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导语:
我叫刘雅琴,今年56岁,企业会计退休,有5300退休金,还在退而不休挣钱。
老伴过世多年,我们曾是快乐的丁克家庭。现在我既没老伴,又没子女。
曾有人追求我,希望跟我搭伙相伴过日子,而我却不愿意,认为一个人很好。
有句话说: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一个先到。
我生病住院,哥嫂提出一个要求,我不知所措。
来自刘雅琴的讲述,现实而又无奈。
我和过世老伴是校园恋情,牵手婚姻,彼此商量好不要孩子。
40岁那年,一场意外,老伴走了,剩下我一个人独活。
父母和哥嫂极力劝说我,让我再往前走一步,最好再生个孩子。
然而,我的心里只有老伴,不想再找。
一晃十几年过去,越老越觉得再找老伴没多大意思,悠闲有钱有房也很好。
我家只有两个孩子,我还有个哥哥,比我大5岁,也退休闲赋在家。
嫂子早就企业退休,一直在侄子家帮忙带娃,两个孙子忙的她晕头转向。
我和哥嫂的关系很好,自己又没有孩子,所以,我对这个唯一的侄子很上心。
从侄子小时候,我便开始给他身上各种投资,上大学更是承包他的一切。
在我的心里,侄子就是我的”亲儿子“,我有的一切都愿意无偿地送给他。
侄子结婚时,差18万全款买婚房,我二话没说,帮哥嫂把这钱补上。
等到侄子家两个儿子出生,我也是出钱出力,每年的压岁钱就给出上万。
每次侄子来看我我,也绝不让侄子空手而归,红包奖励,还有各种美食。
很多年前,我就想好,自己的一切都要留给侄子。
老伴过世那年,公婆放弃房子和财产的继承,我把139平的电梯房过户到自己名下。
家里所有的存款也都在我一个人的名下,本想给公婆一笔赡养费,他们却让我自己留着。
失去老伴,拥有这些物质,身边有人觉得我是个”富婆“,总有好心人给我介绍对象。
哥嫂时常劝说我,再找对象一定要心里清楚,现在很多人对我这样的单身女人下手。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我的内心也曾有过一个心动的男人。
只是,我们在一起不到三个月,他便跟我着急地提出借钱。
我知道这笔钱借出来一定是回不来的,但我又不想失去这个男人。
想了很久,还是忍心拒绝,我不想到最后“人财两空”。
若失去了人对我也没啥损失,毕竟谁到最后,都是一个人孤独地活着。
若这笔钱被男人借走,还会失去更多的金钱,他儿子结婚靠借钱,将来窟窿更多。
有时,人就是矛盾,既想拥有真诚快乐的陪伴,又想彼此能AA生活。
然而,很多时候,想得到一些,必然会失去一些。
身边有个姐妹,跟现在的对象在一起,大多数都是她付出实际利益。
姐妹说这日子过得不踏实,分开自己付出那么多,在一起又觉得自己被利用。
我不想有这样的生活,一个人孤独些,但侄子经常来看我,哥嫂也喊我回去吃饭。
前段时间,我生病住院,侄子请假照顾我,哥嫂来医院看望我。
闲聊之时,哥嫂的一句看似无心的话,让我想了很多很久。
我这次生病,是因我觉得自己总是晕乎乎的,感觉自己要“梗”一样。
给侄子打电话说自己难受,侄子开车过来,带我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
结果是我有轻微的“脑梗”,需要在医院里输液调养,还让我改善一下饮食和运动。
哥嫂说我这病容易突发发病,话里话外,他们希望我能提前立下遗嘱。
我心里知道这是哥嫂的好心提醒,但内心却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
父母不在了,老伴也走了,自己没有子女,我早就想过,房子和存款都留给侄子。
人就是这样矛盾,明明明白这个道理,但事情到了最后,自己还是不愿接受。
我低下头脸色很难看,不愿接哥嫂这个话头,不情不愿地说自己还年轻,立遗嘱太早。
哥嫂也知道在医院里说这样的话不吉利,给我道歉解释,我还是觉得心情不爽。
侄子再到医院来陪夜,我请他给我找个护工,不想让他再陪护我了,怕影响他的工作。
其实是我的内心有了“反感”,总觉得哥嫂和侄子这样对待我,不过是看上我的财产。
内心里的成见就跟一座山一样,很难从心里移开,有了这样的想法,我自己也难受。
我能接受自己主动写遗嘱,把身后的一切都留给侄子和哥嫂,但接受不了他们说出来。
侄子接我出院,哥嫂喊话,让侄子直接把我送到哥嫂家,这样有利于他们照顾我。
内心有了芥蒂,也有了成见,我还是想回自己家,找个钟点工回来照顾就好。
哥嫂尊重我的选择,也许,他们也觉得这么早说出来,让我立遗嘱是不妥的事。
我独自在家休养,把退休后再找的工作辞了,安心调养身体,健康才是财富。
咨询了律师,我觉得还是今早立下遗嘱的好,只是我不想让哥嫂和侄子知道。
人性里的东西,一旦知道本不属于自己的,有朝一日都是自己的,会产生不必要的“恶”。
我在意哥嫂和侄子给予我的亲情温暖,也在乎自己内心对侄子的感情。
也许是我想多了,但选择本身没有对错,既然选择这样做,就要坦然地接纳。
与其内耗亲情不如努力保持清醒,有些事情还是要无奈的接受。
相信亲情带给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也要真诚地给予哥嫂和侄子,最真最纯的亲情互助。
单身独居的女人,最终能够留在身边的,始终只有家人,搞好彼此关系,才有生命意义。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