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对于李晓明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是对于云南当地人、塑料薄膜产业从业人员以及资深股民来说,肯定对其印象深刻。曾经的云南首富、某研究所研究员、上海恩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这一系列头衔令其在一定范围内有较高知名度。
但有网友透露出发现李晓明一家5口已偷入美国国籍,之后继续在中国捞金,迅速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那么,李晓明为什么要入美国籍呢?被曝光后产生了什么影响呢?让我们细细道来。
一、风头正盛移民美国
李晓明并非像很多知名企业家那样,一穷二白白手起家,他出生在富裕人家。经过高考考入云南大学塑料相关专业,毕业后被分配至昆明某塑料研究所任研究员,这在那个年代是令多少人羡慕的“铁饭碗”。李晓明也在该研究所如鱼得水,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出了一些成绩,得到了领导赏识,不久后获得了赴美国交流学习的机会。
就在该研究所望眼欲穿期望李晓明学成归来,取得更多更大研究成果时,他却在交流学习结束后拒绝回国,选择留在美国发展。李晓明依然从事塑料相关的研究和创业工作,在美国很快混的风生水起,个人也积累了不菲的财富。这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大关注,一是因为李晓明只是一个编制内的研究员,二是学成后留在美国的人太多了。
二、前来中国捞取利润
在美国取得一定成绩,建立一定的经济基础后,李晓明看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果断做出前来中国捞取利润的决策。他先是成立了云南红塔塑料薄膜公司,为香烟等产品生产制作销售塑料包装制品。他的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为红塔山香烟树立行业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很多其他品牌香烟纷纷借鉴这一技术。
李晓明在中国扩张的脚步并未就此打住,不久后他在上海成立了恩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开始主要生产各种材质的塑料薄膜制品。该公司生产的产品依靠上乘的质量、种类齐全的集团化优势迅速占据了中国塑料薄膜市场头把交椅。公司以“恩捷股份”的名字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在股票二级市场表现异常出色,是少部分“百元股”之一。
恩捷科技公司不断向高新领域,特别是锂电池领域进发。它研究开发的锂电池,迅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也为广大股民在经济寒冬中赚取了相当可观的收益。除此之外,恩捷股份致力于参加各种学术研讨和社会活动,积极参加公益性活动。一时间人们相信,新的“国货之光”到来了。
三、真相曝光拖累公司
但李晓明一家五口全部加入美国国籍,这一消息经网友曝光后,迅速引起了极大关注和强烈批评。原来人们心心念念的国有公司领航者,竟然在不声不响中成为了美国人。由于中国一向不承认双重国籍,因此,李晓明他们已经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中国人”,而成为标准的“美国人”。
有精通财报分析的网友透露,他们计算出在该公司内部,美国人士持股量超过50%。这说明在我国证券市场表现优异的恩捷股份,是地地道道的外资公司。这下网友可不买胀了,他们纷纷在网络等媒体上不断抨击李晓明,骂他“认贼作父”,骂他辜负了人们的期望。真正伤筋动骨的是,股民纷纷抛售恩捷股份,造成其股价短期内大幅下跌。
良好的名声是企业家珍贵的无形资产。李晓明的所作所为,遭到了来自行业内外的一致讨伐。特别是当前美国加紧对我进行经济限制,不断发起新一轮贸易问题,在这个时期被曝光出这种事情,无异于火上浇油。李晓明在中国的人设迅速崩塌,这从长远来看势必会对恩捷科技公司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
结语
风头正盛之时借公费交流学习之机留美不回,看到祖国快速发展又迅速回来捞金,可是自己和家人早已加入美国国籍。李晓明的这一系列操作,招致了许多激烈的批评之声。朋友,您怎么评价李晓明的行为呢?怎么从制度上规避这种现象呢?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并留下您精彩的观点!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入外籍人家就是外资企业,有外资待遇,你说要不要入。[得瑟][得瑟][得瑟]