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发热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然而,很多人发现,感染甲流时都会出现高烧,而且高烧总是反反复复,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通过解释病原体、病理学和免疫学等角度,来释这个问题。
甲型流感病毒是导致人类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后,病毒在肺部和上呼吸道等处大量繁殖,积累并攻击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由于病毒的侵袭和复制,以及机体的免疫应答,清除病毒也需要将库存的病毒“消灭掉”(即体内大量病毒颗粒的感染) ,导致机体免疫反应复杂和强烈,发热则是其表现出来的症状之一;另外,流感病毒尚含有一种毒素样物质,也可引起发热。
当机体免疫系统被刺激的同时,还会释放一些炎症介质,这些介质是降低体温调节阈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感染早期(前三天)时,使得机体产生发冷、寒战、发热等反应,而且是常性的,即为寒战、盗汗后又出汗。
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病毒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并且使用宿主细胞来复制自己。这个过程伴有许多炎症反应,导致呼吸道组织受损。机体在抵御病毒的同时,还需要承担治愈组织损伤的任务,加重了免疫负荷,影响了机体的代谢水平。
呼吸道上皮细胞受损会引起的炎症反应,不仅引发发热,还会造成黏液分泌增加和咳嗽等症状。同时,呼吸道病毒感染可引起全身免疫反应,导致体温升高,同时病毒感染会影响肺部氧气交换,加重组织缺氧,增加发热的可能性。
免疫系统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感染后,机体将会被刺激产生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和细胞因子,以抵抗病原体和修复受损的组织。这些免疫细胞和分子也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此外,在感染期间,机体还会释放发热介质,进一步促进体温上升的过程。因此,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是导致高热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病毒的攻击、机体的免疫反应和治愈组织损伤等多种因素,是导致机体产生高热的重要原因。尽管高热不能单纯用来判断病情的轻重,但是在婴幼儿、特别是有过热性惊厥病史的儿童,感染甲流后出现的体温骤升,很容易出现热性惊厥。
所以,当出现发热等明显呼吸道症状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并进行病原诊断。另外,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大范围活动,减少到人流密集场所,都能够有效地增强自己的免疫力,规避甲型流感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