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周六,墙上时钟嘀答嘀答,指针指向22点30分。
“龙龙、美美,来跟爸爸打声招呼!”黎丽(化名)没有失约,第一时间接到了刘新(化名)拨出的视频通话。
每周六22时30分,是刘新与黎丽在调解书里约定好的探望时间。
视频“云探望”,是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法官钟丹燕在化解一起“见娃难”探望权纠纷时想出的新办法。
2020年,黎丽与刘新协议离婚,双方约定孩子龙龙、美美跟随母亲黎丽生活,父亲刘新定期探望以维系亲子感情,可实际履行过程并不顺畅,在与父亲见了几次面后,孩子们似乎有意疏远父亲,不愿与其见面。
面对孩子们的电话拉黑、沉默不语、拒绝见面等行为,刘新气急败坏,认为是黎丽故意从中挑唆,疏离他与孩子的感情。
但黎丽却说,刘新每次接走孩子后,就找借口不让他们回家,好几次把孩子吓得号啕大哭。
几次争执无果后,刘新将黎丽诉至大亚湾经开区法院,请求保护自己的探望权。
子女探望权的履行与执行是婚姻家庭纠纷中的痛点和难点,钟丹燕接手过不少此类案件,深知背后理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羁绊。
图为近日,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法官钟丹燕(右一)约见当事人做回访工作。苏绮敏 摄
2024年7月,大亚湾经开区法院与区团委联合签署《关于构建大亚湾开发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以购买社会服务形式引入司法社工,为刑事案件中的未成年被害人、被告人及监护人和家事案件中的当事人及未成年人等群体开展案后跟踪、回访帮教、社会关护等专业的心理服务。
为全面了解案件实情,钟丹燕请来司法社工胡书果提前介入,着手开展家事调查、心理调适等工作,找寻矛盾症结。
在家访时,钟丹燕和胡书果发现两个孩子谈及父亲时焦灼不安,眼神不时躲闪,不愿多言,尤其本身较为内向的龙龙在父母离婚后曾被父亲强行要求不与妈妈和妹妹联系,每每谈及与父亲见面,都显得尤为紧张和排斥。
钟丹燕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刘新时,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我爱他们,但没想到会给孩子们心理带来那么大的伤害。”
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既要解法结还要解心结。如何将离婚给未成年子女造成的心理创伤降到最低,为他们提供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
为避免父母对簿公堂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钟丹燕与胡书果一番商讨后,决定以“云探望过渡”的思路展开调解。
“尽管你们已经离婚,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共同关心。刘新作为孩子的父亲,依法享有对孩子的探望权。”
在家事纠纷调解室里,钟丹燕循循善诱,先从孩子成长、父母责任等角度分析与疏导,劝说双方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有爱的生活环境,进而指出问题根源,并顺势提出方案:“孩子如今对爸爸心生芥蒂,勉强见面只会适得其反,不如让孩子先通过视频与爸爸聊天,给孩子一个心理过渡期,等关系缓和,再线下接触。”
“我同意。”
“我可以让孩子们试试。”
在钟丹燕的释法说理下,方案很快得到两人认同,双方签下调解协议,决定共同守护孩子。
不止步于此,钟丹燕与胡书果持续跟进案后回访工作,密切关注探望权执行情况、孩子及家人的生活状况。
“两个孩子都比以前活泼开朗了许多!视频次数多了后孩子们也不再那么排斥他了,说不定他们很快就能见面了,感谢法官!”近日,钟丹燕拨出的回访电话里,传来了孩子们的嬉笑打闹声。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作者:陈育敏 章婷责任编辑:盖峰 | 联系电话:(010)67550827 | 电子信箱:pinglun@rmfy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