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山西老汉砍柴时发现藏金洞,拿金条去银行换钱时当场被抓

毒舌妖后 2022-07-28 16:30:17
前言

“天上掉馅饼”一直是人心中最期盼的一件事情,但虽然盼望,但没有人会真的把它放在心上。毕竟谁都知道,天上不可能会掉馅饼。

但天上虽然不会掉馅饼,却是“会掉金子”。

20世纪的80年代,就有这样一位老汉,他走在路上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个装满黄金的山洞。

那么,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发现山洞,获得金条

改革开放之后,有许多人抓住眼前的机遇,从往日的贫民,成为家财万贯的大老板。

在这些机遇中,山西的煤矿产业最出名。在这里,一批又一批的农民,因为矿石走向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前些年网络流行语“家里开矿”的言论,便是由此而来。

但同样是位于山西的杨大爷,却没有受到命运的眷顾,他所耕种的土地没有任何煤矿。就这样,他眼睁睁的看着邻村的人都“飞上枝头成了凤凰”,而自己家中还是一只刚出生的雏鸡,还是鸡毛都没长全的那种。

无奈之下,杨大爷拖着年迈的身子骨,整日到山里砍柴、耕种,背着木筐来回的走动。

一天,杨大爷如往常一样来到山里砍柴,他拖着年迈身子骨,拄着拐杖蹒跚地爬着山坡。由于前些天,山中下了大暴雨,刮了一阵狂风,杨大爷平时走的路被山里的石头挡住了。无奈之下,杨大爷选择了一条不经常走的小路。

杨大爷慢悠悠地走着,一边走,一边用拐杖敲击着前方,看前面是否有崩塌迹象。

在他走到山脚的拐角处时,有一块大石头突然掉在地上,把杨大爷吓了一跳。杨大爷走到前面一看,发现这块石头原来所在的位置上出现了一个小裂缝。

在阳光的照射下,裂缝里面闪烁着金灿灿的光芒。

看着眼前的金色,杨大爷平日里渴望发财的心思再次出现,他觉得这个小裂缝一定不简单,说不定还真是有金子呢。

随后,杨大爷将柴火靠在石头的一边,趴在裂缝上仔细地查看。之后,杨大爷发现,这里面竟是个山洞!

杨大爷的心里是既激动又疑惑,心里暗道:我在这山中生活了那么多年,头一次知道这里还有个山洞。

杨大爷的心里乐呵了,他拿起砍柴用的斧子,将这个小裂缝砸开,拨开旁边的小石头,进到了山洞里面。

山洞里面是乌漆嘛黑,脚下还有许多小碎石,这让杨大爷心烦意乱,走的也是十分艰难。不久之后,杨大爷就舍弃了手中的拄杖,将它放在了山洞的一侧,继续向前。

没有一会儿,杨大爷的眼前就变得十分宽敞,而且这里竟然还有微微的光亮。

“咦?这山洞的地上怎么还有这么坚硬的东西,差点绊住我。”杨大爷漫不经心的嘟囔道。

随后,杨大爷就弯下腰,捡起脚下的条状物,想要看一看它究竟是什么。

这是金条!

杨大爷眨了眨眼睛,又看了看手中金灿灿的物品。

就是金条!

杨大爷拿着金条,看到眼前还有一个小洞,他猜测到:这里不会是个宝库吧,难不成我还有这样的福气。

当杨大爷走进小洞之后,眼睛就发了光,心里是乐开了花。

“这里真的是个宝库啊,藏满了金子。”

杨大爷在山洞里不断地闲逛着,试图在发现一些其他宝贝,但除了这些金条外,他没有再找到任何东西。

看着眼前闪闪发光的金条,杨大爷准备将它们全部带走。他脱下身上的外套,将外套平放在地面,然后将金条一个个的往上落。最后杨大爷用袖子打了个节,准备背起来带走。

突然,杨大爷的骨头响了,一下子就闪着腰了。杨大爷此时意识到,自己无法将这些金条全部带走。无奈之下,杨大爷又将这些金条放在了箱子里。随后,杨大爷不断地挑拣着,准备拿两个相对而言最大的金条,先将它们带回家,辨别一下真伪。

检验真假,警察涉入

选好之后,杨大爷穿上外套,将两个金条藏进了衣服里,走出了山洞。

为了避免让其他人发现这个山洞,杨大爷将山洞旁边的植物往缝隙处移了移,挡住原有的道路。

回到家里之后,杨大爷兴奋地找来了儿子。

杨大爷脱掉外套,拿出金条,让儿子判别一下这是不是真的金子。但生活在农村里并且没怎么上过学的儿子,根本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儿子知道,无论真假,“天下都不会有掉馅饼”的事情。就算真的存在,那也不会降落在他们的身上。

杨大爷看到儿子满脸不在乎的样子,便气不打一处来。杨大爷恨铁不成钢地瞪着眼前的儿子,觉得他十分不争气,没有一丝的发财心。但杨大爷又不能拿着金子去找村里的其他人,无奈之下,他来到了银行,准备换一些钱。

但为了避免让旁人发现这个藏宝的地方,杨大爷在当天夜里,带着儿子拉着板车走到了藏着金条的山洞。

随后,杨大爷将所有的金条带回了家中,藏在了家里的地窖。杨大爷看着家里的金条,不停地笑着,他已经在心里想象着日后富贵的生活了。

第二天中午,杨大爷带着两个金条,来到银行。

银行的接待员看着眼前年迈的老人,向他亲切的问候着。但当她接到杨大爷手中的金条后,突然就变了脸色。柜台人员让杨大爷在这里稍微等一下,说让其他的相关人员辨别一下。

工作人员拿着金条来到专门验证金子的部门,询问关于金条的事情。

验证人员拿着金条观摩了一会儿后,又拿出专业的设备检验了一下。随后,验证人员判定这个金条是假冒的。但验证人员也并不是很确定,于是向柜台工作人员询问:“关于这个金条,换取的人有相关的国家质检证书吗?”

柜台人员摇了摇头说:“来的是一位年长的大爷,他没有给我质检证书,但这位大爷看起来并不像是骗子。”

两人在商量之后,决定将金条交给当地交警,让他们判别金条的真假。

随后,柜台工作人员走到杨大爷的身边,告知他:“大爷,检验金条需要一定的时间,您在这等一会儿。”

杨大爷没有读过书,根本不知道检验金条需要多长时间,再加上此时的他已经被喜悦冲昏了头,根本无暇顾及柜台人员所说的话。

过了一会儿,警察来到了柜台,将杨大爷带到了警局协助调查。

杨大爷看着周围的警察,一脸懵圈,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他向其中的一位警察询问:“警察同志,我又没有犯罪,你们为何来抓我啊,我只是村里的一个农民,没有干过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

“大爷,您放心,我们来呢,只是想向您询问一下这个金条的事情,没有其他事情。”

杨大爷第一次来到警局,心里十分慌张。他没有想到自己仅仅只是拿了金条,便引起了这么大的麻烦。

警察严肃的表情,让杨大爷毛骨悚然,还未等警察开口询问这金条的由来,杨大爷便向警察讲述了所有的经过。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杨大爷带领警察来到了山洞,观看了放置金条的位置,随后杨大爷带领警察来到了家中的地窖,将所有的金条交给了警察。

警察看着眼前上百斤的金条,心中十分诧异,于是就仔细地观摩金条。

突然,一位警察一不小心将手中的金条掉落在地,蹭到了旁边的砖块。当警察捡起金条后,发现了金条被剐蹭的地方出现了一些字。

地窖里的警察很快就围在了一起,仔细查看着金条上的字。警察在经过一番商讨后,决定将金条送到文物研究所。让专业人员来调查金条背后的秘密。

调查史实,绳之以法

警察将金条装入车里带进了研究所,专家研究后发现,这些金条里的成分并不是完全的黄金,里面还掺杂了其它的金属。专家对此解释道:这些金条制作的十分粗造,并不像是通过当今的冶炼技术制造的。

化学专家的解释,让警察有了一定的线索。随后,警察找来历史专家,让历史专家与化学专家一同对黄条进行分析与研究。

经过研究与探讨,两位专家最终达成共识,找到了金条真正的来源。原来金条上所写的文字,是唐代时期的古文,将文字翻译过来便是,柱国魏国公臣张通儒进。

历史专家思考过后,想到了一些关于张通儒的记载。

张通儒在安史之乱中,负责留守西京,最后守城失败,张通儒便放弃西京,带领剩余人马逃离到陕郡。

与此同时,西安警察局派人员来到两位专家这里,询问情况。

西安警察局对这金条的事件非常重视,因为它不仅是一件文物调查,还牵连到了杨大爷涉及私藏历史文物的罪责。只有金条的真伪得到核实,警察局这里才能对杨大爷的行为进行决策。

在警察局的催促下,历史学家与化学专家组织团队,来到图书馆查阅唐代的历史。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天之后,历史学家在唐代的史书上,查到了张通儒的名字。

据书中记载,张通儒是安禄山手下的将士,他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便是在天宝初年。张通儒在安禄山手下,曾担任过节度使,但因为某些原因,他一直受到天子的忌惮,遭到朝中人员的排挤。

直到安禄山称帝建立伪燕政权之后,张通儒作为安禄山的亲信,提高了在朝中的地位,受到了重用。或许,张通儒是在安禄山的提携下成为了柱国公臣吧(柱国,在是古代指屡建战功的官员,唐代以后变成获有勋功的官员)。

而张通儒受封为柱国公臣的事迹,又为何没有在历史上有所记载呢?

有一部分学家说,是因为安禄山建立的政权不符合历史进程,是伪政权。关于这个伪政权内部官员的晋升都不应该作数,不应该被记录在历史册上。

还有一部分学家说,安禄山对张通儒的晋升只是在私下里对张通儒与其他几位亲信官员说过。还没有来得及在史书上记载的时候,安禄山便被宦官杀害了。于是,张通儒柱国公臣的身份便无人证实,无法授予官爵。

安禄山离世后,朝中陷入了混乱。先是史思明成为大燕皇帝,随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追谥为昭武皇帝。

史朝义登基之后,便派兵追杀张通儒与史朝清(同胞兄弟)。

而杨大爷在山洞里发现的钱财,据猜测便是张通儒躲避追杀时,藏在当处的。

或许,张通儒在当时对史朝义还抱有幻想,认为他会因为昔日情面,饶过自己一命,仅仅会削减他的职位。然后,张通儒便可以以当下的钱财度过余生。

只是,张通儒万万没有想到,史朝义会对他赶尽杀绝。当张通儒逃到幽州的时候,各派人士正在当地自相残杀,而张通儒也牵连其中,遭到杀害。

最后,张通儒在山洞里遗留下的钱财,世间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它的存在。

当然,关于金条的藏匿,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据说在张通儒死后,他所有的钱财归为朝廷所有,分配到了地方,充当官府库银。

但不久后,便遇到了回纥抢夺官府库银,张通儒的钱财被回纥人带走。

后来回纥政变向唐朝归降,回纥人来到山西生活,将这笔钱财藏在洞中,供族人以备不时之需。

但回纥将领来到山西后,为了让来到此处的族人自力更生,细心耕种,便下令将金条封锁起来,不让任何人传出消息。随后,这些金条便逐渐消失在世人口中,没有人在知道这笔金条的存在。

直到杨大爷无意间发现了山洞的存在。

回溯到现代,杨大爷在发现金条之后,没有及时上报国家,违反了国家的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有关任何文物的发掘结果,都应该及时报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考古发掘的文物都应上归国家,任何人与单位都不可擅自侵占。

但相关部门顾念杨大爷年龄大了,也是初犯,并且对这一无所知,所以在批评教育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结尾

历史上的每件物品,都记载着每个时代的历程,文物属于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记载了我们国家在历史上的章程。身为本国国民,我们应当担起责任,共同守护祖先为我们留下的足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博物馆与文物研究所里已经收藏了许多文物,但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文物流落在外,还有许多文物没有发掘出来,这些都需要我们用时间去发现。

对于“80年代山西农民砍柴发现藏金洞:携2块金砖到银行兑换,当场被抓”的故事,大家在读过之后,有什么感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10

毒舌妖后

简介: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