还记得她在路演中,就观众提出的质疑做出过回应。
那番听上去蛮真诚的话,却被质疑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消费女性主义翻车。
这其实又回到了最核心的那个问题,即:海清对外界的反应过于迟钝,做事时的第一反应不是考虑后果。
再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她习惯出于自身去考虑问题,而不会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去变通。
放在表演上,就变成了无论她怎么努力的去演,始终有着相同的感觉。
从《双面胶》到《媳妇的美好时代》,从《小别离》到《小欢喜》,角色不同却带着相同的人物底色,歇斯底里的表演风格可谓如出一辙。
你不能说海清演技不好,因为确实还挺有感染力的。
只能说海清掌握了太多表演的技巧,以至于她不能带给观众更强的代入感。
很努力了,却始终缺点儿天赋。
这种天赋不是你上山下乡待个几年就能弥补的东西,毕竟想要演出生活气息,还是要把自己当成真实的人。
游离在外的话,不管怎么去体验,都是没有用的。
也正是如此,才终于有了《我本是高山》矛盾的爆发。
观众对海清的不满,不是针对她对表演的不认真,而是她始终没能突破人与人之间的那层隔阂。
无法洞察真实的人性,就无法演出人物的内核。
我从不怀疑海清是个好演员,也欣赏她对事业的追求,如果要用网络上那些极端言论去评价她,是不公平的。
很多事情都需要辩证的来看待,非黑即白不可取。
不过,海清要想事业再上一层确实不是光凭努力那么简单。
多用心,而不是用技巧,才能达到人神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