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25岁的林晓蜷缩在自己,狭小的出租屋里,手机屏幕的蓝光,映照在她略显疲惫的脸上。
屏幕上是无数条,关于“躺平”的短视频和文章,她一边刷着,一边苦涩地笑。
她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大厂工作,高强度的工作和无休止的加班,让她的身体和心灵都疲惫不堪。
渐渐地,她开始抗拒工作,逃避社交,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
后来经济寒冬,项目被砍,林晓也跟着被辞退了。
“反正努力了,也看不到希望,还不如就这样吧。”她自嘲地想着。
逐渐她开始,过上了“躺平”的生活,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刷手机、打游戏,幸好手中,还有点积蓄。
实在觉得无聊时,就打打零工,做一些可以日结的促销员工作。

时间一天天过去,她的生活没有丝毫起色,反而让她陷入了深深的无力感和自我怀疑之中。
她因为怕麻烦,不想承担压力太大的工作,而避免和世界碰撞,把自己的生命,蜷缩在一个很小、小到只够生存的范围内,让自己的“六根清净”,像一株始终没办法,破土而出的植物,常年处于低活力、低欲望的得过且过状态。
林晓的父母,知道她的情况后,心急如焚。
他们从家乡赶来,试图劝说她,赶快振作起来,找份工作,找个对象,重新开始,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一点。
然而,林晓只是摇摇头,说:“爸、妈,我现在的样子挺好,至少不用面对那些压力和挫折。”
父母看着消沉的女儿,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
一天,林晓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一位曾经的同学,发的动态。
这位同学,在一家知名的大厂工作,因为参加的项目组,做的项目特别成功,刚刚升职加薪,年薪100w,还晒出了自己旅游的照片。
林晓的内心,心中五味杂陈,既有羡慕,又有不甘。
这个同学,属于江浙沪的独生女,长相好,家世好,工作看来也好,好像在她的身上,就没什么短板啊。
她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但一想到要重新面对那些压力,她又退缩了。
转折发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
林晓在社区医院,做志愿者时,遇到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爷爷。
老爷爷名叫李建国,是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
他看到林晓如此年轻,又能做志愿者,很难得,在看到她浑身上下,散发出的佛系状态,主动与她交谈,分享起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年轻时的李爷爷,经历过很多的挫折,有下岗、也有生意失败后的艰难,后来都自己扛着,扛着扛着就扛过去了。
“年轻人,人生总是有起有伏,关键是要有勇气去面对的。”李爷爷语重心长地说。
他告诉林晓,自己年轻时,经历过的那些,失败和挫折,他从未放弃,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在看到李爷爷都八十岁了,还每天坚持运动,坚持做志愿者的生命状态,她觉得自己不能像“行尸走肉”一样的活着。
年轻人找到生命活力,以及生命价值的最好方式就是,找到人生的方向,实现自我的价值,要有自己的目标才行,林晓在李爷爷的鼓励下,决定重新振作起来。
她开始投简历,应聘一份央企的工作,虽然薪水不如她在大厂时,可是贵在没什么压力,每天都能按时下班,周末还能双休。
她可以通过业余的时间,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还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虽然刚开始时,困难重重,但林晓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慢慢地,她的生活开始有了起色,脸上也重新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在朋友圈里,发自己的生活状态时,那个她曾经羡慕的同学,也在羡慕她的生活。
她看着两个人的对话框,微微一笑,生活就是,你不曾拥有时,才会羡慕,当你拥有时,就会攀比,可你总是在望着别人的生活,又如何能知晓,别人也曾羡慕过,你的生活呢。

猫姐日记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