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网络、交通又不便的古代,朝廷如何给全国各地的官员发俸禄

思真娱娱 2024-04-20 08:10:17

文 | 栗頿

编辑 | 栗頿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今的工资支付方式日益多元化。

然而回溯到古代,尤其是尚未出现钱庄与票号的时代,朝廷怎样确保遍布各地的所有官员都能准确领取俸禄,便成了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古代,官员的薪酬,并非完全以银两的形式发放。显著的特点是,除了发放一部分银两外,还会发放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薪酬的一部分。粮食不仅是生活必需品,同时也是官员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薪酬制度,在古代被称为“半谷半钱”,或者称之为“俸银与禄米相结合”。也就是说,“俸”代表着钱币的部分,“禄”则指的是粮食的部分,两者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官员的俸禄。

各时代官员的俸禄,有所不同

在春秋后期,采用的是世卿世禄的选官方式(尽管有观点提出,西周时期就已实行这种制度,但仍有争议之声,普遍认为春秋时期存在世卿世禄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官员的职位是可以继承的,官员们对封地拥有自主管理权。

官员的俸禄,即为他们所管辖的封地内一切可使用的资源,包括财富、田地与治理权力,当然需要扣除上缴给国家的部分。

自从秦朝推行变法之后,秦朝便以个人的军功,作为衡量标准,来决定奖励的分配。

汉代采用察举制度,这是一种从基层,选拔优秀人才的方式,尤其看重孝道和廉洁的品德。官员们的薪资,主要包括粮食和钱币(秦始皇规定,钱币为官方认可的支付媒介)。

在北宋时代,交子作为最早的纸币开始流通。官员们的俸禄,不仅包括基础薪资,还包括诸如公款、田产所得、茶水费、差旅补助、伙食费、薪炭等各种补贴(这些补贴,与现代社会中的公务开支报销相类似)。同时,他们还会领取交子作为部分薪酬。

明清两朝,官员的俸禄较前朝有所降低,由此催生了一个普遍现象,即官员贪污腐败的情况日益增多。与此同时,由于商人手中积聚了大量金银财富,导致买卖官职的风气愈演愈烈,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愈发严重。

明朝的俸禄制度颇为独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明朝官员的薪资除了包含一部分银两外,朱元璋还创新性地以国库中的棉花、药品等物资,作为薪酬发放给官员。

因此,在明朝时期,出现了一个颇为奇特的景象:官员们在领取禄之后,有时会走到大街上,将自己领到的棉花、药品等物品出售换取银两,然后再将钱带回家中。有时,由于发放的物资数量庞大,官员们甚至需要借助牛车来拉这些实物。

官员俸禄发放规则

古代官员俸禄非按月支付,而是普遍采用一年或半年支付一次的制度。部分朝代实行的是年终结算,部分则是半年结算一次。

此外多数朝代都按照一年或半年一次的频率,来发放官员的薪资。

大多数朝代不实行按月支付官员薪资的原因,在于当时交通条件有限,导致按月发放的成本过高。

隋朝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官员的薪酬仅在春秋两季进行发放,即每年仅发放两次。

为了对官员进行奖惩,朝廷还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政绩出色的官员会得到应得的粮食,而政绩不佳的官员则会被“罚俸”。

官员如何领取俸禄

鉴于全国范围内官员数量众多,且每位官员的职位各不相同,导致俸禄存在差异,那么如何发放俸禄,以及官员们,如何领取自己应得的俸禄,确实是一个需要细致考虑的问题。

官员的俸禄内容,自然决定了其领取方式。

如前所述,官员的俸禄中常包含粮食等物资。这些粮食并非源自国家户部等财政部门,而是直接来自国家的粮仓。粮仓作为国家的粮食存储基地,负责为官员们提供其应得的粮食作为部分俸禄。

根据《唐六典》等书籍的记录,中央官署官员们的俸禄,直接来源于中央的相关机构。而地方官员的禄米、布帛等,则是由设在当地的中央官署分支机构来负责。这些物品的发放时间为每半年一次,即一年发放两次。

由此可知,俸禄的分配是按照一定的层级和途径进行的。这种分配方式确保了薪资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也展现了古代官僚制度中的层级管理特点。

在宋朝时期,官员们领取俸禄时需要出示一份名为“券历”的证明文件。这份券历,不仅详细列出了官员应得的俸禄数额,还包含了相关补贴信息。为了领到这些补贴,官员们需要前往指定的地点进行自行领取。

关于领取俸禄,有的是每年结一次,有的是每半年结一次,而且领取地点通常在省城的“省库”。那么,官员们真的需要每隔一年或半年,为了领取俸禄而特地前往省城一趟吗?

考虑到有些偏远的县城距离省城可能有几百公里之遥,这样的长途跋涉从实际角度来看似乎并不实际。

对于这种情况,官员的做法,可谓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有些官员,确实会选择,亲自前往省城领取工资;有的则会利用到省城办理公务的机会,顺便领取;还有一些官员,则可能通过行贿、逢迎“省库”的官员,让他们代为传送,或委托驿站人员将俸禄带到地方,直接交付给他们,这样便省去了长途跋涉的辛苦。

可能出现的问题

由于古代没有像现代银行那样便捷的支付系统,因此古代官员在领取俸禄的过程中,实际上会遭遇诸多困扰和不便。

对于地方官员的薪资,中央自然得负责将其运送到各地,然后由当地官员各自领取。然而,在运输过程中这些俸禄极易损耗。

与现代工资发放制度相似,官员的每一笔俸禄发放流程,都会被详尽记录在册。然而,即便在如今高度发达的科技环境下,贪腐行为、公款等不法行为仍时有发生。

在古代,所有记录都依赖人工操作,作弊与造假变得轻而易举。一旦完成记录,想要再次翻查和核对不仅过程繁琐,而且极其耗时耗力,鲜少有人愿意深入追究。

此外,俸禄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损耗,而官员们为了领取俸禄,又需要离开岗位,这就会导致政府部门出现暂时的人手空缺。然而,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这些问题确实难以得到妥善解决。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如朝廷不发放俸禄的情况,这种情况虽然较为罕见,但并非没有先例,例如北魏前期。在孝文帝进行一系列改革之前,北魏的官员们并没有固定的俸禄。

那么官员如何解决生计问题的呢?因为北魏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封建制度政权,仍然保留着,许多游牧民族的残余风俗。

因此,朝廷允许官员的俸禄和开销根据其自身能力来获取,这可以理解为允许官员剥削百姓。这种做法看似不公,但在当时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现今,我们应当感恩科技的进步。以领取工资为例,与古代官员们相比,我们现在的领取方式无疑便捷了无数倍,不会出现古代官员可能面临的问题,也提升了社会的公正与透明。

0 阅读:11

思真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