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航史上,有些飞机以安全可靠闻名,比如波音747“空中女王”,也有些飞机以速度著称,比如协和式超音速客机。然而,有一款飞机却因为“太爱摔”而声名狼藉,甚至被戏称为“每天一摔”——它就是麦道DC-10 。
这架飞机的故事堪比一部空难灾难片,惊险刺激,跌宕起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摔跤冠军”是如何从航空工业的明星,变成航空公司避之不及的“问题儿童”。
一、诞生:与波音硬刚的三发客机上世纪60年代,航空公司对长途客机的需求越来越大,波音推出了747,洛克希德搞了L-1011三引擎客机,麦道公司当然也不甘示弱,立刻推出DC-10,一款三发宽体客机,意图在国际航空市场分一杯羹。
为什么要造三发客机?因为当年双发客机不能执行长程跨洋航线,必须用三发或四发才行。而相比四发飞机(三角翼+四台发动机),三发客机在燃油经济性上有一定优势,所以DC-10的出现是有市场逻辑的。
从纸面上看,DC-10的设计很不错:
载客量250-380人,适合中长途航线;
三台引擎,跑跨洋航线更节油;
麦道出品,质量保证(?)。
但问题来了,DC-10的噩梦之旅,才刚刚开始……
二、“每天一摔”的黑历史DC-10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这架飞机从1970年投入运营开始,就“摔”出了自己的传奇。
1. 货舱门设计失误:直接炸掉飞机!1972年6月12日,美联航DC-10 96号航班在起飞后不久,突然出现货舱门爆炸脱落,机舱失压,导致机舱地板塌陷,液压系统全部瘫痪!好在飞行员技术过硬,最终迫降成功,全员幸存。
但是!麦道公司没有重视这个问题,甚至想用“飞行员操作失误”甩锅。然而,两年后,土耳其航空981号航班发生了几乎一模一样的事故,这次就没那么幸运了——机舱地板再次塌陷,机组完全丧失控制,飞机直接坠毁,346人遇难,成为当时最惨烈的空难之一。
这下子,大家终于知道DC-10的问题有多严重了。
2. 机翼脱落?这可是新玩法!1979年5月25日,美航191号航班的DC-10在芝加哥奥黑尔机场起飞时,左侧引擎突然掉了下来!掉了!下!来!
这可不是普通的小故障,DC-10的液压系统严重依赖发动机固定架,一旦发动机掉落,液压管线就会被撕裂,导致飞机彻底失控。191号航班在起飞几秒后就猛地翻滚,最终坠毁在跑道外的空地上,273人当场遇难。
这次事故,直接让美国FAA(联邦航空管理局)下令全面停飞DC-10,进行大规模安全整改。
3. 最终的噩梦:死神航班2321989年7月19日,美联航232号航班再次上演一场惨烈的空难。这次事故的原因是尾部发动机爆炸,炸断了所有液压管线,导致飞机完全丧失方向控制。
你没看错,是“完全失去方向控制”!机长和副机长只能靠调整左右发动机推力,像划船一样“半残”地操控飞机,最终在爱荷华州紧急迫降,飞机在着陆时翻滚解体,最终185人奇迹生还,111人遇难。
这次事故,成了DC-10的“招牌空难”,被反复研究、分析,飞行员的英勇表现甚至被拍成纪录片和电影。
三、为什么DC-10这么容易出事?总结起来,DC-10的事故率奇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货舱门设计缺陷:机舱压力可能导致地板坍塌,摧毁液压系统,飞行员毫无办法。
液压系统太脆弱:只要一个地方损坏,整个飞机就可能失控。
结构问题:发动机掉落、起落架故障、机身疲劳裂纹……各种意想不到的故障层出不穷。
航空公司省钱修飞机:部分航空公司在维护DC-10时,采取了极其不负责任的偷工减料操作,比如芝加哥坠毁的美航191号航班,就是因为航空公司用错误的方式维护发动机,导致固定架受损。
四、DC-10的最终命运:谢幕与改造DC-10的黑历史,直接导致麦道公司名声扫地,最终在1997年被波音收购,麦道这个品牌也彻底消失。
但DC-10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经过一系列改进后,它以MD-11的身份重新出山,服役多年,直到21世纪才逐渐退役。同时,一些DC-10被改装成货机,继续在货运市场服役。
甚至,美国空军还把DC-10改造成KC-10加油机,专门给战斗机加油,直到今天还在服役。不过,好在战斗机不会带乘客,不然飞行员可能会天天担心——“我今天是不是又要摔了?”
五、结语:DC-10,真的是“每天一摔”吗?当然,这个外号有点夸张,毕竟DC-10还是飞了几十年,上万架次的航班都顺利落地。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设计确实存在问题,导致了一连串灾难性的事故。相比波音、空客的同期产品,DC-10的事故率高得离谱,最终也在客运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
如今,DC-10已经成为航空史上的一个“反面教材”,但也给了后来者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希望未来的飞机,都能吸取DC-10的教训,让航空旅行变得更安全,而不是“每天一摔”!
麦道DC-10,你摔过的路,后来人都学会了绕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