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L
编辑 | 面包飞满天
前言
“我宁死也不撤!”
望着被浑浊的洪水肆虐的鱼塘,刘少平已经有点站不稳了,他绝望的瘫坐在地上。
7月5日的洞庭湖决堤事件让全国都震惊了,浑浊的洪水肆虐,吞噬着农田房屋,将这个“湖南第一险”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
几乎全部的土地都被淹没,更惨的是当地的养殖户,有超过200万斤加州鲈鱼逃逸,多年的心血一瞬间付诸东流。
这次洪水冲垮的不仅仅是家园,还是无数养殖户的希望。
鱼塘灾难
时间回到7月5日,团洲垸,这个地处湖南岳阳,扼守洞庭湖咽喉要道的地方,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
手机屏幕上闪烁的新闻推送,像是一记重锤,敲碎了夏夜的宁静。
“洞庭湖决堤!”短短五个字,却承载着千钧的重量。
当地持续不断的强降雨,简直是要把整个天空都倾泻下来,长达226米的决口,仿佛一道狰狞的伤口,撕裂了原本平静的湖面,也撕裂了人们心中的安全感。
对世代居住在洞庭湖边的老渔民来说,这只是又一次与自然的博弈,他们相信,自己早已身经百战。
但这一次,显然不一样了。
下午两点,尽管手机里开始疯狂弹出预警信息,但刘少平仍然心存侥幸,不愿意相信洪水真的会来,迟迟不愿撤离。
但看着朋友不断发来的大堤塌陷视频,刘少平彻底慌了。
混乱中,刘少平开车赶回家,接上怀孕的妻子和年迈的母亲,拼命地往高处逃离。
一路上,洪水像脱缰的野兽,吞噬着沿途的一切,晚上七点,筋疲力尽的刘少平终于带着家人逃到了安全地带。
看着眼前的满目疮痍,刘少平瘫坐在地上,嘴里全是“完了完了”的话语。
刘少平望着眼前一片狼藉,欲哭无泪,他不敢相信,他的鱼塘梦就这样猝不及防的破碎了。
近年来,在政府的扶持下,加州鲈养殖成为洞庭湖区的一项支柱产业,刘少平和其他村民一样,纷纷贷款承包鱼塘,希望通过养殖加州鲈鱼发家致富。
刘少平是土生土长的团洲垸人,和许多年轻人一样,他曾经背井离乡,在城市里打拼。
2019年,在得知家乡大力发展加州鲈鱼养殖的消息后,他毅然决定返乡创业。
加州鲈鱼,这种来自美洲的淡水鱼,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闻名,在国内市场备受青睐。
2010年左右,华容县开始推广加州鲈鱼养殖,并将其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大片大片的鱼塘,星罗棋布在洞庭湖边,几乎成了这里最具标志性的风景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技术指导、贷款支持到销售渠道建设,全方位助力养殖户增收致富。
老刘也投入了所有积蓄,承包了几个鱼塘,从鱼苗培育到饲料投喂,他都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几个鱼塘几乎承载了他后半生的希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辛苦经营,老刘的鱼塘终于迎来了丰收。
2024年上半年,加州鲈鱼市场行情一片大好,老刘和许多养殖户一样,都加大了养殖规模,希望能趁机大赚一笔。
但偏偏就赶上了大洪水,眼看着辛辛苦苦养大的鱼被洪水冲走,老刘的心都在滴血。
曾经生机勃勃的鱼塘,如今只剩下浑浊的洪水和漂浮的杂物。
经过全社会的努力,洞庭湖上的七十二小时,终于赢得了胜利。
政府马不停蹄的开始灾后重建工作,并承诺会出台相关政策,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但对于那些背负巨额债务的养殖户来说,未来的路依然充满着迷茫。
但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洞庭湖必将重现“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的壮丽景象,而那些曾经遭受洪水侵袭的家园,也必将在废墟上重建,焕发出新的生机。
但对于长江来说,此刻更大的危机却已经降临了!
入侵物种
加州鲈鱼,这个原产于北美的“外来户”,生长极为迅速,肉质也很鲜美。
在20世纪70年代,它被引入中国,这种看似美味的鱼类,却有着十分大的风险。
加州鲈鱼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肉食性鱼类,它能忍受1-36.4℃的水温,即使在轻度污染的水体中也能存活。
它们会抢夺食物资源,捕食鱼苗,甚至攻击体型较小的鱼类,会直接导致某些物种灭绝。
生存能力强就算了,关键还它还有十分惊人的繁殖能力,一次产卵就能产下几千粒的卵。
这样的生存策略,使得加州鲈鱼在入侵新的生态系统时,往往能够迅速占据优势,成为当地生态链顶端的“霸王”。
加州鲈鱼在全球范围内都已经被认定为“入侵鱼类”。
非洲纳米比亚的本土鱼类,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的鲑鱼、鳟鱼,都曾深受其害。
而日本的遭遇,则更为惨痛,加州鲈鱼的入侵,几乎摧毁了日本本土的香鱼、虾虎鱼等小型鱼类,曾经产量丰富的淡水渔场,如今却因为它的存在而产量锐减。
加州鲈鱼的“逃逸”,不禁让人想起罗非鱼,这个曾经被誉为水产养殖“明星鱼种”的“入侵者”。
上世纪80年代,罗非鱼进入中国珠江流域后,凭借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迅速挤压本土鱼类的生存空间,造成生态系统严重失衡,成为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的典型案例。
如今,同样的剧本,似乎要在加州鲈鱼身上重演。
200万斤加州鲈鱼的“逃逸”,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加州鲈鱼,会成为下一个“入侵物种”吗?
专家指出,加州鲈的入侵,很有可能会挤压长江鱼类的生存空间,甚至导致某些物种灭绝,对长江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这些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淡水黄金”,如今成了悬在长江生态头上的一把利刃。
加强监测和研究已经刻不容缓,像传统的捕捞方式现在已经很难奏效了,如何控制加州鲈鱼的数量,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
民间的力量,或许能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岳阳当地,不少垂钓爱好者已经发现最近的加州鲈明显过多。
不出意外,这些全是从鱼塘中逃出来的鱼。
四川等地对于外来鱼种采取的“无限捕捞”政策,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适当开放垂钓区域,鼓励“无责钓捕”,利用民间力量,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加州鲈鱼的扩散速度,为官方的应对措施争取宝贵的时间。
当然,仅仅依靠“无责钓捕”,显然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从源头上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总结
200万斤加州鲈鱼的“逃逸”,是天灾,更是人祸。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重视生态平衡,对外来物种的引入要慎之又慎。
保护长江生态,不仅需要官方的努力,更需要全民的参与。
信息来源:新京报 2024-7-9 《抢险洞庭湖:小城养殖户与汛期的反复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